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斯密的幽灵

    把斯密的《道德情操论》还给他的《原富》, 市场经济必须建立在道德基础之上。

    这本小册子吸引了我,首先是它的文字风格,让我联想起《幽灵自述》的风格。其次,这本小册子论述的是“市场经济的道德基础”——我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讨论过的主题。

    关于幽灵的研究,在欧洲历史上叫做“灵学”。如果你用“google”搜索,会很容易找到国际灵学会的网站,并且给自己一个熟悉当代幽灵行为研究的绝好机会。例如,我写那本《幽灵自述》的时候,就十分注意引用这家网站提供的研究报告。此外,顺应着20世纪末西方社会涌现出来的许多精神探索者的需求,诸如“巴尼斯-诺贝尔”这样的连锁书店里,被放在“形而上学”那一栏目里的书籍,多了许多种。其中吸引我注意的,是几位医生独立撰写的研究报告。他们收集的案例表明,一些孩子在出生之后,可以回忆起前世的事情,并且带着他们的家长和医生,去到前世生活的城市,找到他们前世的家,叫出那家里亲人们的名字,有时候,被他们叫出姓名的那些亲人,已经死去数百年了。

    信不信由你,书籍和网站,随你查找和研究。灵魂是否不朽?上帝是否存在?意志是否自由?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的开篇已经提出了这三个“永恒的问题”,供我们、也供他老人家纠缠不清地毕生思考下去。我自己关于灵魂问题的思考,在写作《幽灵自述》的时候就被一些最浅显却完全无法回答的问题阻挡住了,从那时到今天,我在这类问题上仍然没有得到满意的回答。

    不论如何,在这本小册子里,亚当·斯密的幽灵,终于无法忍受马歇尔以来,特别是20世纪的100年内,主流经济学家们对他思想的阉割,回到人间来拯救自己。

    斯密拯救自己的第一步,根据作者对幽灵的十分肤浅的理解,是把灵魂附着在一个活着的人身上——灵魂附体。而那个被斯密的灵魂附体的可怜的机械师哈罗德,不断地被迫发出斯密的声音和话语。就这样,哈罗德为了“治病”,找到了本书的主角,一位年轻并且前途看好的主流经济学家——即只看重数学方程式和“完全竞争”的市场假设以及用各种统计数据来论证这一假设之下的一切行为合理性的经济学家。

    斯密对主流经济学的控诉,是通过哈罗德的一系列问题和陈述提交给读者的:(1)难道经济学的目的仅仅在于指导人们追求财富吗?(2)财富的目的是什么?仅仅是让人们节省未来的“努力”吗?作为追求幸福的手段,财富的增长真的能够带来幸福的增长吗?(3)真正的幸福,斯密认为是“内心平静”。当物质生活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时,内心平静的获得几乎完全不依赖于物质财富的进一步增长。那么,经济增长的目的是什么呢?(4)幸福在于平静,这是第11章的主题。经济发展不应当像“没头苍蝇”那样抹煞自己的目的。与经济发展相伴随的,应当是人类道德的发展。在这方面,斯密的《道德情操论》被经济学家遗忘了。

    除了过分渲染的招魂场面,我觉得,这本小册子对今天中国的读者具有某种警醒的意义。它直截了当地声称:斯密的《道德情操论》远比《原富》更重要,更根本,更代表斯密的全部思想。

    翻开斯密《道德情操论》的英文本,我注意到这本书的标题,如拯救斯密的作者所论,用了一个定冠词“The”,而不是通常所用的不定冠词“A”——意思很明显:斯密认为他的道德情操论是“唯一”的,而不是许多种可能的道德情操论之“一种”。

    其次,我注意到,又如拯救斯密的作者指出的,第六版《道德情操论》的发表时间,差不多就是1790年,斯密去世的那年。根据《道德情操论》英文本编辑们撰写的“导言”,就是这个第六版,比前面的版本有了显著的更改和扩充。也是根据编者们的考证,斯密的写作方法不是彻底重写,而是反复修改旧稿,因为修改旧稿相当于反省自己的思路。于是,他写作《道德情操论》的过程,就与写作《原富》的过程相互重合了。也因此,斯密的研究者们常常告诉我们,《原富》和《道德情操论》是姐妹篇,是同一思想的两种表述,是不可分离的。

    作为格拉斯哥大学道德哲学讲座的教授,斯密更多地继承了斯多葛学派的道德哲学思想,把“内心平静”而不是把“物质享乐”看作人生幸福的重要标志。对于斯密以及斯密同时代的苏格兰启蒙学者们来说,市场经济必须建立在道德基础之上,那是显然的、无需论证的道理。也因此,斯密强调“自利(self-interest)”绝不是“自私(selfishness)”。前者是启蒙社会里个人行为的出发点,后者则因将他人当作追求私利的手段而把社会带入“一切人对一切人的战争”。

    这些观点,我在十年前已经写过了,那篇文章的主旨也是要把斯密的《道德情操论》还给他的《原富》。可惜,时间并不意味着进步。十年前写过的文字,今天还必须再写一遍,而且今天的中国社会,比十年前更需要这些文字了。我希望这本小册子可以把它的读者引导到斯密的原著里去,记住,是不可分离的两本原著,关于我们身边的“市场”与“道德”。

相关阅读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