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现代企业家与高等教育───访美札记


(一)

二十世纪后期可以被称得上是“企业家的时代”,在美国,新开业的企业数戏剧性的增长,自1990年起差不多每年都有130万家新的企业“开张”。企业家的组织、企业家的网络、企业家的新闻报道、企业家的杂志象发了疯一样覆盖着整个社会,一些著名大公司的创始人和总裁就象NBA的球星、好莱坞影星一样成了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企业家的自传和各种传记以及由企业家资助的出版物已经成为新闻出版界业务的重要部份。许多大学都建立了“企业家研究中心”,与企业经营和企业家功能作用相关的内容已经正式列入了大学的课程,并成为工商管理(MBA)学生的必修课。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史学家对企业家地位和企业家活动的研究投入了相当的力量,其研究兴趣也特别高。

为什么在美国企业家问题这么引人重视呢?原因之一,是本世纪70年代以来《幸福》杂志所列的500家大公司每年所提供的就业岗位在不断减少,许多人不再仅仅依赖于大公司的就业谋生了,而在寻求自谋生路之径。自谋生路不但需要有一种企业家的自信、果断的经营理念,而且需要具备必要的经济法律知识和经营能力。原因之二,是来自政府的支持和鼓励,政府对中小企业的重视已不仅仅局限在将其作为解决就业和社会稳定的手段,而且将中小企业的成长与发展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因而就其社会环境来说,政府一直在千方百计地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创造尽可能好的生长环境,如成立了各种各样的“小企业发展中心”和“小企业孵化器”,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信贷、咨询等帮助。

此外,还有一个特别值得注意的重要文化因素是,在一个高度商业化的竞争社会中,那些“白手起家”靠自信和机遇或者靠自己的勤奋和才能创出业绩并成为百万富翁或亿万富翁者动人故事的诱惑。象微软公司的总裁比尔.盖茨、美国第二大电报电话公司MCI的创始人毕尔.麦克高旺(Bill McGowan)、最大的联锁店Wal Mart的创始人是山姆、苹果计算机公司的创始人是Jobs等等,这些当今商界的领袖和传奇人物不仅是社会崇敬的偶象,商界创业和管理的楷模,而且也是社会新一代创业者个人价值实现的样板。尽管今天的美国仍然是一个由大公司控制的社会,但近两千万家小公司和家庭企业决非无足轻重,如今的中小企业家虽然不是现代大公司中的“组织人”或“公司人”,但是他们却是商界的风险承担者、经济发动者。就象当年的加利福尼亚的淘金热一样,他们在以自己的勤奋、才智和努力实现着他们事业上的成功之梦。

 

(二)

对于经营企业并取得成功所需要的素质、能力和条件,历来存有不同的看法。如同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给企业家所下的定义那样,可以说是五花八门,莫衷一是。五十年代有个叫怀特的新闻记者在做过一项企业结构和企业管理方面的社会调查之后,出版了《公司人》一书。在书中,他说,他发现美国的公司中经理及主管部门普遍地存在着一种“反智”现象,创业和经营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凭运气、靠胆识,而无需知识和教育。1996年《微软之道》( The Microsoft Way )一书出版,该书作者史特斯 ( R. E.Stross)认为,历史上成功企业家和公司用人制度方面的这种“反智”现象与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企业文化观有关,它源于一种认识上的误区或浅见:凭借着几分胆量和运气,任何人都可以经商并取得成功。他认为,这种理念作为一种传统的创业经营观,是与美国民主制度下人们所习惯的“中等取向”的理念是一脉相承的,在这种理念中,对高智商的追求和颂扬等于反对“白手起家”(The self-made man)的美国精神。在当今的经济生活中,这种简单的经商赚钱逻辑不仅已远远不够了,而且很难取得成功。

微软公司的创办人比尔.盖茨休业于哈佛大学,现已成了美国商业管理界瞩目之楷模,他的一举一动不仅是美国经理而且是世界新一代创业者的样板。他及他的微软是否属于“庸才妙用”或“反智”呢?《微软之道》一书大反美国企业界长期存在的“庸才妙用”、“中等取向”、“白手起家”的理念和逻辑,大讲特书盖茨对高智商的推崇和对高智商人才的偏爱,作者史特斯特别列举了微软公司“搜罗”和“挖掘”雇佣了天才级人才的事例。如1996年微软从其它大公司和大学“挖掘”天才级人才多人,其中包括其他电脑公司的总裁 3人,苹果公司的两名幕后“主脑”,卡技(Caltech )的图象专家和普林斯顿大学的数学教授等。每引进一个人才,盖茨都亲自面谈。盖茨曾意语深长地说过,只要挖走我最好的20个人才,微软就会垮掉。盖茨认为,理想的电脑程序设计师应该具有这样一些特质: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新知识,能洞察和抓住问题的症结,能够一眼就看出一个程序的结构,能够全神贯注地投入思考,能够象照相机一样复述自己的写出的程序。微软需要的正是这样一些优秀人才,微软今天所作出的惊人之举正是这种知识与人才之力量。

当今国际间的经济竞争你死我活、优胜劣汰。全球制造业的一体化、电信系统的革命、金融市场的国际化使得每一个国家和地区都不能游离于竞争之外,而经济竞争之根本是个技术和人才问题。 盖茨悖逆长期以来的那种“庸才管理蠢才”的管理传统,而确立“以人才吸引人才”的理念,他这种重视知识和对人才渴求的管理思想已经为大公司的们接受。

 

(三)

现代企业家素质和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教育。教育与企业家形成及供给的关系已成为教育家和经济学家关注的一个问题。自80年代以来,大学教育对企业家素质和人格影响愈来愈大并对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美国经济学会的一些学者们提出,对企业家的培养仅仅局限在大学和研究生阶段还不够,在小学和初级教育层次上就应努力创造一种使学生们能在其未来生活中考虑选择企业家道路的氛围和环境。

服务于企业家和公司高级管理人才的培养,大学的课程设置、授课内容和教学方法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早在七十年代,美国的大学和学院就普遍重视并已经开设了有关企业家能力和企业家资格方面的课程。在大学和研究生阶段,企业家资格和能力教育日益成为工商学院教学的主要内容,这类学院 的课程体系也随着社会需要的发展而不断充实和完善,这一课程体系不仅包括我们所熟知的经济学、管理学、理财学、会计学和市场营销等,而且包括政府、企业、历史、社会学、伦理学、心理学等。许多大学或学院提出并在尝试,由企业家本人来承担企业经营和企业家能力的教学内容。这种教育方式不仅有助于充实教学内容,而且也有助于创造新的教学体系和教育结构。

八十年代以来,一些教育家提出,在大学阶段对企业家的教育应该集中在发展创新、风险承担、培养想象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决策技巧方面。比如MBA(工商管理硕士)的培养,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培养懂现代管理、能决策的、高层次、能把握全局、综合型的工商业管理人才的职业教育。服务于这一目的,在教学方法和培养模式方面它们更重视对学生把握全局、审时度势、及时应变和果断决策等实际能力的培养,重视在教与学过程中与学生的沟通和合作,而不是要求学生死板地去记忆某些概念、定义和书本知识。

近些年,教育家和有关社会部门已经根据市场竞争和面向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出发,提出重构社会教育体系的任务,提出在改革高等教育的同时还应重构初级中级教育,如在小学和中学阶段就应该渗入企业家能力和素质的培育内容,改变现在的小学教育只强调知识性而忽视了学生们的实践性和创造性──而这恰是未来企业家必需的要素。应该在小学教育阶段就注入培养企业家精神的内容并营造出在助于企业家精神形成的环境,其中包括培育人的成就感、首创精神、承担风险和确定目标的能力、自信心、内部控制能力、自我表现力、独立和自主意识、讲信誉、守约、韧性等等。

 

(四)

面向二十一世纪的美国高等教育使得大学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日益紧密,这也是美国高等教育体制的一个重要特点。

从企业方面看,产品、技术和市场竞争说到底还是人才的竞争。从未来竞争和对人才的需要出发,大公司不仅把学校视为人才竞争之重地,而且看作是提高公司竞争力和实现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份。各大公司对学校争夺程度并不亚于在市场上的商战。如直接收办职业中学,纽约市约有一半的中学被公司收办,公司选派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去收办的学校授课;一些著名的大公司纷纷投资于大学,在大学建立图书馆、实验室、计算机中心、奖学金、教育基金、国际项目基金等或者与学校有合作培训项目,以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和对人才的竞争力。

从大学方面看,对企业家、企业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培训已被视为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取向或重要方面。报刊杂志上经常刊登欧美著名大学的招生广告,美国的哈佛、芝加哥、斯坦福、宾西法尼亚等大学每年都承办各种全日制、半日制、周末制的MBA、EMBA、MS和AMP (Advanced Management Program)项目。它们的培训对象的招生范围是国际性的,真正的国际性办学。这类招生对象就是在职公司管理人员,许多诺贝尔奖获得者都为之授课。这类培训实用性很强,多是每学期10周左右,共十八个月。

适应于社会对高层经营管理人才的需求,工商管理硕士(MBA)的培养是其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在每年毕业的20余万研究生中,MBA的毕业生约占三分之一。一些著名大学也日益成了职业企业家的摇篮。

在这种教育体制下,企业界与大学课堂间的双向联系也就建立了起来了,大学教授和商界的领袖,尤其是一些工程技术专家、计算机专家、金融、营销、会计、理财、法律等方面的管理专家,在教育和企业这两个领域自由地往来 、双向任职,他们是大学与企业间的真正意义“挂钩”、合作的媒介和纽带。 这种联系的建立,改变了大学的培养模式、教学方法和课程结构,使大学的培养 目标和培养方向与现代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相吻合,并向终生教育的方向延伸。同时,也充实和放大了大学的资金和技术支撑力度。

另一方面,企业与大学课堂间双向联系的日益密切,保证了企业在技术创新 、管理创新、组织创新等方面的持久技术支持和高水平专业人才供给,提高了公司的竞争力和社会声誉。同时教育与企业的密切联系也放大了公司自身的教育功能,比如在美国已有几十家大公司可以授予学位,象著名的兰德公司不仅能授硕士学位而且可授予博士学位。正是在这一双向联系的过程中,高等教育机构越来越社会化,而公司也越来越成为终身学习的学校。

需要说明的是,对企业家的教育不仅仅是为大公司培养高层管理人才,重视为小企业和家庭培养经营人才或潜在经营人才更为突出和重要。因为在美国全部企业中的90~95%是由家庭控制的小公司、小企业,现在越来越多的杂志和出版物是面向家庭企业的。

解决就业问题的途径之一是加强教育和培训。80年代以来美国的教育开支大幅度增加,政府提出的目标是21世纪初使美国成为群众性的知识社会,以适应知识时代的需要。企业也普遍重视和加大了对在职教育培训的力度。如果美国在21世纪全球化的经济中要保持成功和繁荣,那就要使第一美国人在生命的第一阶段都接受新知识和学习新技能。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