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世界货币体系改革的黄金机遇

  为罗伯特•佐利克(Robert Zoellick)欢呼三声吧。本周,这位世界银行(World Bank)行长在英国《金融时报》上撰文,为20国集团(G20)制定了“推动需求再平衡”和“促进经济增长”的宏伟议程。他认识到,缓解经常账户失衡是建立非保护主义贸易体系的必要条件。

  全球贸易失衡是当前经济衰退的核心所在,如果不能解决这个问题,便会使经济复苏夭折,并引发汇率战争。如同佐利克建议的那样,黄金可以在必要的再平衡过程中扮演一个次要角色——尽管历史证明,金本位制的通缩效应可能过于严重。

  简言之,当前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外汇储备“囤积”现象的加剧——主要是中国。这是由人为压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造成的;其出发点是确保1997-98年“热钱”逃出东亚各国的局面不会重演。在金本位制度下,增加外汇储备积累会产生通缩效应,因为它会吸走世界其它国家的流动性。若中国持有的外汇储备不是美国国债而是黄金,美联储(Fed)将不得不提高利率;事实并非如此,美联储才得以推行宽松的货币政策。但是,由于缺乏新的投资机会,中国外汇储备的“再循环”在美国造成了不可持续的资产与消费热潮。正是由于世界货币体系的反常本性,才形成了当前这种局面。

  要防止这种局面重演,必须要采取的一个重要步骤就是削弱中国积累外汇储备的意愿。2009年4月,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提议创建一种“超主权储备货币”。这种准备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特别提款权(SDR)为基础开发的新货币,最后将彻底取代主权储备货币。值得注意的是,周小川提到了1941年凯恩斯“具有远见”的计划。

  凯恩斯的计划旨在解决之前一段时期债权人的“囤积”问题——当时是美国。在他看来,这种行为导致了大萧条。他的天才之处在于将自动结清盈余或赤字的机制与削弱过度积累外汇储备意愿的措施结合起来。

  要实现前者,必须向盈余和赤字国家施加压力,迫使它们平衡本国国际收支账户。各成员国将在“国际清算同盟”设立“往来帐户”,所有造成盈余或赤字增加的交易都必须通过该账户进行结算。凯恩斯提议,对那些债权债务长期居高不下的国家实施逐步升级的惩罚措施:终极举措是没收贷方账户余额。如果到年底,所有国家都能实现国际收支的完美平衡,那么成员国央行在国际清算同盟的账户余额应该正好为零。

  美国财长蒂姆•盖特纳(Tim Geithner)提议将一国经常账户盈余或赤字占GDP比例的上限定为4%,这是对凯恩斯计划的赞许,但它没有辅以制裁手段,也未能理解中国这样的债权国最初为什么觉得有必要积累如此庞大的外汇储备。

  凯恩斯提出的资本控制的建议(以防止资金出逃)解决了上述问题,更富想象力的是,他提出创建一种新的国际储备资产,取代黄金作为体系中的最终储备资产,他称之为“班科”(bancor)——银行货币(bank money)的简称。班科的价值仍以黄金为参照点,由此限制国际清算同盟发行信贷的能力——似乎与佐利克的想法类似。凯恩斯曾将金本位制度描述为“野蛮的遗迹”,但这句名言并未完整体现他对黄金的看法,事实上他认为黄金作为立宪君主将大有益处,但作为独裁者将是一场灾难。

  但这未能实现:在1944年的布雷顿森林会议上,美国否决了凯恩斯计划,强大的美元取代班科成为世界主要储备货币。今天,朝着国际货币储备体系的转变困难重重,令人畏惧。但中国提议背后的逻辑依据非常清楚:集体保险比个人保险成本更低。

  创建“超主权储备货币”应该成为世界货币体系结构改革的中心目标,但应当涵盖更广泛的内容,包括至少在转型阶段的资本控制,以及就更稳定的汇率体系达成共识。两者都是东亚国家希望看到的。美国坚持要求中国扩大内需固然是合理的,中国坚持要求美国学会量入敷出同样也是合理的。全球需求的再平衡将巩固平衡的货币体系,也完全符合世界格局向着更加多元化发展的趋势。

  本文作者是英国华威大学(Warwick University)政治经济学荣誉退休教授,著有《凯恩斯:大师归来》(Keynes: the Return of the Master)一书。

  译者/何黎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