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市场取“道”于“德”

  我曾到过20个不同发达程度的国家。比较各国的交通秩序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规律:交通秩序和经济发达程度成正比。可见交通秩序确实是一种文化,是一种道德,它是发展经济所必需的。
  事实上,不仅在外国,在国内也有类似的现象:人民富裕、经济发达的地方交通秩序好,在穷僻的小县城里尽管也有红绿灯,但只起聋子耳朵的作用。在北京常见到从农村来的老乡,在大街上东张西望,面对无尽的车流茫然不知所措。我真为他们捏一把汗,因为我亲眼看见过老乡被车撞的惨剧。
  从交通规则、排队秩序,到人人都有支票而很少有人开空头支票,这些都是市场经济所必要的行为规则。违反这些规则不算违法,却属于道德的范畴。所以,市场经济要正常运作,除了法律,更重要的还在于市场能够道德。道德的基本特点是人人都遵守,人人都从中得利。如果多数人不遵守,我一个人遵守也未必有用。我在红灯前停下来,为的是在绿灯时可以畅通无阻。如果红绿灯前一片混乱,我一个人停下来又有何用?
  比较乡镇上的集市贸易和处理国际金融业务的银行,两者都是交易,但他们市场规则发育的过程不大相同。前者吵吵闹闹,后者井然有序。从原始的交易发展到现代贸易,主要的困难在于市场道德的确立。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道德,例如,我国“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首”,但这些传统道德中并没有市场道德的因素。美国虽然以基督教立国,讲究仁爱和平等,但在市场发展的初期,同样充满着欺诈、贪污。更早一些的时候,那里原是一个强盗世界。现今美国的市场是二三百年培养和发展的产物。
  产品质量,或更确切地说工作质量,是市场道德中最重要的内容。电视机的质量不用够六七年是无法断定的,厂家只要外表做得那么回事儿,内容上偷工减料就可降低成本多赚钱。所以质量是一个道德问题。而产品质量是用工作质量来保证的。只有每道工序每个零件的一丝不苟才能保证整件的质量。在一切经济发达的国家里,极少发生门窗关不上,电话串线、有杂音,马路不平,厕所漏水,拉闸限电等无奇不有的质量问题。
  守时,这是市场文化最浅显的要求。上班、开会、约会、开车、起飞、交货,如果不守时,不但浪费别人的时间,有时会引起巨大混乱和严重损失。古时候没有钟表,只能以太阳在什么位置作为时间标准,当然不可能准确。现在守时在技术上已没有任何障碍,问题在于能否形成一种普遍的风气。像中国这样的大国,守时和不守时一年造成的经济盈亏恐怕将超过几十亿元。
  尊重别人是市场文化的核心。它不但表现为服务态度,尤其重要的是协商精神。在谈判时双方都懂得要尊重对方,尊重对方的利益,尊重对方的原则,体谅对方实际存在的困难。而不是只有我的原则是不可动摇的,你得服从我。尊重对方不仅表现在谈判上,尤其表现在政府规章制度的制订中照顾到别人的具体困难。因为政府制订的制度是必须遵守的,对方没有机会和你面对面谈判,只有屈从的份。不尊重对方就会造成执行制度中巨大的不便。所以制度的规定重在合情合理。
  也许有人会说,产品质量也罢,守时也罢,最终还是利害关系在起作用,并非属道德的范畴。这样说,并非无理。因为说到底,道德和利益应该是一致的。一个普遍加害于全社会每个人的行为准则,决不可能是道德的。所以道德标准也是全社会长期利益的准则。但当这种准则成为每个人的行为习惯,一个人依此准则办事脱离了任何利益考虑时,这些准则已上升成为道德。新闻记者为了忠于事实深入现场不惜牺牲生命,法官为了维护正义和恶势力斗争以身殉职,这类事件全世界每年都有几百起。这种高尚的精神是市场经济的支撑点,然而它又不可能在一个老死不相往来的自给自足经济中培养起来。这一点恐怕是我国经济更多依靠市场法则中最难完成的任务。(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