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黄益平:要素市场自由化是根本之道

  人民银行在几周前的政策传递两点信息:一、中国的扩张性货币政策还将继续;二、中国将选择性地进行宏观金融管理,包括银行信贷、政府财政以及股票市场发行。中国政府将继续扶持那些具有创新性、高附加值和低能耗的产业,限制那些缺乏技术含量、容易造成污染或者产能过剩的行业。这一点非常重要,在去年我们的目标是保持8%的经济增长率,今年的目标是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因此,宏观经济政策出现转向。

  问题是,即便实施这些政策,我们的目标能够实现吗?答案是:不知道。如果看看过去几年中国政府的政策:调整结构、提高增长质量……所有的一切,看上去都很熟悉。当本届政府刚上台时,它相信现在的经济增长模式无法维系:过多的投资、出口和消费的不足,以及投资的低效率、污染问题和收入分配不平等,都是中国经济的现存问题。在接下来的几年,政府开始采取措施调整结构、提高增长质量,可是我们所看到的却是愈加恶化的现状。政策没有起到效果。这可能是两方面原因造成的:要么政策方向错误,要么政策力度不够。

  我认为,政策的方向是正确的,问题关键在于力度不够。政府采用的现有措施都过于表面,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案只能是激励结构的调整。在过去60年内,中国实施两套改革方案。第一套是取消市场经济,实施中央计划体制,最终以失败告终;第二套是改革开放,重新引入市场机制,取得巨大成功。两者的根本区别在于资源配置和产品生产。但是,改革开放的过程只走了一半,或者一大半,远远没有结束。当我们看商品市场的时候,市场自由化基本完成,但是到了要素市场,即便在今天,资源配置仍然是高度扭曲。例如,中国的劳动力市场至今为止还存在户籍制度限制、福利体系不公平以及收入差距问题;在资本市场,汇率和债券收益率高度扭曲,中国的资本过于便宜;除此以外,能源排放也不需要进行任何补偿。中国之所以保持如此高速的增长,是因为所有的国家都愿意在中国进行生产。廉价劳动力、廉价土地、廉价能源、廉价资本,世界上还能找到一个更适宜生产的地方吗?与此同时,投资和出口更加强劲,全球失衡问题产生了。随着货币重新流入产业部门,家庭消费占GDP的比重在过去10年内下降10%。如果消费与GDP的增长不协调,我们如何寄希望中国的消费增长能够同步发展?

  全球失衡问题将是一个长期现象。政府对产业结构的管理是正确而且有用的,但是远远不够,激励体系的改革以及要素市场自由化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