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简议金融的改革和开放

  最近,银行业改革和开放的消息不断,特别是8月3日,银监会公布修订后的“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放宽外资银行市场准入标准,简化外资金融机构市场准入程序,以促进外资金融机构合法、安全、健康发展。在此之前,继新桥持股深发展17.4%之后,汇丰又收购交行19.9%的股权。去年末国务院向中行和建行注资450亿美元,6月10日建行发布公告,将以分立的形式设立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建设银行集团有限公司。90天公告期满,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将正式成立,按照公司法的规定,股份公司发起成立至少要有五位股东。7月28日,长江电力发布公告,准备以现金出资20亿元,参股发起设立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为第一家参股建行的境内机构投资者,获得建行约1%的股权。渣打参股光大银行的谈判也在积极进行,渣打坚持要求持股比例要在15%以上,由于按照国家规定,中资银行向境外投资者转让股权最高不能超过25%,否则银行将由中资变成合资,目前,亚洲开发银行和光大控股两家境外投资者,已分别持股1.90%和21.39%。在现有条件下,光大已经无法满足渣打的要求。目前,光大和渣打已就收购价格初步达成一致,每股定价1.6元左右。为了留住渣打,光大将会与银监会沟通,申请特许权;或者争取不再把光大控股算作外资股东。在银行改革开放紧缩锣密鼓的同时,资本市场上也是消息频传,保险资金直接入市谈论很久,始终未能破题,现在,保险公司获准投资可转债算是开了个头,尽管保监会有暂不得转股的规定。近日,证监会和国资委又推出了“以股抵债”试点,一方面试图解决大股东侵占上市公司巨额资金的问题,另一方面,解决上市公司股权分置和国有股的流通问题。

  什么是一个好的金融体制?其宏观标准必须有一个健全的金融体系和金融结构,即不仅要有一个有效的银行系统,而且要有一个独立而有效的资本市场,其微观标准是要有一个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我国金融体制很不健全,这次宏观波动和宏观调控进一步暴露了其存在的重大弊端,说明投融资体制的改革刻不容缓。尽管有种种不足,发改委准备了五年的投资体制改革终于出台亮相,金融体制再造更无原则大步前进,而银行改革则是重中之重。因为,我国目前仍然以间接金融为主导,去年全年银行信贷投放2.99万亿,而证券市场直接融资不过2000亿左右,占不到7%。由于国有银行垄断尚未打破,银行的经营行为存在很大扭曲:一是官员点贷,贷放给那些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和政府竞争工程;二是私人骗贷,仅以此次金融审计揭露的问题为例,上海姚康达骗房贷7000多万,广东佛山冯明昌骗贷74亿;三是银行乱贷,不问资质债信,不考虑还款保证。于是贷款集中流向垄断行业,流向大客户,一般行业和中小客户告贷无门。本来不良资产很多,今年5月24日,标准普尔发布最新信用评级报告,中国内地银行业的不良资产率达40%,再加上此次宏观紧缩,必然造成大批新的不良资产。如果再看看资本市场,接管南方证券,据说央行要拿出80亿元;闽发证券出问题,窟隆又是30多亿;德隆面临破产,大概还要60亿元,其他老券商的情况大致不差上下。不仅如此,主板市场问题成堆,投资者信心丧失,中小企业板推出不到一月,10家上市公司8家违规造假,出现了江苏琼花隐瞒2500万委托理财不予披露的诚信危机,使投资者对该市场的整体投资价值发生怀疑。可见,我国金融业潜藏着很大的危机。尽管由于投资渠道太少,实际利率为负,老百姓仍然把钱往银行里存,银行一下子还不会发生流动性危机,但这种安稳的日子恐怕过不了几天。因此,我们的改革既要有紧迫感,也要尽量减少改革措施的失衡和负面影响。比如,政府注资,全部剥离不良资产,表明改革的决心很大,但也对政府信用和银行信用造成冲击,再一次说明国有银行体制中的隐含担保和借债不还的道理。再如,建行分拆,部分上市,除了增加了一个部级单位,各级官员普遍晋升一级外,如何避免现行资本市场上母子公司之间的关联交易问题。又如,以股抵债可以解决一些问题,但是,面对侵占上市公司577亿的巨额欠款,这一举措能否化解?更何况是市场定价和微观决策,还是像当年国有股减持一样,是政府定价和宏观决定,有可能成为试点成败的关键。更重要的是,金融对外开放的步子很大,这是对的,但对内开放的步子太小,或者说尚未真正起步,为什么不能给民间资本以国民待遇呢?

  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利率市场化是题中应有之义,而且非常关键。从目前来看,利率调整又陷入了两难处境,虽然随着美联储升息有了提高利率的空间,但是,一方面,由于经济景气回落,再升息可能对下一步经济发展不利,另一方面,上半年的通胀率3.6%,存款实际利率为负,贷款实际利率只有1.71个百分点,能得到贷款就有利益,这无异于刺激企业的贷款需求。更何况提高利率并不能消除因利率管制导致的投资和经济波动。有人说,企业对利率变动不敏感,国有企业是如此,民营企业却不是这样;垄断行业也许不敏感,但市场化程度高的行业却相当敏感。须知,利率高低对投资活动有着重要影响。在利率市场化经济中,如果其他条件不变,经济低迷时期,资金需求不足,供给相对增加,导致利率水平走低,企业融资成本相对降低,投资规模将会增大,最终导致经济走向复苏;相反,在经济高涨时期,由于资金需求增加较快,导致利率水平走高,使企业融资成本提高,就会抑制企业投资,阻滞经济过热。这时,该机制是自动实现的,但我国投资资金利率主要由央行管制(如银行存贷款利率),利率生成机制不能反映资金供求的变化,削弱和抑制了利率对市场主体的信号作用和引导作用。在经济高涨时期,由于“管制利率”低于市场“均衡利率”,导致资金需求过度、投资和经济过热,引发通货膨胀;而当经济不景气时,由于“管制利率”高于“均衡利率”,导致资金需求不足、投资低迷,从而加剧通货紧缩。利率管制成为加剧经济波动的重要原因。本次宏观波动就是证明。虽然现在扩大了利率浮动空间,但仍是管制利率,不是市场利率。因此,进一步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步伐,使利率真正由资金供求决定,真正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并自动成为平抑投资和经济波动的重要政策工具。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