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金融危机也是参股良机

  始于去年的美国 “次贷危机”来势汹汹,现已演变为一场全球金融危机,并可能进一步导致全球经济陷入衰退。在此,我想探讨的是此次危机将会给中国带来什么样的机会。我认为,一个国家的全球竞争力主要表现在三个层面:第一是企业的“赚钱”能力,特别是在主流市场和主流行业应具备一流的盈利能力;其次是金融机构“管理财富”与“转移财富”的能力;第三是国家的“抢钱”能力,如美国的伊拉克战争。

  过去30年,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中国制造”功不可没。但总体而言,我们的企业在主流行业和主流市场上,我们至今还没有取得面上的突破。这种状况,不仅使中国经济陷入“大而不强”的尴尬境地,同时也面临着日益复杂的全球化挑战。其中的挑战之一,就是国内金融市场全面开放后面临的竞争压力。种种情况都警示我们,国际金融机构基本渗透进中国市场,构建起了完善的全球业务网络。反观中资银行,直至今年9月16日,工商银行才被允许在美国的纽约开设第一家分行,获得对外营业资格。总体而言,中国金融体系仍较为脆弱,且面临“只进不出”的风险。此时如果把国家“关”起来防范金融风险,既妨碍本土企业有效地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竞争,同时国际社会也将给我们施以愈来愈大的压力,我们可能会为此付出非常高昂的经济、政治与外交代价。搞不好,传统制造业辛苦赚来的钱,也可能会被国际金融机构“偷走”。

  面对全球化竞争,中国的挑战与发展压力都很大。目前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是化解“中国制造”的风险,实现在主流市场和主流行业的整体性突破,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二是防范金融系统风险,化解他人“偷钱”之心。而以上问题的解决,仅依靠中国企业自身的力量,还存在很大难度。在我看来,此次金融危机虽然给中国经济带来了很大压力,但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个难得的机会。

  金融危机导致全球主要资本市场公司股价下跌,市值大幅缩水。许多优质跨国公司的估值,已处于相当低的水平。按照“以全球应对全球”和“链条对链条的竞争”思维,中国可考虑战略性选择几个主流行业,全面参股行业内领先的跨国公司。首先,参股全球产业链两端企业,由此可解决“中国制造”对外部市场资源的单边依赖性。同时,将“中国制造”的价值链向“微笑曲线”的两端延伸,解决产品附加值低、发展受制于人等问题。在产业链上游,可重点参股石油和天然气、铁矿石、有色金属等行业内跨国公司,以及拥有产业核心技术的跨国公司。在产业链下游,参股品牌价值突出和全球渠道优势明显的跨国公司;其次,参股国际顶尖金融机构。最好的金融风险防范策略不是关起门来,而是构建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竞争格局。一方面,与国际顶尖金融机构形成交叉持股关系,在全球范围内结成统一利益体,变抢占市场为全球战略合作与开发。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化解对方完全侵蚀中国市场的野心,减少我们成为下一轮全球金融危机牺牲品的可能性。

  我注意到,金融危机在国内引发了一些争论。学界、商界及政界的一些人士担忧,由于全球经济前景不明朗,中国企业的跨境收购行动充满风险。的确,就目前情况而言,全球股市是否见底?经济在3-5年内是否能够复苏?这些问题都充满不确定性,而且目前也没有人能给出准确预见。但就我所提出的全面参股策略而言,以下几点需特别强调指出:

  第一,参股,而不是控股。在“中国威胁论”的国际舆论压力下,控股收购主流行业的跨国公司将面对很大挑战,收购成功的几率不大。况且,中国企业匮乏驾驭全球公司的能力。控股收购就可能“憋不住”要去管,这或许会导致“点金成石”的双输局面。而参股的好处是,我们可以力争委派代表进入对方董事会,可从内部了解顶尖跨国公司的思维方式和全球战法,为下一步更好的整合全球资源奠定基础。即使无法进入董事会,西方国家相对完善的市场监管体系,也基本能够保障我们的参股利益。

  其次,全面参股行业,而非选择个股。我们可从上文提到的几个重点行业,全面参股行业内的若干“排头兵”,这种思路与选择一两个公司相比,其战略意义和风险控制能力是显而易见的。这是因为一些战略性行业,如金融、能源等整体覆灭的可能性很小。战略性行业内的大多数质地优良的公司,仍是全球经济与行业内最活跃、最具竞争力的企业。当经济复苏时,无论行业如何变革与重组,这些顶级公司持续主宰行业的概率非常大。而选择个股的方式,会因信息不对称而产生偏差,“选股”不准或将错失难得的战略投资时机。

  除了现金直接参股之外,一些拥有较高市值的中国公司,如中石油、工商银行、中国移动等,也可以通过换股的方式与行业内领先的跨国公司直接构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格局,其战略意义与参股方式有异曲同工之理。而且,从全球资本市场估值的角度看,这种换股的做法更值得市盈率较高的中国公司考虑。

  第三,是长期战略布局,而非短期股市“抄底”。全面参股的战略目的并非一般意义上的股票投资,而是要从国家长期发展的战略高度思考,比如在全球范围内,哪些战略资源是中国经济发展所短缺的?如石油、铁矿石等。在未来经济复苏时,哪些管理资源是靠自己的力量难以独立发展的?如核心技术、品牌、渠道等。哪些资源是平时难以相对廉价获得的?参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对冲中国经济与企业发展的战略风险。

   以全球视野来看,此次金融危机导致国际资本市场整体估值的大幅下跌,的确是难逢的全面参股的良机。借助全面参股策略,一方面可以解决本土企业发展的“天花板”与“地板”,也有助于构建一种多赢的竞争格局。另一方面,积极参股顶级国际金融机构,也可以提高中国企业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话语权与影响力,为中国的强国之路打下良好的战略基础。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