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不必恐惧保护主义

  就全球经济而言,目前,投资者最为担心的是贸易保护主义会不会卷土重来。忆往昔,20世纪30年代是全球贸易的灾难期。发达国家本土经济陷入衰退,还对全球贸易和国际资本紧闭大门。1930年,美国国会通过声名狼藉的《斯穆特-霍利法案》(Smoot-Hawley bill),引发灾难的开端。据统计,1929年至1933年,全球贸易量下降近三分之二,对全球经济增长和发展给予沉重一击。

  现在,我们再次处于经济衰退之中,一些评论家将其称为“第二次大萧条”。根据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统计,我们看到保护主义法案和措施正在世界范围加速蔓延。世界是否又要对全球贸易关上大门?这是否会给中国和其他新兴经济体带来巨大冲击?

  我们认为,对保护主义的恐惧被过度夸大,有如下四点理由:

  首先,全球经济状况还没那么糟。如果回顾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我们会发现,当时,美国经济萎缩30%,超过四分之一的工人失业。大萧条对很多欧洲国家的打击更为严重。

  现在的情况又如何呢?据最新统计,美国、欧元区和日本的经济持续萎缩6%左右,失业率均值接近9%,这很可能已经是最坏的情况了。全球经济预计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企稳回升。当然,复苏会很微弱,但是,即使发达国家的经济在未来18个月不再增长,全球经济受到的冲击,也比75年前那场骇人听闻的大萧条要小得多。

  其次,保护主义的影响被夸大了。尽管1930年通过的《斯穆特-霍利法案》,提高了成千上万种产品的关税,但是,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1931年的国际货币和汇率体系的崩溃以及随之而来的全球金融流动性枯竭,才是打击全球贸易的元凶。

  当然,许多专家担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美元一旦贬值,可能会对贸易和金融流动性产生类似的消极影响。不过,我们应该强调,即使美国经济目前看起来如此糟糕,与欧盟和日本相比,它仍是世界上最好的发达经济体。

  当美联储迅速扩大其货币的资产负债表时,引发了对美国通货膨胀及其对美元影响的关注。然而,正如人们看到的各种经济数据显示的那样,美国此刻仍然身陷通货紧缩周期,还没有任何通胀的压力。而且,我们预期,如果通胀压力显现,美联储能够迅速抑制货币的扩张。

  我们还应该补充一点,未来十年,或许更长的时间内,人民币不会作为美元强大竞争对手。中国没有开放资本账户,这意味着很少有机会将人民币作为一个资产类别来持有。即使它开放资本账户,全球经济危机也可能使中国政府坚信,开放边界要非常缓慢地推进。中国也没有深度发展的、需要全球储备货币的国内金融市场,特别是其债券市场仍处于蹒跚学步阶段。因此,人民币要在全球舞台上发挥实际作用,将有很长的路要走。

  第三,即使我们看到了意想不到的贸易保护主义浪潮,那么,新兴国家蒙受的损失也比发达国家小。

  美国、欧洲和日本的劳动力绝大多数供职于服务业和建筑行业,这些部门不直接在国际舞台上角逐。他们当中只有10%至15%的人在制造业工作,大多为资本或高科技密集型行业:汽车、精密机械、高端电子产品等。

  即使发达国家掀起贸易保护主义浪潮,也不可能专门保护发达国家的低端产品,对其汽车行业、高端设备和化学产品的保护才更有意义。由于缺乏具有比较竞争优势的国内产业,它们难以利用贸易保护主义抢占国内市场份额,所以,任何对玩具及纺织品征收的关税和贸易壁垒,只会提高最终售价,却并不能减少进口。

  最后一点则涉及金融“杠杆”。目前,有趣的一点是,在全球经济发展史上从未出现过这样一个时期,即发达国家竟是如此依赖低收入国家,以充实财政资源。新兴经济体首次成为债权人。考虑到在主要发达国家中迅速增长的公共债务,它们非常希望看到中国和其他低收入国家继续购买美国国债及欧洲的各种债券。实际上,某个新兴经济体突然从全球债券市场撤资所产生的负面影响,远远超过保护当地产业带来的想当然的“正面影响”。所以,结论是,目前,在谈判桌上,新兴市场拥有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有利的谈判地位。

  总之,保护主义的恐惧可能顶多会在未来一到两年内继续困扰投资者。

  作者乔纳森·安德森(Jonathan Anderson)为UBS全球新兴市场经济学家(Global Emerging Markets Economist)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