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一保一控”关键在扩大内需

  投资、出口显颓势

  2007年爆发的次贷危机逐渐波及全球,美国经济由盛转衰,而且近期“两房”危机等事件表明,次贷危机可能仍未见底。我们预计,其对美国经济的负面影响至少会持续至2009年底。

  最近的数据表明,欧洲和日本经济也在迅速恶化。欧洲有可能在第三季度陷入零增长,日本6月份贸易顺差同比下降89%,失业率和企业破产数量均居高不下。

  进入21世纪后,全球经济曾经经历的“高增长、低通胀”的黄金时期终于曲终人散。

  已经融入全球市场的中国经济也未能置身局外。过去几年,中国经济已经显露出一些过热迹象,因此政府开始未雨绸缪,着手调控宏观经济。至2008年中,宏观调控的效果如期显现,但其未来走势却更加扑朔迷离。

  2008年上半年,中国GDP增长率高达10.4%,但投资和净出口这两台拉动经济增长的“发动机”都显出颓势。2008年上半年,投资同比增长 26.3%,但若扣除价格因素,实际投资同比增长只有15.3%。东部地区的投资明显下降,新开工项目,尤其是中央项目大幅度减少。2008年上半年,出口增长21.9%,增速回落5.7个百分点。对美国出口同比增长8.9%,这是几年来第一次掉到一位数。上半年贸易顺差为990亿美元,低于去年同期的 1125亿美元,这是2004年以来首次出现贸易顺差负增长。

  扩大内需是当务之急

  在这一背景下,宏观经济政策开始出现了一些微妙的变化。

  宏观调控的基调从“两防”逐渐演变为“一保一控”。在外部需求出现萎缩的情况下,扩大内需成为稳定中国经济增长的当务之急。

  今年夏天在北戴河举行的政治局会议认为,继续扩大内需以及控制物价是下半年宏观调控的大方向。近日,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天津和内蒙古考察时更是明确指出,扩大内需是推动发展的基本立足点,是应对国际经济形势变化的迫切需要。

  我们的判断是,即使中国经济遇到了一些内部和外部的压力,经济增长速度会有所放缓,但稳定而相对高速的经济增长仍是值得期待的。目前的困难恰恰是中国经济加速改革、实现转型的一个大好时机。

  依赖出口和外资的经济增长模式,在次贷危机的冲击下显得更加脆弱。

  事实上,作为中国这样的大国,靠出口和外资拉动增长是不可持续的。过去,出口的迅猛增长一方面体现出全球分工的日渐深化,但也是靠中国经济一系列的政策扭曲:土地是廉价的、劳动力是廉价的、资金是廉价的、能源价格是廉价的、汇率是低估的,所有的这些,刺激了大量资源流入制造业部门,并纷纷以出口为目标。

  这样的模式带来的后果是:经济增长速度快,但贸易顺差和外资流入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外汇流入,外汇储备越积越高,成了高高在上的“悬河 ”。扭曲的价格带来错误的资源配置,中国以低廉的价格“补贴”了富国,然后又将征得的外汇用于购买美元资产。美元资产不断贬值,中国已被深深套牢。盲目追求高速增长,反而忽视了民生幸福。

  实现可持续经济增长

  扩大内需不仅是为了保障稳定的经济增长速度,而且是要创造条件,实现长期的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更是为了补上民生一课,建设和谐社会。

  针对投资下滑,有必要增加国内投资。过去被积压的一些基础设施项目应尽快审批,尽快开工。尽管在公路、机场等基础设施方面中国已投资巨大,但在另外一些基础设施方面则明显投资不足。

  比如,中国人均拥有铁路仅为6厘米,不到一根铅笔的长度;很多大型城市地铁、轻轨、公共交通的投资严重滞后;中国的远洋运输能力非常落后,国内船只承运的进口石油比例尚不到20%。

  更具有投资潜力的应该是和民生直接相关的领域,如卫生、教育等。在过去盲目强调经济增长的时候,对教育、卫生等公共产品的投资却被冷落起来。对卫生、教育等投资不足的恶果,导致这些公共服务的价格奇高,质量下降。居民为了应对未来在医疗、教育和养老方面的不确定性,被迫增加储蓄,因此不敢增加消费。所谓消费不足,其实不是私人消费不足,而是公共消费不足,是因为政府没有花该花的钱。

  扩大内需治本之策

  因此,扩大内需的治本之策,不是靠放松货币政策,也不完全靠财政增加投入,而是要加速推进结构转型,调整产业结构。

  服务业投资不足,往往是由于政府过度管制乃至垄断。服务业的滞后影响了制造业的升级换代。很多出口企业难以深入腹地,是因为畏惧落后而不可靠的国内运输体系。服务业的滞后,会影响到就业的增加。制造业的发展,已经出现了以机器替代劳动力的迹象,未来制造业能够创造新的就业机会会越来越少,要为新增加的劳动力提供机会,只能靠服务业的壮大。服务业的滞后,会影响到中国进一步融入全球经济。

  未来的全球贸易中,服务贸易所占的比例会越来越大,中国的服务业不发展,就会丢失这块最大的蛋糕。服务业的滞后,会影响到和谐社会的建设。公众最有意见的领域,集中在垄断最严重的服务部门,长此以往,民怨会越积越深。垄断会带来腐败,腐败会带来执政能力的削弱和政府信誉的败坏。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讲到,历史的进步实赖“挑战和应战”的机制。没有挑战,就没有改革的动力。挑战的压力太大,又会使改革畏难而退、无功而返。

  幸运的是,2008年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是难度适中的,而应战的成功,将奠定至少未来20年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