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加入WTO对我国制造业的影响

  经过先后10多年的艰苦不懈努力,我国已经就加入WTO与美国、欧盟、加拿大等37个提出要求和我国进行双边谈判的国家和地区达成了协议。我国将可以在2001年初正式加入WTO。
  加入WTO是继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的又一座重要里程碑。对于经济体制改革和国民经济发展,无疑将会产生长远而深刻的影响。面对如此重大的战略性变化,国内、国外有许多人关心,对其可能给中国经济带来的影响,也有绝然不同的看法。悲观者认为加入WTO是“引狼入室”。乐观者认为加入WTO对于我国和其它缔约方是“双赢”格局。由于双边协议中,对各个产业的规定不同,所需的调整不一样,加入WTO对各个产业的影响不能一概而论,应该按有关协议的内容进行具体的论证。本文拟就加入WTO对于作为国民经济主体的制造业的影响,进行简要的分析。
  从长期来看,加入WTO有利于技术、管理和资金的引进,和以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的出口来交换我国不具比较优势的产品的进口,对于整体经济的发展肯定有利。从短期来看,由于全面正式履行对WTO的承诺之前,有一段三、五年的缓冲期可以继续维持原来的政策,在这一段时间里,诸多制造业部门不会马上受到太大的冲击;而为了抢滩进入中国国内市场,外国对华投资有可能在我国加入WTO后马上急剧增加。在短期内,对我国经济,包括制造业的增长,应该会有较大的正面影响。对制造业的真正挑战会是在中期,具体来讲是指三、五年的缓冲期过后,直到长期的调整到位之前的一段时间。
  我国一共与37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双边协议。在这些协议中与美国签订的协议最为全面,也最受到各方的注意。以下将依据和美国达成的协议的内容来进行讨论。中美协议的主要内容有如下5项:
⒈进口关税税率从目前的22.1%削减至17%。
⒉取消所有进口配额和数量限制。
⒊外资企业可以不经中国贸易企业的中介,直接进行进出口。
⒋外资企业可以在中国国内经营产品的批发、零售和售后服务。
⒌汽车进口关税由目前的80%-100%,到2006年降至25%。
归结起来,WTO协议承诺内容的实质是降低关税、开放市场。直接的含义是,政府可以用来保护、扶持国内制造业的手段几乎不复存在。
  由于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制造业总体的技术水平不高;而且,是一个转型中国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尚未完成。因此,有不少人担心,加入WTO之后,我国的制造业将会承受不起外国先进产品的巨大竞争压力而被打垮。这种看法其实不是全然正确:降低关税、开放市场到底对我国的制造业的压力有多大,必须视各个不同制造业产品是处于出口或进口状况而定。对于处于出口状况的产品,也就是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降低关税、开放市场并不会对其产生不利影响,真正会带来竞争压力的是目前处于进口地位的制造业。
  自1979年进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很快。1980年,我国商品出口总额181.2亿美元。到1999年,出口总额增加到1949.3亿美元,年均增长率高达13.3%,比同期的GDP增长率9.7%,高出3.6%。出口总量上升的同时,出口结构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1980年商品出口中,初级产品为91.14亿美元,占50.3%,工业制成品出口额为90.5亿美元,占49.7%。到1999年,初级产品出口的绝对额仅仅增长到199.41亿美元,占总出口的比重下降到10.2%,而工业制成品出口额则增长为1749.9亿美元,占商品出口总值的比重增加到89.8%。制成品的出口额在1980至1999年间年均增长16.9%。这个增长率比同期GDP和出口贸易总额的增长率分别高出7.2%和3.6%。80年代初,在国外的市场上,很难看到中国的产品,现在,在国外的百货连锁店货架上的家电、纺织、服装、初级的电子和机械设备产品几乎完全被中国的产品所占领。对于,这类制造业,既然在竞争非常激烈的国际市场上能够取胜,降低关税、开放市场自然对其不会有不利的影响。而且,我们必须看到,这些产业的成就是在我们没有加入WTO之前取得的,是在面临发达国家和其它发展中国家的比较高的关税水平的条件下取得的。加入WTO之后,发达国家以及其它和我们缔约的发展中国家,都将降低针对我们的制成品的进口关税。加入WTO之后,这些生产部门将获得空前的发展机遇。当然,为了继续保持现有的优势、进一步挖掘潜在的利益,必须继续加强企业的内部管理,拓展国际市场营销渠道,更加自觉地以国际惯例来改进经营水平。
  加入WTO以后,真正会面临竞争压力的是目前处于净进口状态的制造业。比如高科技的通讯、电子、生物制品,资本密集的汽车精密仪器等。这类制造业通常资本、技术密集,是资金充裕的发达国家的比较优势。
加入WTO之后,对于从发达国家进口的这些高端技术产品的关税迅速下降,国内市场开放,直接的结果是这些产品在国内市场的价格大幅下降。其效果可分为两方面来说,首先,对于消费者来说,价格下降,可以提高福利;对于以这些产品作为投入品的生产部门来说,可以降低成本,从而也有利于这些生产部门的发展。但是,另一方面,开放进口,降低关税进而国内价格之后,对于国内生产这类产品本身的制造业部门则会产生很大的压力。
  当初建立这些资本密集、不符合我国比较优势的制造业部门,不是市场选择的结果,而是政府奉行赶超战略使然。这些部门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环境中,不具备自生能力。为了让其能够生存,和其它发展中国家一样,我们对这些部门给予了多种保护。首先是关税和非关税的贸易壁垒使其免于国际市场竞争;其次,国内的产业组织政策又限制自由进入,保护其垄断的国内市场;再次巨额的财政注资和银行软贷款,人为地降低了其资本成本。然而,尽管有这些保护措施,相应的制造业部门仍然没有走出幼稚的、没有效率的阶段。最有代表性的是汽车制造业。这些劣势部门基本上分布于国有企业中。履行WTO协议之后,我们将不再能够运用上述手段继续对这些产业进行保护。因而这些生产部门将会面临最为严峻的挑战。
  悲观者认识到我国在高端技术和资本密集的产品生产部门中相对于发达国家的劣势,惊呼“狼来了”,这固然是正确的。但是他们从这种认识出发得到的政策含义,要么是消极地回避挑战,要么是发动在技术、企业规模、资金密集度等方面的新一轮的赶超。这种应对策略实际上是以短击长。他们的政策主张实际上隐含地认为,我国应该在所有这些高端技术和资本密集的产品生产部门中,与发达国家展开竞争。但是,这些制造业既然不是我国的比较优势之所在,从国内过去和国外许多国家的经验来看,即使靠国家的扶持能够把它们建立起来,也难于使他们摆脱“幼稚产业”的阶段,而必需永远靠国家的政策扶持来生存。而且,一国的资金总额有限,扶持了不具比较优势的产业,必然挤占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发展所需要的资金,而使那些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也难于发展。对于劣势部门,我们决不应该在加入WTO的缓冲期内,再度大规模地动员稀缺的国内资本,予以扶持,并用非市场的手段人为培植。
  在面临WTO所带来的巨大竞争压力,我国不具比较优势的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必须在缓冲期结束之前提高其自生能力。依其产品的市场特性,具体来讲,可分成以下几个方式来调整。
  首先,对于那些国内市场容量很大的资本密集型制造业部门,可以采用以市场换资本的办法,吸引外国的资本,来降低资本的价格。外国资本在其母国的相对价格低廉,引入外国资本之后,不仅可以使这些企业的资本成本降低,而且可以促使外国技术和管理经验的进入,进一步提高企业的质量和经营水平。我国彩色胶卷行业和美国柯达的合资,汽车行业和德国、美国、日本主要汽车制造厂的合资,即是典型的例子。加入WTO后,面对市场竞争的压力,将使外国合资企业,做更大的资本注入和技术转移,以提高我国这些产业的技术水平和竞争能力。另外,像中国移动和中国石化到海外的直接上市,则是另外一种以市场换资本的可行办法。只要资本价格的不利因素解决了,这类产业也就不再有自生能力的问题,改进技术、改进管理,这些产业应该可以和国外产品在国内市场上竞争。
  其次,对于那些国内市场规模有限,或产品已不再有市场需求的制造业部门,除了极少量关系到国防安全,必须由政府以财政继续给予支持以维持生产外,其它没有市场前景的企业,应该进行转产,由企业自己寻找,转入生产符合我国比较优势、而又具有市场前景的产品。在过去,资本密集型的企业集中了我国最优秀的工程技术人员,如果创造条件给予转产,当中有不少企业可以利用人力资本上的优势,找到新的具有竞争力的产品,生产彩色电视机的四川长虹和生产摩托车的四川嘉陵即是典型的例子。
从上述的分析可见,加入WTO以后,对于我国的制造业的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而且,只要我们能够实事求是,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来调整我国的制造业,并善于利用外国的资本来辅助我国国内资本的不足,那么,加入WTO对于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将会是机遇远大于挑战。
  然而,这种扬长避短的中短期调整战略是否意味着自甘落后呢?是否意味着我们的民族制造业永远无法进入到高端技术和资本密集度高的行业中呢?其实,恰恰相反,只有按照比较优势来发展经济,中国的经济才能够以潜在的最快速度发展,真正有竞争实力的高科技的民族制造业才能最快地生长发育。
  我国制造业的总体技术水平的确低于发达国家,甚至低于东亚四小龙,所以众多人士主张动用国家力量进行赶超。从社会责任感角度来说,这种愿望是值得尊敬的。然而要赶上发达国家最终必须在我国经济的总体技术水平上赶上,而不仅仅是某些个别部门鹤立鸡群式的赶超。一国的总体技术水平决定于该国的要素禀赋结构的水平。这是因为,资本总量有限,动员资金去发展少数几个资本密集的产业,必然挤占其它产业可用资本量,而降低其资本密集度。一国平均的资本密集度和总体技术水平并不会应为少数几个资本密集产业的存在而提高。所以要提高一个国家总体的资本密集度和技术水平,必须先提高要素禀赋结构的水平。
  要素禀赋结构指的是土地(自然资源)、劳动力和资本的相对丰富程度。由于一国的土地(自然资源)是给定的,所谓提高要素禀赋结构的水平主要是提高每个劳动力可支配的资本数量。资本来自经济中剩余的积累,所以要更快地提高要素禀赋结构,就必须更多地创造剩余。按照一国当前的比较优势来选择产业区段和技术、进行生产,将使整个经济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具有最大的竞争力,占有最大的市场份额,积累最大的剩余,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提高要素禀赋结构。因此,一个发展中国家按比较优势来发展经济将能最快地缩小和发达国家的总体技术水平的差距。
  在未来的发展进程中,我们会不断地遇到发展战略选择的问题。我们应该时时记住比较优势这个最根本的原则。随着人均资本的积累,高科技的、资本密集的制造业会渐渐在我国发展起来。当我们的人均资本拥有量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时,劳动密集的产品生产部门将在我国丧失比较优势,我国的主体产业也将会变成以高科技的资本密集的产业。加入WTO的最大意义即在于限制了政府以行政手段来扶持不具比较优势的制造业的能力,使我国的产业能够更好地遵循比较优势的道路来发展。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