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Dominic Wilson:缩短的周期

我们发现当前的经济局势与数月前已迥然不同。全球经济活动已经放缓,PMI指数下滑,各国央行再度坚定地回到了放松立场,油价也已下跌。然而数月之前,欧美的经济增速还强于预期,市场担忧的是油价上涨带来的不利影响,而各国央行正开始考虑小幅收紧放松立场。

  实际上,过去几年里这一类似的情况曾多次出现,其模式的相似性和发生的频率表明,全球工业活动的周期在缩短,经济活动的起伏变成了几个月而非几年一个周期。

  在过去三年里,全球PMI、油价和资本市场明显经历了三个周期,类似的周期特点也能从对美国GDP和工业增长的一年前的一致预期可以清晰看到。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全球经济的这种更快的上升和下降?一个可能的原因是季节性因素的扰动。我们可以看到,在过去三年里,周期性的波动倾向于在四季度和一季度加速,而在二季度和三季度减速,这里可能有“雷曼效应”在起作用,因为许多经济活动指标在2008年四季度和2009年一季度都经历了大幅的萎缩,而在2009年二季度和三季度则有所回升。另一个原因可能是,全球经济的复苏这几年受到了一系列的冲击,诸如欧洲债务危机、日本大地震和利比亚冲突。

  当然,每一次的经济和市场的波动都有它自身独特的特点,但它们仍有一些非常相似的地方,那就是油价和政策在其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美国、中国和其他主要经济体出现走强的信号时会导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上升,在原油供给面缺乏弹性的情况下,这会推高油价,同时以通货膨胀为目标的中央银行也会停止之前的放松步伐。而政策刺激的消退和高油价会收紧金融条件并限制原油的消费,这会使得需求和经济增长放慢。而弱的经济增长信号又会反过来推动油价下跌,同时货币政策也会做出刺激的反应。

  上面这一循环过程在过去几年里反复出现。我们回头看看2012年上半年,随着各国央行在2011年底实施放松的政策,全球经济活动和增长预期在2012年年初有所上升,进而推动布伦特油价在3月份达到了125美元/桶,虽然油价的飙升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伊朗地缘政治的因素。接下来,各国央行的放松刺激有所停滞,在随后的几个月里,经济活动再度下降,油价也随之跌至了90美元/桶以下。而在6月底,各国央行又重新回到了宽松的立场——美联储扩展了“扭曲操作”,英国央行增加了资产购买的规模,欧洲央行在7月5日再度降息。这种类似的情况也同样发生在2011年。

  这种周期性机制有两个关键的全球宏观背景特征。第一个特征是,在后危机时代,主要发达经济体的私人部门处于去杠杆化的过程中,这使得经济更依赖于政策的刺激;第二个特征来自商品市场的约束,尤其是原油市场,较紧的原油供给面意味着一点点的需求增长就会带来油价的飙升,过去几年油价已经成为周期的一个自动稳定器。

  我们的研究表明,相对于过去,油价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了。在过去五年里,全球PMI外生性地增长两个点,将会导致随后几个月内油价上涨近30%;当油价持续上升后,反过来会使全球PMI下降,这种下降甚至会超过初始的增长,这样一个周期持续时间约为一年。

  传统的货币政策通过改变利率来进行反周期性的操作以平滑商业周期,但金融危机后G4国家的央行政策利率都接近零边界,只能借助非传统的货币政策,但它的效果是分散的。

  我们发现,QE政策主要通过发布总体购买的规模产生作用,而不是实际的购买,其对债券收益率产生最大影响发生在宣布政策之前,而在政策宣布后效果会逐渐消退,即使实际的债券购买仍在进行。非传统货币政策的这一特性可能对于工业周期的缩短发挥了作用。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