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内外环境已变 紧缩钟摆或需回调

  尽管今年的中国经济大体仍能够保持繁荣,但从趋势和信心看,接下来的情形非常不乐观。种种迹象表明,紧缩的钟摆必须往回调了。

  从宏观经济变化看,一到五月份,出口顺差780.2亿美金,与去年同比下降了8.6%。2007年中国经济11.4%的增长里面,有2.7的百分点是出口带来的,那么当顺差增长变负以后,出口对增长的贡献就没有了,也就是说假设投资和消费增长与07年相同,但因为出口下滑,今年的增长要放慢至少2.7个百分点,已经达不到9%,应该是8点多的水平了。

  在出口大幅度下滑的情况下,中国经济增长主要靠消费和投资拉动。但是,这个时候要特别警惕一个假象,就是在物价波动比较激烈的时候,不要被名义的投资和消费增长所欺骗。因为在物价上升比较快,物价大幅度波动的情况下,名义指标可能会掩盖实际指标回落的真相。以这样的测算,我们发现1-5月,实际投资增长只有15%多,比去年实际投资20%的增长已经大幅回落了。实际消费回落情况要好一些,大体保持了跟07年相当的水平,但这可能与今年暴风雪灾以及抗震救灾导致的消费的非正常上升有关。而从居民的收入增长看,则非常不乐观。今年以来,居民真实收入下降,尤其是城镇居民的收入出现了大幅度的下滑。一季度城镇居民的实际收入增长只有3.4%,而去年全年城镇居民的实际收入增长是12.2%。由于消费增长与收入增长之间存在相当稳定的关系,因此居民收入这样大幅度下滑,预示着消费的增长不会持续了。

  去年中国经济增长了11.4个百分点,消费的贡献是4.4个百分点,罕见地超过了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以前都是投资充大头的。这其中,还有一个“财富效应”的特殊原因。去年大家股票、房地产收益都比较高,因此敢消费,所以去年的消费增长的幅度甚至超过了居民收入增长的幅度。但今年的情况已完全不同,财富效应已经没有了,有的可能是负效应,无论是房市还是股市都是如此。收入增幅的下降与财富的绝对下降意味着消费会掉下来,其前景不容乐观。

  前面谈到,按支出法计算,今年的经济会从11%点多的增长快速回落到8%点多,因为经济本身有一个惯性,经济的运行、包括紧缩的效应会继续发挥影响,因此假如不立即改弦更辙,按照这个态势发展下去,我们的经济会继续下滑,最后一根稻草会压垮骆驼,钟摆会摆过头。

  还有一点需要格外强调的就是,对于经济调控除了关注当前宏观经济数据外,更需要关注信心和预期的变化,这甚至要比宏观经济数据重要。因为信心和预期总是走在经济变化的前列,而等你看到数据时可能为时已晚,调整的最优时机过去了。现代经济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它是由信心所支撑的,通过金融、资产市场反应到整个实体经济,而人们的预期变化会影响信心,进而信心又会进一步地影响预期。

  亚洲金融危机是一个非常清楚的案例。金融危机中的香港和新加坡一向被宏观经济学家看好,在刘遵义所作的大型宏观计量预测中,几乎是最不可能出现危机的,但当东南亚金融风暴发生,投资者对整个东亚经济发生怀疑时,这两个地区同样遭殃。如果我们已经忘记了亚洲金融危机的教训,那么应该还记得2007年发生在中国的“5•30股市暴跌”。那个时候,中国经济的基本面没有任何变化,资金面也没有任何变化,但市场崩溃了,原因在于市场的信心一下子崩溃了。中国目前的股市一蹶不振,也与非理性的信心危机有关,中国的股民尤其是散户几乎不敢在这个市场玩下去,彻底丧失了信心,这个时候,政府救市就显得太晚了。

  有人在谈中国楼市的救市,但楼市目前还没有崩盘,因此谈不上救市。真正要做的其实是稳定市场,稳定市场与救市有很大的差别。我们需要警惕的是乃是避免进入信心危机所导致的破坏性调整,包括楼市的破坏性调整以及整个中国经济的破坏性调整。我们特别要警惕国际投行对中国股市的一致看空演变成对中国楼市的一致看空,再演变成对中国经济的一致看空,进而给他们制造抄底的机会。现在有一些国际投行已经开始看空中国经济,如果楼市崩盘,他们的看空说法就获得了支撑。接下来,人们对中国经济的信心就会反转,市场预期就会迅速发生变化,那时宏观数据将更加回落,而我们的调控机则彻底错过了时机。
  
  现在很多人说现金为王,这就是信心和预期开始出现反转的信号。大家都把钱捏在手里,不投资也不消费,出口又出不出去,中国经济靠什么拉动,就业靠什么保证,老百姓又如何从楼市暴跌中得到真正的好处?所有的开发商死掉真的会对买房者有好处吗?错了,建房的人和公司越少,竞争就越少,买房的人的选择就越少,中国住房状况就越难改善。所以,这里面有一个合适的生态关系的建设,而理想的状况就是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
  
  我们都知道,97年的时候,那一轮的宏观调控已经进行了四年,本来应该往回调了,但当时因为担心物价,结果选择了继续紧缩的取向,其结果钟摆摆过了头,最后一根稻草压垮了骆驼,中国经济进入非常困难且少见的通货紧缩局面。本轮紧缩从2003年算起来也已有四年之久,许多紧缩政策的效应是陆续、累积发挥出来的。到今天,无论是能源原材料成本、出口成本、环保成本、劳工成本还是资金成本都全面上升,出口加工制造企业已经无法承受,导致“中国制造”这台中国经济增长非常重要的发动机开始熄火,今年以来的贸易顺差为负增长8.6%就是一个非常强烈的信号。而以房地产为代表的城市化土木工程建设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另外一台重要发动机,但是其受到的紧缩压力同样不断加码。比如,房贷利率从2005年以来上调了7次,利息负担增加接近50%,再加上釜底抽薪的按揭贷款限制政策,房地产的供需格局、市场预期开始改变,今年以来成交量急剧萎缩,新开工项目大大减少,房地产作为中国经济增长发动机的熄火之势相当明显。
  
  还要强调的是,在持续紧缩之后,即使没有任何新的紧缩政策,已有紧缩政策的惯性效应也会将经济继续推入下滑的地步,因此任何新的紧缩政策,甚至包括某些重要部门负责人传出的紧缩声音,在这种时候,都完全有可能成为压垮市场和经济的“最后一根稻草”。这个时候,无论政策的出台,还是政策的声音,都会变得格外敏感!当事者不可不慎!

  房地产是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其对经济增长直接和间接拉动的作用可以占到20%到30%的比重。如果房地产调控力度不当或者过头,房地产会成为第二个股市。而接下来对股市的悲观、对楼市的悲观可能会演变成对中国经济的悲观。如果从股市、房市到中国经济的下滑的态势一泻千里,必然是中国经济全面走向衰退,那时候影响到的就不仅是开发商生死问题和房地产市场问题,民工就业问题、工业化城市化进程问题都会受到严重打击,更重要的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势头开始萎缩,甚至会影响到国家的金融安全、经济安全以及大国崛起的进程。这不是危言耸听。

  鉴于目前非常微妙的经济形势以及未来可能出现的风险,兹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第一,立刻停止人民币汇率政策,以保持经济的内外平衡。目前,人民币升值的背景已经完全改变,第一是顺差不再增长,而是下滑,外贸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大批倒闭,这说明升值已到尽头;第二,中国经济已经不再过热,而是有趋冷的迹象,增长速度已经快速回落,引证过热的所谓“三过现象”均已发生变化,甚至物价也将出现逐季回落的趋势,年底可望回落至3%左右的水平。汇率的决定机制和汇率水平并无定论,最重要的是考虑外部经济平衡(进出口平衡)和内部经济平衡(经济是否过热,增长是否可持续),在中国外部经济平衡和内部经济平衡都已经发生根本变化的情况下,2005年以来的人民币升值应该告一段落。

  第二,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不仅不应该上调,还应该下调。上调是一个普遍预期的政策,下调则是出乎意料之外的举措。为什么要下调?让我们用警察救落水者来打比方。我们知道,警察的天职就是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而政府宏观调控的天职就是维持经济稳定、健康、持续发展,所以不要谈政府要不要救市之类的问题。但是,救市有四种救法。一是筑好防护栏,不让人掉下水,这是上之上策;二是有人一只脚掉下去时,赶紧抓住他的另外一只脚,避免让其完全落水;三是在这人刚掉下水时赶紧捞上来;四是这个人掉下去半小时昏死过去时才往上救。当前的中国股市,就是一个完全落水且昏死的人,政府的救市已经晚了,如果在去年股市从6000点回落4000点的时候政府主动将印花税从双边征收改成单边征收,并在去年12月时,限制一下大小非解禁,目前股市不至于落到如此不堪收拾的地步(据说救市并使股指回到4000点需要四万亿资金)。而房市的情况,则如同一只脚已经落水的人,这个时候只要稳定市场就行了,还没有落到救市的地步,因为市场并没有崩溃。而存款准备金率的下调,其目的相当于印花税在去年6000点回落至4000点时的主动调整,其效果可取到相当于给中国经济增长修筑防护栏的作用。
  
  必须警惕,现在中国的市场整个不稳定,看空中国的经济已经从股市到房市,甚至到中国的经济,这样的局面形成之后,再调控就会为时已晚。
  
  第三,要稳定投资增长。在经济放缓时,许多人希望靠消费来拉动经济增长,这是不切实际的,因为消费增长受收入增长的影响,最有效的还是投资增长。因此,当前,稳定投资特别是稳定房地产投资增长才是稳定中国经济增长的关键。

  第四,政府要再次出台积极的财政政策,但这一次的重点不是财政投资,而是社会保障,以此促进消费增长。

  第五,政府要避免房地产成为第二个股市,为此要排查开发商资金链风险,严防恐慌性资金风险延伸到银行和整个经济。

  第六,政府要通过出台具有扩张性政策效应的制度创新政策,如REITS(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上市来扩张经济。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