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对分配不均与通货膨胀的诊断

  收入分配不均衡,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一是跟我们金融结构、金融体制有关,我们现在的金融结构是以银行为主,银行又是以四大银行为主。大银行和沪深股市的特性是只能给大企业提供融资渠道,一般小企业不可能上市,也很难从大银行贷款,这样就给收入分配带来几个不利影响。一是能为我们创造就业机会的,劳动密集性的小企业的发展,遇到了很多障碍;反过来讲,在大银行体系及股票市场的格局之下,能上市的或能从银行贷款的企业,其投资成本是相当低的,我们即使经过今年的几次调高利率,企业的贷款利率不过是6%多,另一方面储蓄利率更低,经过这几年调价,储蓄的年利率还不到3%,而一般储蓄者收入是比较低的,以低收入者来补贴收入比较高的企业、大资本家,这样的金融结构导致了我们现在的收入差距越来越大,而就业机会不能充分创造出来,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结构性原因。

  第二,跟我们的资源利用有关。改革以前所有的资源都属国有,改革以后,逐渐向市场方向转变,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开始允许非国有企业进入到煤矿行业,当时资源的社会价格非常低,只有本身价值的1.8%;90年代中期,资源价格放开了,跟国际接轨,但是为了照顾国有矿山企业,资源价格还是维持在1.8%的水平,对于没有老工人和冗员等社会负担的非国有企业来说,资源产业就变成了一个暴利行业。现在社会上流传着很多这样的故事,比如山西的煤老板到北京买高级别墅,一掷一千万、两千万,基本上不讲价,一次性付清,直接就从小轿车里拿出几麻袋的现金。为什么会这样呢?是我们目前的资源税费不合理所致。以石油价格来谈,在美国陆上石油的开矿,资源税费为12%,海上石油是18%;而且在国外,当资源价格高到一个程度时,要交暴利税,资源开采50%以上的收益要以税收的形式返还给社会,但我们国内的资源税费只有1.8%。

  第三,是行政垄断。在行政垄断的行业之内,即使这个企业是国有企业,但我们知道国有企业除了交33%的所得税以外,剩下的利润企业可以分配,现在其所得税降为25%,这就造成了在行政垄断的行业内,绝大多数收益留在企业内部,自己可以支配,其中一个很主要的部分,是增加员工的工资福利待遇,比如说有些金融行业,一般扫地工人的工资,都比北大的一级教授的还要高。那就是他利用行政垄断,把垄断利润自己分配。

  目前造成分配相当不公平的状况,跟我们金融结构有相当大的关系,解决的办法,首先是要更多地去发展,能支持多创造就业机会的劳动力密集产业的金融安排。在西方,对于中小企业提供融资的最好方式,应该是一些中小金融机构,包括中小银行、担保公司、乡村银行等。今年第三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通过协议的第一条,就是改善金融机构,增加能给中小企业贷款的机构。当然,这种机构的建立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第二,资源收费应该提高到一个合理的程度,资源属于国有,其价值绝大多数应该回馈给社会,利润应该在合理的范围内。第三,对于垄断性行业,能够市场化的最好市场化,增加竞争,相互提高效率。如果有些行业确实需要维持国家的垄断,国家应该对该行业加强监管,对其收益分配也应有比较透明的控制,不能让它利用国家行政手段所创造的利润变成自己的收益。

  通货膨胀的问题

  这些年来,这段时间的通货膨胀率是最高的,而且有越来越高的趋势,因此引起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

  通货膨胀高的时候,受伤害最大的是低收入者、一般老百姓。因为他们的支出中绝大多数用于一般消费品,如果消费品的价格上涨,他们的生活压力会加大。这里要问:为什么前一段时间的高增长低通胀,变成了高增长高通胀呢?为什么是在2007年突然有了这么大的变化?

  我想最主要的原因,是从1998年开始,我们出现了连续5年的通货紧缩,生产能力过剩,从2003年以后,我们逐渐走出了通货紧缩,一个很主要的原因就是投资增长全面加快,原来投资增长每年10%左右,但在2003年一下子增到27.7%,跟投资有关的商品价格也上涨得比较快,比如建材的价格、能源价格等。

  但在2003年一开始,由于前一段时间生产能力全面过剩,跟投资有关的行业价格上涨了,这一部分很热,但另一部分可能还比较冷,我常打的一个比喻是,有点像把一条冰冻的鱼,从冰库里拿出来放在锅里煎,一边煎得快焦了,比如说像2003年、2004年建材、能源的价格在涨,但另外一方面还是冰冻的,中间是不冷不热,所以出现了通货膨胀率非常低的现象。

  随着经济的发展,这几年,每年的投资增长率、消费增长率都在加大,那些原来处于过剩生产能力的产业部门,生产能力逐渐被消化掉了,价格下跌的部门也就越来越少。比如说,在商品零售物价指数RPI统计中,分成16个部门,在2003年时,有12个部门价格是负的,上涨的只有4个部门;2004年,价格下跌的有10个部门,价格上涨的6个部门;2005年,价格下跌的9个部门,价格上涨的7个部门;2006年,价格下跌的8个部门,价格上涨的8个部门;2007年,价格下跌的6个部门,价格上涨的10个部门;此消彼长,说明了生产能力过剩的现象在各个部门逐渐消失,大部分部门处于相对均衡的状态,但在这种情况,投资还在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消费是以15%、16%的速度增长,物价上涨的压力也就越来越大,这是必然的。

  当然我们知道,现在是属于经济比较均衡的状况,在通胀率比较高,增长率比较高的情况下,政府的选择是什么?在2003年、2004年,围绕着怎样来调控宏观经济有过很多讨论,我个人当时对于使用利率政策是持保留态度。当时我主张用政府宏观调控的方式,有保有压,为什么呢?当时我们出现了那样的结构性不平衡,主张使用利率政策的人一般认为:投资增长这么快,利率是投资的价格,你把利率调高以后,投资就会减少。这里面可能有几个问题需要讨论。首先,你即使把投资的贷款利率提高了,可能会降低投资的需求,但怎样来处理储蓄利率呢?如果也跟着提高,就会压制消费需求,我们生产能力过剩的产品就更难解决了;另外如果储蓄利率不提高,只提高贷款利率,利差就会加大,银行为了赚钱,就有了更大的积极性把钱贷出去,贷款反而有可能增加;更何况在中国的环境下,有两个原因,致使提高利率很可能并不能减少投资需求。一方面,是我们企业的投资当中,绝大多数资金是跟银行借的,有一句俗话说,虱子多了不怕咬,一般企业在这时的想法是赶快把钱借来把项目完成,而不在于多几个百分点;而且当时的银行体制还不规范,为了让企业上市,不惜增加其呆坏账比例,扩大贷款规模。在这种情况下,我比较主张宏观调控,有保有压。

  今年的情形有所不同,我认为,有保有压是有必要的,但更应该更好地运用利率政策。一方面,现在生产能力过剩的情景基本上消失了,提高利率,提高储蓄利率,会减少消费需求,这样从需求上不那么热了;二方面,我们现在银行都上市,上市以后有股东大会、董事会,还有战略投资者,对信贷行为已经有了比较清楚的改变,对企业贷款比以前谨慎多了。用提高利率的方式,增加投资的成本,减少消费意愿,是当我们碰到需求较旺,通货膨胀较高的情况时,可用的调控方式之一。我也高兴地看到,今年调息的次数比往年多了。现在存款准备金率上调了几次,利率上调了五六次,会不会再继续上调呢?我个人的看法是,很难说,要看我们实际宏观经济运行情况。如果物价还是走高,投资增长还是那么快,我想,利率还会再涨,存款准备金率也可能上涨;当然了,如果通货膨胀率稍微下降,投资增长慢了一点,也可能利率往下调。

(本文节选自林毅夫教授2007年11月17日在北京大学校友上海论坛上的演讲《对当前经济问题的思考》,记者谢海涛整理,未经作者审阅,标题为编者所加。)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