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继续为银行送葬吧

  花旗集团(Citigroup)和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上周五传出的坏消息,证实了许多专家长期以来的猜测:2007年的次贷亏损是一颗给银行带来致命伤害的子弹。许多银行在有毒次级抵押贷款相关衍生品领域损失惨重,一年多来,它们实质上一直资不抵债。这些银行过了这么久才破产,唯一的原因是由于政府的支持和一些投资者拒绝其破产的无限能力。

  以上周五令人瞠目的数据为例。美国银行公布旗下的美林(Merrill Lynch)亏损153亿美元。花旗宣布2008年全年亏损187亿美元,其中近一半来自第四季度。即便以当前的危机为背景,这些亏损也显得规模巨大。

  同时,美国财政部表示,将向美国银行注资200亿美元,并将为其1180亿美元资产的亏损提供支持。美国政府还进一步承诺支持花旗近3倍于此规模的资产,答应从美联储(Fed)获得约2500亿美元贷款。这些努力相当于给奄奄一息的病人插上了鼻饲管。

  仔细研读一下花旗最近披露的信息就会发现,没有政府的救助,该行就无法生存。亏损只是开始。去年,该行整体收入较2007年减少了三分之一;包括让人头晕的“可变利益实体(variable interest entity)”以及其它表外交易在内的本金交易减少了84%。美国银行2008年的数据没有那么糟糕,不过,即便不计入美林的亏损,该银行收益仍下滑了近20亿美元。

  更糟糕的是,成本在上升。2008年,两家银行的营运支出都较2007年有所上升。尽管评论人士将关注的焦点放在高管奖金上,但两家银行去年的整体薪酬支出几乎和2007年一样高。花旗的员工薪酬为320亿美元;美国银行为180亿美元。如果一家公司的薪酬支出超过其市值,就像花旗那样,那么它的末日就不远了。

  两家银行还受到危机引发的诉讼的困扰,上周五的消息包括一条它们的诉讼支出可能会有多高的线索。在公布新亏损和救助计划的一片喧嚣声中,几乎无人注意到,美林以4.75亿美元和解了一项次贷争议。未来会有更多诉讼。

  问题的关键是,由于资产减少而债务增加,许多——可能是多数——大型银行实质上很长时间以来已经资不抵债。它们在衍生品领域亏损了这么多钱,真是令人难以置信,但更令人吃惊的是,此后它们却存活了这么长时间。

  2007年初,当与次贷相关的衍生品价值大幅下滑时,银行的命运就注定了。一年前,至关重要的BBB评级抵押贷款工具已下跌了四分之三,而这些工具是对各银行糟糕赌注进行外科手术的焦点。当时,一些对冲基金经理得出结论,银行已经资不抵债,因而建立了空头头寸。精明的投资者表示,银行已经死亡,或至少已濒临死亡。

  尽管有经验的投资者早就意识到,这场危机的根本问题在于偿付能力,而非流动性,流动性危机的出现,是由于人们担心银行不能偿还债务,但其它人用了更长时间才明白这一点。与往常一样,最后才是信用评级机构。上周五,它们终于走上了布道坛,对花旗和美国银行奉上了迟来的悼词:调降了它们的评级。就像它们在最后一刻下调评级把安然(Enron)钉死在了棺材里一样,这次可能也意味着末日降临——至少是对花旗而言。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信用评级机构仍留有这种权力。它们是这场危机的重要成因。通过赋予“超级”次贷支持债务抵押债券高得不合理的信用评级,它们帮助射出了那致命的一枪。事到如今,如果它们的观点还会对任何人有所影响,那真是令人吃惊。但政府监管仍依赖于信用评级。

  就像现代医疗那样,政府干预可以让不可避免的事晚点发生,但也只能拖这么长时间了。很快,我们将会掩埋更多银行。它们的子女会活下来,但不是它们自己。最近几个月,政府的大规模干预只是提供了一个金融收容所,让我们有时间跟它们说再见。

  本文作者是圣地亚哥大学(University of San Diego)法学和金融学乔治•巴雷特(George E. Barrett) 教授,新书The Match King: Ivar Kreuger and the inancial Scandal of the Century即将出版。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