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俄罗斯应检讨对乌克兰政策

  俄罗斯与乌克兰之间的关系向来不好。2004年末乌克兰爆发“橙色革命”以来,两国关系一直阴霾重重。双方冲突所涉及的问题包括天然气、农产品贸易、俄罗斯位于克里米亚的海军基地、格鲁吉亚境内的战争以及乌克兰对北约(Nato)兴趣。即便如此,两国政治家却很少会面。

  去年,时任俄罗斯总统的弗拉基米尔•普京(Vladimir Putin)公开质疑乌克兰的主权和领土完整,致使冲突升级。担任总理期间,普京再次重申了自己的主张。俄罗斯总统德米特里•梅德韦杰夫(Dmitri Medvedev)致乌克兰总统维克托•尤先科(Viktor Yushchenko)的那封咄咄逼人的公开信,则令冲突进一步升级。梅德韦杰夫在信中宣称,俄罗斯不会向基辅派遣新任大使。他没有给出任何富有建设性的提议,而只是列出了俄罗斯的种种陈年积怨,并且声称,一切都是乌克兰的错。

  这类措辞之脱离实际,令人想起了列昂尼德•勃列日涅夫(Leonid Brezhnev)。梅德韦杰夫声称,俄罗斯对乌克兰不构成任何威胁——他仿佛对本国总理的声明一无所知。他带着前苏联式的腔调继续写道:“俄罗斯致力于成为(其邻国的)可预测的、强大且有帮助的合作伙伴”。嗯,正如尤先科在回信中所指出的,事实远非如此。

  很显然,梅德韦杰夫的目的在于影响定于明年1月举行的乌克兰总统大选。他在信中表达了与“新一届乌克兰领导人”改善关系的希望。由于尤先科已经证明自己是一名低效的统治者,因此他已不再是令人信服的候选人。两名领先的候选人反而是现任总理尤利娅•季莫申科(Yulia Tymoshenko)和前总理维克托•亚努科维奇(Viktor Yanukovich)。除此之外,前议长阿尔谢尼•亚岑纽克(Arseniy Yatseniuk)是唯一一名有胜选可能的竞争者。

  但正如橙色革命所表明的,无论莫斯科向乌克兰大选倾注多少努力,都不太可能达到自己的目的。与人们普遍的错误认识相反,乌克兰并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分离主义。在认识到任何严肃的乌克兰政治家都不可能是亲俄派之后,俄罗斯政府已不再寄望于亚努科维奇——此人领导着讲俄语为主的东乌克兰。俄罗斯政府近来更愿意看到季莫申科当选,认为她是个可以打交道的人,但双方彼此并无好感。

  克林姆林宫之所以对乌克兰政治存在误解,是源于这样一个事实:与俄罗斯不同,乌克兰是个民主国家。俄罗斯领导人自以为可以“收买”乌克兰政治家,但后者终究须听从他们的选民——而非莫斯科——才能当选。对奉行威权主义的莫斯科政客而言,这种理念颇为陌生。他们相信,华盛顿在背后操控着一切。此外,俄罗斯国家电视台持续不断的反乌宣传,也把东乌克兰人推到了俄罗斯现政府的对立面。

  梅德韦杰夫的声明似乎反映了普京阵营与梅德韦杰夫阵营之间的较量。当前俄罗斯的所有中央决策过程,都因为这种较量而变得模糊不清。不妙的是,普京已把“非难乌克兰”作为自己的标志之一,而梅德韦杰夫则需努力跟上。两个阵营之间的这番较量正损及俄罗斯的经济政策,亦可能殃及乌克兰。

  就俄罗斯的外交政策而言,一个更普遍的问题是,该国领导人不懂得如何与前苏联解体后的各邻国打交道。他们的政策目标五花八门: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Gazprom)希望垄断天然气的供应、运输和销售;私营企业家渴望壮大自己的公司;农业利益阶层阻碍了进口;俄罗斯的民族主义者一意推行新帝国主义;而民粹主义政治家则试图以攻击邻国的方式来赢得国内支持。

  其结果是,前苏联各国正试图与除俄罗斯以外的所有国家发展关系。哈萨克斯坦与土库曼斯坦选择了向中国出口天然气。最为抢眼的是,格鲁吉亚与乌克兰正在投靠西方。即使是最亲俄的国家白俄罗斯也受够了克里姆林宫,并且正在寻找其它选择。

  对西方而言,本文的结论在于:无论乌克兰选举结果如何,都有必要加强对乌的支持。幸运的是,西方正在这么做。美国副总统乔•拜登(Joe Biden)在不久前访问基辅时明确表达了这一观点;欧盟(EU)则正在努力推进一体化,尤其是将在近期与乌克兰签署有关贸易的欧盟联系国协定(European Union Association Agreement)。

  本文作者是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高级研究员,著有《乌克兰何以成为市场经济体和民主国家》(How Ukraine Became a Market Economy and Democracy)

  译者/章晴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