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上兵伐谋,不战而屈人之兵:伊拉克战争中的博弈论

  据日本媒体称,2003年3月开战的伊拉克战争,交战双方大演了一场现代版的孙子兵法。不过,笔者从中还看出了一些博弈论演绎的门道。从开战的第一天到第五天有一种十分有趣的变化,那就是美伊双方通过新闻媒体展开的心理战。美国佬自开战伊始就牛皮哄哄地不断地开什么记者招待会,搞电视实况直播和制造谣言吹嘘己方军队的赫赫战果,编造伊军一败涂地的似是而言的各类传言,弄得全世界以为美英军队果真是战无不胜、所向披靡,战争好象不几日就会结束。结果华尔街股票狂涨、石油价格急降,给小布什背后的美国大亨们立即带来滚滚财源。美国媒体制造的传言有萨达姆总统已被开战伊始的“斩首行动”炸死,或者即使没有死也多半被美国人的聪明炸弹弄得半死,已不能控制伊国局势,还有什么伊国副总统也被炸死,51师师长、副师长已举白旗投降,巴士拉城已被美英联军占领,大量伊军投降倒戈等等等等。美国的电视台还公然违反日内瓦条约,不断播出据说是伊军战俘的镜头,给人们造成一个伊军不堪一击,美英将迅速击溃伊国的假象。在开战后的前五天之内,新闻战是一边倒的,只见美英高官不断在电视上亮相,镜头上不断展现美英大军横扫伊国如卷席之势头,而伊国媒体却显得沉默,伊军战绩未见报道,好象美英所说的全是真的一样。到了开始后的第5天,伊国实在是忍受不住了,怒从心头起,宣称自此以后也针锋相对地开展新闻战反击美英的新闻心理战。于是萨达姆总统与将领们谈笑风生的镜头不断出现,副总统拉马丹也出来开记者会,51师师长和他的副手们在电视上大骂美英,称自己正与美英决战到底,何来投降之说。伊国媒体还强调至今没有一个城市被美英所攻占,并称美英伤亡惨重云云。伊国新闻界自此发誓要开展与美英同等规模的新闻战,于是乎电视上出现了美英战俘被从底格里斯河岸的草丛中被捉小鸡似抓起来的镜头。更有甚者,伊国还通过媒体创造出农夫用AK—47步枪打下美军王牌飞鹰——阿帕奇武装直升机的神话。比美英更加来劲的是,伊国电视台还将此神话加以包装——制作MTV并在电视上不断播放,果真是热闹非凡,有道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鉴于伊国电视台的猖獗,美军原本打算不炸伊国电视台以用于从其新闻报道中获取评估空袭效果的主意就改变了,第7天就用导弹炸了伊国电视台。但伊国于当天就修好了被炸设备,恢复了新闻战。
  通过媒体和谣言开展心理战是今次伊拉克战争的一大特点,看来是开了未来战争中大搞心理战的先河!据说美军特设有心理战部队,专搞谣言制造,动摇对方军心,大振己方士气的勾当!笔者喜欢用博弈论的思想捉摸世间奇事,可说是渐已成瘾。此等现象正是上等案例,岂有放过之理!细细思来,果得一说,这里合盘推出,与诸君共品。
  话说博弈论中有一概念,称为“纳什均衡”,说的是参与博弈的各方在其战略选择时会处于一种“僵局”,此时只要别人不改变其战略选择,任何一个参与人都不会改变他的战略选择。这种“僵局”状态就是“纳什均衡”。但是,在很多博弈中,纳什均衡可能不止一个。譬如说,一对热恋中的青年男女周末打算来一次约会,他们有两种选择,或者一块去看电影,或者一块去看足球。男的更喜欢看足球,女的更愿去看电影。他们当然不愿因双方的偏好不同而取消这一次约会,但到底是去看足球还是看电影呢?这就需要仔细捉摸了。给定女方一定去看电影,男的也只好将就她选择看电影了;而给定男的也看电影,女的当然不会改变看电影的选择了。这样,一起去看电影就是一个纳什均衡。但是,给定男的一定去看足球(譬如,男的已经买好了看足球的门票),女的也只好去看足球,而当女的也看足球时,男的当然不会改变主意。因此,一起去看足球是另一个纳什均衡。显而易见的是,尽管这里有两个纳什均衡,但男的更喜欢看足球这一个均衡,而女的更倾向于看电影那个均衡。他俩暗地里较劲的是如何使实际发生的均衡是自己更喜爱的那个均衡,男的可能会提前去弄足球票,而女的也会赶快去买电影票,并在买到后赶紧告诉对方不要买足球票了。这种现象在博弈论中被称为“纳什均衡”的多重性,而两人提前去购自己喜欢看的娱乐节目门票之行为被称为“消除纳什均衡的多重性”。
  为了让诸君细品“纳什均衡多重性”这道茶,笔者再举一例加以说明,希望诸君不感其烦。我们大家都知道金融危机,但金融危机到底是怎样发生的呢?人们会说,如果大家都去银行取钱,金融危机就发生了。但是,为什么平日里银行都是好好的,大家并未一古脑儿涌进银行取钱呢!这里,经济学家们就提出了一种“自我实现”之说。什么是“自我实现”呢?记得在一篇小说中看到一则故事,讲的是一位女孩去看心理医生,说她不想活了,打算自寻短见。心理医生问她为何有此打算,她说自己长相平凡,对大家没有吸引力,活着没有意思。于是,医生就制定了一个治疗方案。他私下安排几个男人,在一些“偶然”场合与这位女子相识。男子们对她大献殷勤,秋波频送,又是邀请跳舞喝茶,又是送花写信大表心迹。这位医生为了加强“疗效”,也加入这个献殷勤的行列。他总是“不经意”地向女孩暗示她很漂亮,有一种“特殊”的魅力。几个月下来,女孩自信心大增,心情愉快,生活的激情再起,于是不知不觉地认为自己原属漂亮女孩那一类。在此自信之力作用下,女孩一天天果真就变得美丽起来,注重装扮,美目流盼,举止优雅,完成了从丑小鸭到白天鹅的转变。于是,女孩在此“疗法”作用下,不到半年就“大病告癒”,心情舒畅了。但“不幸”的是,女孩的病到是“治”好了,那位医生却“病了”,他陷入爱河不能自拨,爱上了女孩。这个故事实际上说的就是“自我实现”的道理。女孩认为自己漂亮了,心情开始愉快,就果真变得漂亮了;而那位医生总是不断恭维女孩的“美貌”,结果产生了对自己的心理暗示,加上女孩果真变得漂亮起来,他就真的认为女孩是个大美人,结果爱上了她的“病人”。这就是俄国文豪托尔斯泰所说的“女人不是因为她的漂亮而可爱,而是因为她的可爱而漂亮”。那么,金融危机与这个故事又有何相干呢?当人们认为(不管是什么原因)别人都会去银行挤兑时,会感觉到银行开始变得不可靠,于是自己也会加入到银行挤兑羊群队伍中去,结果就会真的把一个好端端的银行给弄垮。反之,即使银行可能因不良资产高企而顿生危险,但只要大家不产生别人都会去挤兑银行的心理,银行还会平安无事地渡过难关。这就是中国大陆与东南亚诸国都是同样的不良资产比率高企(中国大陆银行的不良资产比率实际上比金融危机时东南亚诸国的银行不良资产比率还要高),但中国大陆在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时并未出现挤兑浪潮的原因之一,因为中国老百姓有“大国心理”,认为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其经济实力雄厚、市场经济发展前景好,所以对银行的可靠性有充分的信心。用博弈论的话来说,就是大家都去挤兑银行是一个纳什均衡,而大家都不会挤兑银行又是另一个纳什均衡。这是因为,给定其他人都去挤兑银行,我存在银行的那几个钱就危险了。一旦银行垮了,我的钱不就是血本无归了吗!于是我也会加入挤兑行列,结果是引发和加剧银行挤兑,金融危机就发生了。这就是“自我实现”——如果我们大家都突然萌发银行不安全的想法(无论是否有依据),结果银行就会真的变得不安全了。反之,如果我认为别人不会去挤兑银行,钱存在银行就是安全并且是有利可图的,我就绝不会去挤兑。这个原理有时会在两国交战时被利用。譬如,一个国家可能通过媒体向敌国人民散布其金融不稳的消息,导致敌国人民挤兑银行,结果可能在敌国真的弄出个金融灾难出来!也正是如此,在战争期间,政府通常会限制人民在银行取现金的数额,以避免这种不好的均衡出现。
  好了,有了这些例子,我想诸君对“自我实现”和“纳什均衡的多重性”有了大致的了解了。现在,我们就运用这番道理来解析伊拉克战争中为何爆发新闻心理战的原因吧。对于处于美英联军大举进攻的伊国人来说,除了少数萨达姆的铁杆哥们和已被绑在萨达姆战车上的人,他们都有一种相互矛盾的心理——一旦伊国不保,或者是萨达姆已死或伤,或者是其他人都大举倒戈投降,自己最好的选择可能就是也赶紧加入倒戈投降的行列,因为美军入侵之前不是在媒体上说了吗——只要倒戈,战后老美还会给一些甜头呢(至少美国人是作如此想的),否则,其他人都倒戈投降了,自己还傻乎乎的作顽强抵抗不是自掘坟墓吗?于是,一个纳什均衡就是大家(除少数“英雄”或上了老美黑名单的人之外)都选择倒戈投降。相反,如果其他人都英勇抗抗,萨达姆和其他头儿们还健在,美英军队打得并不咋样,伊国说不定还最终取胜(一旦老美人员伤亡惨重,迫于国内压力小布什可能停战。一旦停战,就是伊国的胜利),自己的最优选择就是加入顽强抵抗的行列,说不定胜利后自己也成了英雄,还不说萨达姆早有悬赏:抓住一个美英俘虏奖赏2万美金,打下一架美英战机重赏十万美元,油水可不小呢!这样,大家都一起英勇抵抗入侵是另一个纳什均衡。同样显而易见的是,在这两个均衡中,前一个均衡是老美所喜欢的,而老萨却更倾向于后一个均衡。现在的问题是,战时天下大乱,消息不灵,伊国人搞不清哪一个均衡更可能出现,这就给心理战留下了空间。如果美英大肆宣传伊国军队如何不堪一击,倒戈者如过江之鲫,老萨及其铁哥儿们早在轰炸中命归黄泉,普通伊国人就会倾向于相信美英取胜的均衡会出现,于是就有人果真倒戈投降,甚至如老美鹰派头目切尼所说的那样群起造老萨的反,用音乐和鲜花迎接美英军队开进巴格达呢!这种百姓箪食壶浆迎老美的神话是老美极力打造的均衡,他们就通过心理战而制造伊国人选择这一均衡的“自我实现”机制从而消除多重均衡。
  当然,伊国首领们也不是吃素的,他们也明白这一个道理(至少从开战后第5天开始悟出了这一道理)。他们反其道而行之,在电视上大肆宣传伊军伟大的战绩——抓美英俘虏、打下联军战机、播出老萨们洋洋得意的镜头,并说老美宣传的抓到多少伊国战俘实际上是一些伊国百姓,老美胡诌的全是谎言等等,以此制造另一个均衡的自我实现。这一招不能说完全没有效果,随后几天伊国军队开始猛烈反攻,居然将曾进入巴士拉的不列颠大兵们一举赶出巴城,联军损失顿时大增,连曾在战前踌躇满志的小布什也不得不向国人说战争不可能速战速决,还得拖个十天半月没准儿云云。那位骄横无比、目空一切的拉姆斯菲尔德也只有在记者会上面对老记们的挖苦式提问而不得不顾左右而言他,苦笑不已。
  纳什均衡的多重性使得博弈的参予人不知道应该选择哪一个纳什均衡,因为他们不知道其他人是怎样想的。此时,谣言,宣传就会产生作用。一旦博弈的参予人相信了某种宣传,就会把他们引导于谣言制造者所偏好的某一个均衡。这就是新闻宣传和心理战的作用。不管伊拉克战争的最终结果如何,这一阵子的心理战交锋果真是博弈论原理的一个出色的运用。此等分析,并无牵强,诸君可置信否!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