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经济学教育布局的层次化与结构化

经济类教育在布局上的层次化和结构化是基于我国高等教育不发达和发展不平衡这一特点,以突出经济学类人才培养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互动。高等教育既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又反过来受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对经济类教育和就业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大学教育的主流模式是普及型大学与培养精英人才的精品大学同时并存,各司其职,以对应于社会对不同类型专业人才的多样性需求。

近些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型明显加快。随着高校扩招,经济类专业的扩大招生首当其冲,教育规模超常发展。这一发展态势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快速经济发展对短缺的经济类专业人才需求压力,在一定程度上逼近了对经济类人才的“数量均衡”。

然而,对应于我国正在进行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同时考虑到我国地区经济发展和经济学科教育分布的不平衡性,经济类教育在战略布局和结构上应有分工,注意不同类型学校在人才培养的定位上的差异化和层次化,使人才的质量、规格与社会多样化、多层次需要之间实现“能力均衡”。(顺便说一句,笔者对至今变化不大的缺乏人性化和办学特色的经济类教育格局深感担犹,就总体而言,经济类学生所欠缺的恰恰是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这与我们在人才培养定位上缺乏差异性和层次性不无关系。)

笔者在北京的一次学术会议上提出中国经济类教育布局的层次化和结构化问题,引起了一些学者和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也引起了一些不同意见的评议。显然,这个问题还有进一步探讨的空间,笔者的思考可以概括为三:

首先,学科和师资力量强的重点院校在人才规格、人才层次结构方面应适当“上移”和“外移”。

所谓“上移”,即在这些院校建立经济类英才培养基地,培育和造就一批理论功底扎实、创新能力强的研究型人才。美英等发达国家的经济学系将经济学人才的首要目标确定为“具有经济学家思维的学生”(Students who think like economists),并将这种思维能力的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始终。这类人才的培养突出的是其研究型,即其观察、思辩和分析的能力,许成钢教授撰文于《比较》杂志的《经济学、经济学家与经济学教育》即谈的此类人才的基本素养和培养。象我国这么一个大国,培养一批肯钻研、有着宽广深理论功底的创新型研究人才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而这类人才的培养决不仅仅是在博士生层次,而应从本科阶段就打好扎实的基础。1998年教育部在十几所重点院校启动了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其宗旨就是为了培养一批能够从事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的优秀人才,并以此来带动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江泽民主席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高等学校要在培养大批各类专业人才的同时,下工夫造就一批真正能站在世界科学前沿的学术尖子人才,以带动和促进民族科技水平与创新能力的提高。

所谓“外移”,即发挥重点院校的资源和学科优势,有目标的培养一批外向型人才,如能够进入重要涉外经济部门、国际经济组织、我国驻外企业和机构等领域所急需的高级专门人才(比如,国际科技组织对高层次国际官员的基本要求: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出自名牌大学;有10年以上的科学研究经历;有5年以上的高层次行政管理经验;熟练掌握英、法两种语言;有较广泛的国际联系和较多的国际事务经验 [1])。当前尤为突出的是加快加入WTO后的新一轮紧缺人才,包括谙熟国际经济运行又懂国际法规的人才。从目前的人才需求看,这类专业人才的短缺是相当突出的。在这一面,拥有学科优势的经济类院校应首当其冲地承担起这一个使命。

其次,就多数一般性院校来说,经济类教育的重点应放在复合型应用人才培养上,突出其适用性。

目前我国承担经济类教育的院校有几百所,经济管理本科专业点有1544个,这些专业点分别分布在综合型大学(377个)、财经院校(351个)、工科院校(567个)和其他院校(247个)。甚至一些师范院校、医科院校、语言院校、军事院校也在招收和培养经济类大学生。

不同类型的学校在办学资源、学科渊源、教学条件、师资队伍和学生构成等方面是有差异的,有的差异很大。而社会对经济类人才的需求,就其数量来说主要还是技能型、应用型的复合人才。此外,近些年来不同类型高校办的成人教育和社会力量办学的成人教育在培养经济类人才方面也占有很大比重。根据社会经济结构变化和不同时期市场对人才规格的不同需求,包括不同层次的需求,因时因地培养适应市场的复合型应用人才既有利于发挥不同学校的优势和特色,也有着广泛的适用性。

再次,与不平衡的区域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联动,经济类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应与区域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建设保持平衡。

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地区发展的不平衡。东部地区发展快、产业梯度也较高,而西部地区则相对滞后,产业梯度也较低,因而不同地区对经济类人才需求的规模和规格也就存在差异。随着各地区高校与地方的共建,不同地区高校在服务于国家人才需求的同时,应在人才规格和专业建设方面与地区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水平同步提升,并与地区产业结构保持动态平衡。一些建校历史短、学科基础和师资队伍较薄弱的院校不必搞“小而全”,与高水平大学比硬件、比指标,而应更多地结合本地区的实际,发挥自己的优势,办出自己的特色。如果不同地区的经济类教育在保持基本教育规范的同时,依托于本区域经济逐步形成一种各具特色、多样化发展的格局。

同时,即使在同一地区甚至同一学校经济类人才培养的规格也可有差异,个性化的培养和适应学生的不同偏好,在专业选择、课程选择、研究领域等方面给予学生更多更宽的空间,将有助于他们的成长和素质的提升。

 

 

作者:周立群    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  教授

E-mail: zhoulq@office.nankai.deu.cn

 

--------------------------------------------------------------------------------

[1]  吴松、吴芳和主编:《WTO与中国教育发展》,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