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给克鲁格曼上历史课



上周三,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通常被视为长期利率的基准——升至3.73%以上。放在过去,这会被认为是很低的水平,但金融危机改变了一切:去年年底,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降至2.06%。换言之,长期利率在5个月内上升了167个基点。比较而言,升幅达到了81%。

这种情况与有关美国财政健康状况的警告同时出现,令多数评论员感到不安。但对我来说,这是个好消息。因为我与普林斯顿(Princeton)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之间一场较为公开的争论,由此尘埃落定。

向诺贝尔经济学奖最新得主克鲁格曼发起挑战的人,不是勇气可嘉就是十分莽撞。不过,既然俗话说“猫也有权晋见国王”,那么有时历史学家挑战经济学家也无不可。

一个月前,克鲁格曼和我参加了在纽约举行的一场有关金融危机的讨论。我当时的观点是,“今年出现的超过GDP12%的巨额财政赤字,以及由此导致的大量新债发行”可能推高长期利率,而在当时,美联储(Fed)的目标是将长期利率维持较低水平上。我预言,“随着市场意识到金融体系今年须吸收债券的庞大规模,我们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之间,将上演一场痛苦的拉锯战”。

高高在上的克鲁格曼降尊纡贵地作出了回应:我还处在经济学的“黑暗年代”。“非常可悲”的是,我对这门枯燥乏味的科学的了解,还未更新到1937年(凯恩斯发表《通论》)时的水平,更不用说2005年(克鲁格曼的微观经济学教科书问世)的鼎盛时期了。难道我还没领悟到,导致全球危机的关键因素是“人们渴望的储蓄远远超过了乐意进行的投资”?“我们面临着全球范围的储蓄过剩,”克鲁格曼解释道,“这就是为什么实际上不存在利率上行压力的原因所在。”

如今,我并不需要《通论》方面的课程。但我认为,温习一下这部著作的历史背景,或许会对克鲁格曼有益。在《萧条经济学的回归》(The Return of Depression Economics)再版之后,他显然有意将当前的危机说成是上世纪30年代的翻版。但事实并非如此。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美国的实际GDP今年将下降2.8%,明年则将停滞不前。这与上世纪30年代初的情形有着天壤之别——当时,实际产出急剧下滑了30%。迄今为止,这是一场大规模的衰退——规模与1973年至1975年间的情况相仿。同时,全球化进程并未像上世纪30年代那样土崩瓦解。

我们躲过了第二次大萧条,这主要应该归功于美联储主席本•伯南克(Ben Bernanke)。没有人比他更了解上世纪30年代初的银行业危机。他开出了接近于零的短期利率以及定量宽松——自9月份以来,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规模已经翻了一倍——这两剂药方,从而避免了银行大面积倒闭。同样毋庸置疑的是,787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方案也对本季度的美国GDP起到了提振作用。

但预计美国联邦政府今年的赤字规模将相当庞大,经济刺激方案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债务总额预计将达到18.4万亿美元,相当于联邦政府所有开支的一半左右,占GDP的13%。这种赤字规模为美国二战以来所仅见。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Congressional Budget Office)预计,未来10年,还将需要额外借债10万亿美元。即使白宫过于乐观的增长预期得以实现,到2017年,联邦债务净额也将超过GDP的100%。这还没有考虑到医疗与社会保险体系的大量表外负债。

因此,债市出现恐慌情绪不足为奇。因为只有在以Econ-101(灌输给每一名美国大学本科生的宏观经济学标准课程)命名的星球上,这波发债浪潮才不会引起“利率的上行压力”。

当然,克鲁格曼明白我的意思。他在与我辩论时承认,“唯一可能推高利率的情况,是人们或许会对政府的偿付能力产生怀疑。”或许?可能?事实上,人们——尤其是中国政府——已经在明确表示怀疑了。他们明白,美国的财政政策意味着美联储将在今年购入大量国债,因为无论是外国投资者,还是美国国内的私人购买,都不足以为赤字融资。这种政策被认为是在印钞票,上世纪70年代,许多国家的政府就曾尝试过这种政策,就算你不是历史学家,也不难回忆起它所引发的通胀后果。

当然,眼下也有一股强劲的通缩逆流,发挥着反方向的作用。全球制造业产能过剩。但自2月份以来,关键大宗商品价格均大幅上涨。美国的货币扩张——广义货币供应量(M2)的年增幅达9%——远远高出上世纪60年代以来的平均水平——看起来有可能导致通货膨胀,如果不是在今年,就是在明年。套用中国央行最新一期季报的措辞:“政策失误……可能给全球带来通胀风险。”

政策失误已然发生,那就是用世界大战时期的财政政策,来抵御经济衰退。在美国未承诺将结束其长期结构性赤字的情况下,利率上行压力将进一步加大,尽管全球储蓄处于过剩状态。凯恩斯曾指出,“即使最现实的实干家,也往往会被某些早已过世的经济学家的观点所束缚。”目前,这位早已过世的经济学家就是凯恩斯,而受其观点束缚的并非实干家,而是经济学教授。

作者是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劳伦斯•A•蒂什(Laurence A. Tisch)历史学教授,著有《金钱的崛起》(The Ascent of Money),企鹅出版社((Penguin)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