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菲利普•奥格:交易所合并的利与弊

  根据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Joseph Schumpeter)的观点,“创造性破坏过程是资本主义的本质性事实”。因此,人们自然会认为,作为投资者与发行者在资本主义十字路口交会之处的投资交易所,应该能充分证明这一点。

  在金融服务领域,竞争性市场的全力运转并不常见。金融服务业是资本主义的攻城槌,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它的部分市场似乎由寡头垄断,在较高准入门槛及客户与供应商之间亲密关系的保护下,不会受到竞争性力量的伤害。相比之下,交易所则需直面技术变化与全球化的挑战。结果,交易所陷入了不断重新改造的局面,在过去5年间达到巅峰,出现了一系列变革性的合并。

  交易所之间永久的攻守竞争,在所有主要金融辖区都有发生。在美国,纳斯达克(Nasdaq)市场虽然直到1971年才建立,但本世纪初,其交易量经常超过老牌交易所纽交所(NYSE)。决心在世界上占据一席之地的纽交所购买了美国的一个电子交易平台,并于2006年与巴黎的泛欧交易所(Euronext)合并。

  作为股票联合交易的历史发源地,英国的变化比大多数地区都多。在25年前的“金融大改革”发生前,伦敦证交所(LSE)在针线街(Threadneedle Street)经营着一个场内交易市场。该证交所是一个会员制的共同社区,几乎垄断了新股发行与二级市场交易。它的准则在数十年里都没有改变过,其习惯与做法可以追溯至伦敦18世纪咖啡馆的原型。

  1986年完成的放松监管改革(比纽约的类似变革晚了大约10年),改变了伦敦证交所会员间的关系,促使其开始接受外部竞争。伦敦证交所抛弃了共同制,完善了其技术,并对管理层进行了专业化改造。经过了一系列险死还生的努力后,它与意大利证交所进行了合并,如今又希望与多伦多与蒙特利尔证交所的所有者多伦多证交所集团(TMX Group)联姻。与10年前相比,伦敦证交所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更别说25年前了。

  这是一个拥有会员制历史、以管理松散闻名的组织的部分经历,但或许还不够。虽然由于技术推动了连珠炮式的交易、新的监管制度迫使更多衍生品转向受到认可的交易所,交易所市场将继续扩大,但利润与市场份额方面的竞争压力不会就此消失。这些压力将来自初创交易所、希望尽量将订单流留在内部的金融机构和一批正在崛起的交易所巨头。届时,LSE-TMX充其量也只能是边缘成员。

  因为虽然伦敦证交所进行了令人振奋的变革,但其它交易所的行动步伐更快。由于中国的金融化改革,香港交易所(HKEx)目前的市值,已是拟议的LSE-TMX集团的大约3倍,与芝加哥商品交易所2006年收购了竞争对手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之后的市值相当。纽约证交所-泛欧交易所(NYSE Euronext)正与德意志交易所(Deutsche Börse)展开合并谈判,如果成功,新实体将会成为全球收入和利润最高的交易所。

  如此规模的合并可能会重新界定交易所的业务内容。随着投行与对冲基金抢占交易所的地盘,交易所是否会开始发动反攻,进入客户的地盘,发起交易,与投资者及发行人构建亲密的关系?

  规模庞大的合并交易还会重塑竞争格局。在日益崛起的三大巨头与在小众市场经营的规模较小的“暗池”交易所的夹缝之间,可能会出现一个经典的“中间阶层”。LSE-TMX、拟议的新加坡-澳大利亚SGX(Singaporean-Australian SGX)等交易所,可能会落入这一类别。这将是一个挑战,但我们不应心怀畏惧,因为正如我们从熊彼特那里学到的,创造性破坏是一个过程,而不是结果。

  注:本文作者写过数部有关金融服务及其它行业的著作,现为英国历史研究院(Institute of Historical Research)访问学者。

  译者/何黎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