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设立5·12巨灾预警日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大规模自然灾害的损失随之上升,针对人口密集地区的恐怖袭击也成为越来越需要重点防范的危险。巨灾的危害完全可以通过制度化的措施大幅降低,为此,郑重建议把每年的5月12日设立为“巨灾预警日”。

  一个伟大民族的复兴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相反,她必定要经历重大的磨难和严峻的挑战。重大灾难能否成为一个民族发展壮大的精神财富,关键在于她能否总结灾难发生的深刻原因,并采取积极的措施改进相关体制,最大程度地减少灾难的发生及其所带来的损失。

  5·12特大地震灾害震惊了世界,更是唤醒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诚团结的精神,彰显了中国社会管理体制的紧急动员能力,也展现国家领导人的个人魅力。今后,为降低各种灾害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损失,达到巨灾预警的目的,笔者建议国家把每年的5月12日设立为“巨灾预警日”。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人口分布越来越集中,大规模自然灾害的危害随之上升,针对人口密集的恐怖袭击成为越来越需要重点防范的危险。同时,随着社会的进步,社会对普通人生命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因此,巨灾所带来的经济损失与精神损失都日益巨大。

  我们往往忽略的一点是,在巨灾危机之下,我们决不是无能为力的。相反,巨灾所带来的损失完全可以通过有计 划的、制度性的措施降低到最小。5·12特大地震中,有一些建筑物由于建设时防灾意识较强,其结构、设计标准与施工质量较其他建筑物优越,因此在强震中保存良好,极大减少了人员伤亡。

  在这一点上,日本的经验尤其重要。日本作为地震多发国,早已建立了非常系统化的巨灾应对体制。比如,当地建筑充分考虑了抗震因素,学校等公共设施有极高的设计标准,不仅不会在地震中首先倒塌,而且被明确标记为避难场所;国民对防震高度重视,经常进行各种实战演习,市场上还特别出售为地震逃逸准备的装有水、电筒、压缩饼干等物品的救急包。日本为了纪念1923年9月1日的关东大地震,将每年的9月1日订立为防灾日,每年8月30日到9月5日为防灾周。因此,地震对日本社会、经济的冲击相对其他国家小很多。今年3月25日,日本石川县发生7级地震,但全国仅1人死亡,不可不称之为奇迹!

  美国斯坦福大学曾对美国各大城市的潜在地震风险进行了评估,结果令人震惊,面临最大风险的并不是处于地质断裂带和地震频发区的旧金山等城市,而是其他一些地震概率发生很低的城市,其原因非常简单,旧金山等地的建筑防震标准比其他地区高许多,市民的防震意识也较强,因此,地震带来的综合影响反而较小。

  巨灾的发生是人力所难以避免的,而其带来的危害和社会影响完全可以通过事先的制度设计和防范措施大大降低。设立“5·12巨灾预警日”,即可以是其中之一。“5·12巨灾预警日”的主旨有三项。第一项是在全社会公民中开展纪念历次灾难中遇难同胞并歌颂抗灾抢险勇士的活动,以此提升民族的凝聚力,升华民族的道德情操。第二项是防灾措施和防灾设施的普查。中国地域广阔,不同地区的巨灾风险不一样,北京、天津等北方城市可能面临的巨灾既包括地震、冰冻等自然灾害,也包括人为的恐怖主义活动,更包括现代化战争的风险;上海、浙江、广东等沿海地区的巨灾可能主要来自台风、水灾等,而新疆、甘肃、四川等西部地区既可能有特大地震的风险,也可能发生水灾,各地可以在“5·12巨灾预警日”针对本地情况进行防灾普查。第三项是普及民众的防灾意识,动员全社会参与实战演习,通过模拟极端的情况,让所有参与者熟悉应对巨灾的合理快速措施,尤其是中小学生,让他们有明确的防灾意识,一旦巨灾发生,能够迅速反应,实施自救和互救,并引导帮助救灾人员完成任务。

  通过“5·12巨灾预警日”,还可以提醒全社会关注灾后重建工作的复杂性,展现各种非政府机构的运作能力,为它们争取更多的运行空间,将它们的救灾行动与政府的应急措施更好地结合起来。“5·12巨灾预警日”也是推动巨灾保险的机会,通过推进中外保险公司巨灾互保和再保险机制,也可以降低单个保险公司的风险。

  让我们铭记发生在2008年5月12日的特大灾难,愿逝者安息,生者坚强。我们要深刻认识巨灾造成的巨大损失,积极做好预防措施以降低巨灾造成的损失,并以此悼念在5.12特大灾难中遇难的数万同胞。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