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房交会:外表狂热 内心冷漠

  市场中,开发商在促销;银行里,房贷在打折;税收上,政府在优惠,一浪高过一浪的救市呼声,为何救不起低迷的中国楼市,《今日观察》正在评论。

  主持人:这里是正在播出的《今日观察》,欢迎各位的收看。救市可以说是这一段时间以来,市场上最火的一个词。一段时间以来了,我们也看到许多地方政府出台的救市的措施,可谓是此起彼伏,中国的房地产市场究竟该不该救?到底能不能救?今天的节目当中,我们继续和两位评论员何帆和张鸿和大家共同来关注这个话题,也欢迎大家在节目播出的过程当中,登录央视网、腾讯搜搜网和搜狐网,参与我们的网络调查,发表您的观点。

  节目一开始,我们一块来看一看,如今中国楼市的情况。

  中国房地产市场目前到底是怎样的格局,房价还有没有继续下跌的可能,这是所有等待购房的消费者都在询问的话题。进入10月,中央和各地政府刺激市场的各种政策开始陆续出台,每一条关于房地产的消息,都迅速的在社会上热议,房价要回暖吗?房价将继续下跌?每天大家都在猜测,但答案似乎永远都在下一次出现的新消息里。11月3号,北京房地产交易管理网公布统计数据,国家关于房屋交易税费调整的新政正式实施之后,当天北京预售住宅网上签约套数就猛增到700 套。11月2号的网上预售住宅网上签约套数也达到了629套,而仅在上个月,日签约量还不足200套,信号似乎还在显示,北京住宅市场出现了久违的井喷行情。但专家随即指出,暴涨的数据里,限价房的签约量占据了大多数,实际上成交的商品房寥寥无几。

  购买者:主要是房价,还是房价说了算。你房价还是300万200万的,你说你再(降)百分之多少,百分之十也受不了。不仅是数据,难以看透的信息标志,继续在市场上上演。10月30号到11月2号,具有标杆意义的,北京秋季房展会高调开幕。但四天下来,主办方并未像往年一样公布出最终成交量,只公布了一个意向成交数据1160套,达成意向成交,价格也跌破万元,为9852元每平方米。这样的销售数据,似乎预示着市场开始回暖呢?市场的声音似乎一直是怀疑的居多,意向购房,只是一个虚拟的消费,房展会的数据虚假繁荣。那政府的优惠政策,会不会测定市场的交易呢?11月4号,作为国家减免房产交易税费新政实施的首个工作日,记者赶到了北京海淀区的第二地税所,税收优惠了,消费者会不会出手购房呢?但从当天的税务办理情况来看,虽然前来办理契税的人员有所增加,但所谓的井喷场面并没有出现。政策对市场刺激了,地产商对市场的销售力度也加大了,房价也没有继续上涨了。但消费者当下做的更多的,却还是继续观望和等待,什么信息能说明当下的地产市场发展的具体状况呢?市场怎样表现?消费者才能出手购房呢?

  主持人:看完了刚才这个小片,你会发现各种声音纷繁复杂,我们的消费者还是只能在迷茫当中继续来看待市场的新变化,听到各种各样的评论,两位评论员一定也关注到在这个市场上出现的一些新的动向吧?

  张鸿:对,上个周末,北京的秋交会看上去很热闹,媒体关注的跟进的也非常紧,而且呢,很多网站也都组织了这种购房团,都号称“万人购房团 ”。其实呢,根本就没有一万人,但是的的确确成交了一些。我记得有一个大妈她就是来给女儿买婚房的,结婚的房子。她说我不得不买,但是如果不是因为孩子结婚的话,现在我也觉得现在不是一个特别好的买房的时机。所以呢,就是说我们看上去很热闹,其实心底里根本就没有那么热闹。

  主持人:从她的内心来讲,可能她还不是特别愿意在这个时候出手买房。

张鸿:对,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刚性需求。就是她必须得买,但是其实很多人呢,他时间上没那么刚,就是我可以,如果房价还能下跌的话,我还能等等。

  何帆:就是这个张鸿说的北京秋季的房交会,我觉得也是实际上是有一点虚火的。它是外表狂热,内心就比较冷漠的。

  主持人:对。

  何帆:因为我看到有一个国际金融报的报道,说实际上成交量并不是那么多。而且比较蹊跷的是说在这次秋交会上很多房源,它一共有80个项目,其中只有30个项目是在北京,而这里头只有7个项目在五环之内。

  主持人:还有海外的项目。

  何帆:对,所以外表上看起来了,它是比较热闹的。

  主持人:对。

  何帆:因为很多参会的这些项目都打出来惊爆价的宣传语。

  主持人:但是还是没有让消费者真正动心。

  何帆:所以看起来了,与其说这是一个房交会,不如说这是一个集体的打折会。

  主持人:与其说是热闹,不如说是看热闹。

  何帆:对。

  主持人:因为确实我们在各个房交会上看到,看热闹的人很多。但是我就不明白,我们促进房地产市场新的政策,是一波接一波的出台,有的地方政府的这个救市的措施力度还是很大,至少看起来很大。

  何帆:对。

  主持人:但是为什么消费者还是在观望呢,这种持续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张鸿:这个其实很简单,就是房价还是太高了。

  主持人:买不起。

  张鸿:对。

  主持人:这是最根本的原因。

  张鸿:尤其是经过最近这两年的大幅的上涨,我们说国际上有一个标准,叫房价收入的这个比。这个比一般国际上标准是3到6倍。就是说你工作3 到6年,应该能买得起一套房子。那我有一个同学在一个中小城市里边,他说他03年的时候,一个月是1500块钱一个月,然后他的那个地方的房地产的价格也就1500左右,不到2000元。这样的话呢,他算一下,买一个100平方的房子,大概自己干8到10年,就可以买得起,虽然说这8到10了,可能比国际上通行的3到6要高一点,但是忍一忍,父母给一点钱,还能买。

  主持人:至少还能看到希望。

  张鸿:但是现在呢,这个经过这几年了,他的工资收入并没有涨多少,但是房价,现在他那个地方的房价已经到5000到8000了。这样算房价收入比的话,就是你不吃不喝的话,也就到了30倍到40倍,就是你30年40年才能买得起一套房,这个时候就远远背离了和国际上这个标准,我们没法和它比了,没法用这个房价收入比来衡量说这个房价到底高不高,实在高得太离谱了。

  何帆:对,这个房价收入,张鸿说的这个房价收入比,它只是一个问题,我觉得这个不能够从根本上解释老百姓现在的观望心理。因为在过去的时候,我们看到中国的房价收入比,也是,不是特别正常的。但是那个时候,大家在过去10年都是房地产的黄金时期,所以大家都是买涨不买迭。

  主持人:对。

  何帆:现在我觉得老百姓的预期已经发现了变化,大家觉得你盯不住了。你至少最近这个情况来看,那么比如说在北京,你的新增的供应量和你的销售量相比来说,还是非常大的。所以老百姓实际上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即使是现在我们看到媒体上可能吵的比较的热闹,但是老百姓并不认帐的,老百姓还是觉得,你降价才是硬道理。

  主持人:老百姓的心声我们不妨从我们此刻网络的留言当中一块来关注和感受一下。我们来看看,这位叫做“河马”的网友说,“政府的所谓救市行动,只能是杯水车薪,治标不治本,一些小幅度的政策对绝大多数老百姓来说,房子依旧是买不起,因此呢,房地产唯一的出路只能是降价,而不是小打小闹的促销策略和骗人的把戏”。我觉得在阅读这些留言的时候,是可以看一看这个消费者这个购买的决心,到底什么时候才会真正的出手。我们再来看一看“秋天来了”,这个网友的留言,他说“让房价理性回归,让利于民是真正的出路”。所以大家对于什么时候选择购房还是有自己的心理判断。

  何帆:我觉得这个还是要澄清一点,因为我们经常听到有一些人说,包括主要是一些开发商说,说现在楼市不能降,因为你越降的话,老百姓越不买。我觉得这个判断是不对的,因为我们看到在买房的人里头了,实际上是两种,一种是自己要住房,所以他要去买房。

  主持人:对。

何帆:这些人他不是说为了投机的,所以他看到,当你的房价真的是降到能够给他得到实惠的时候,他会去买的。因为不要忘了,在中国的社会里,他是以家庭为核心的,所以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买房就肯定是基本纲领了,你如果不买房的话,在很多地方,你不买房,可能连老婆都娶不到的。所以你只要是房价降了,我想从自有住房的角度来说,他可能是去买的。

  张鸿:前一阶段万科的价格也说明了这一点。万科它通过降价迅速回笼资金100多个亿,然后它拿着钱就准备过冬了。所以就是说如果你的价位有一些下跌的话,这些我们说的刚性的需求还是可以来买的。

  主持人:那么在阵阵的降价声当中,中国今天的房地产市场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局面,二位能不能帮我们概括一下。

  张鸿:我觉得冬天还没有过去。潘石屹他去了一趟美国,然后回来以后他就说,哎呀,有一种什么呢,有一种撕心裂肺的痛。他说如果要是,当然他是盼望着地产商当然是盼望着政府救市的啦。潘石屹说如果政府早救的话,可能就会是一个反弹。

  主持人:稳步出现反弹。

  张鸿:对对对,出现反弹,现在救市政策出来了,这个就是一个L型的,就是已经迭到这儿了,然后会有一个横盘。股市上有一个说法叫在高位上横的有多长,跌的就有多深,所以我能理解这个撕心裂肺的痛是什么。

  何帆:我觉得冬天其实还没有到来,尤其是如果我们看对房地产商来说,我觉得房地产商,我就悲观一点,我觉得现在房地产商可能遇到的不是一个冬天,而是一个冰河世纪,因为对他们来说,很多过去的商业模式,要被迫地要做调整,过去赚钱多容易啊。

  主持人:对。

  何帆:空手套白狼。但是以后这种魔术,可能都变不了。

  主持人:好日子再也不会重现了。

  何帆:而且过去的时候,实际上拿土地比较容易。但是以后,我们现在看到,实际上现在中央政府对土地政策还是控制的比较严的。那么还有的话,我们现在看到包括中央政府包括各地政府都在纷纷出台一些廉租房,两限房啊。就是真正来解决那些种低收入阶层来购房的问题,我想这个对于原来,对于房地产商来说,会有一个打击,因为原来我们只能靠房地产商给我们盖房,现在政府增加了这样的供应,对原来处于一个垄断地位的房地产商来说,肯定是一个打击。

  主持人:我们看到一片的救市声当中,许多的地方政府纷纷出台了一系列的救市措施,那么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到底该不该救?还能不能救呢?马上继续我们的评论。地方政府不遗余力,各大银行态度谨慎,救市难道成了救开发商,是政策误读?还是利益捆绑?《今日观察》正在评论。

  主持人:欢迎各位继续关注正在播出的《今日观察》,今天让我们共同来关注救市,我们接下来就来看一看各地纷纷出台的一系列的救市的措施。

  今年以来,中国楼市最热门的言论主要来自三个方面,首先是开发商,主题词是“哭穷”,其次是消费者,主要的诉求是“降价”,第三个是政府,谈的最多的是“如何救市?”一个市场,三个角色,在开发商和消费者在价格博弈的现状面前,政府作用越来越被大家看中。进入10月,先是多个地方政府出台救市措施,而后财政部、国税总局、中国人民银行也相继出台关于刺激楼市的新政,但是救市最终救的是谁?成了此次衡量政府作用的首要标准。财政部等部门运用的是财政手段,给予百姓的,主要是房屋交易税费的减免,而地方政府出台的救市方案,也有部分人指责说,这主要是在帮扶不肯降价的房地产开发商。10月,郑州、重庆、长沙、成都、南京、西安等20多个城市,出台了救市措施之后,10月的商品房成交量,南京、杭州、上海等城市,都出现了下降。在高房价面前,消费者没有半点对政策买账的意思。除了捂紧自己的钱包,剩下的就是继续观望。进入11月,观望市场不仅是消费者,各大商业银行也加入的观望的行列,这成为了当下中国楼市出现的一道新风景。按照央行的新政,商业银行应该在10月27号之前,完成房贷调整政策的细则拟定工作,但27号当天,没有一家银行出台细则,28号,农行细则上演了紧急召回事件,让更多银行采取了观望态度。分析人士认为,对于房贷的谨慎态度,代表了银行界对楼市的基本观点,贸然地加入到救市的队伍中,各大银行似乎还没有做好最后的准备。政府部门希望市场繁荣起来,消费者希望房价能降下来。各大商业银行等待着市场平稳下来。只有房地产商希望房价能够继续坚挺,这个冬天救市怎样才能救出一个百姓满意,政府放心的中国楼市,确实是一个不小的难点。

 房地产救市到底谁救谁?

  主持人:刚才这个片子看完了,给我的印象就是面对救市这样一个命题,各个地方政府的反应还是非常的积极。

  张鸿:对。

  主持人:甚至是非常热烈的,二位有没有看到一些比较有趣的,能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的救市的一些做法。

  张鸿:这个已经不新鲜了。因为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从西安、南京,他们都在采取各种措施,他们用的办法就是可以说是无所不用其极,这个无所不用其极了。就是说,地方政府能用的政策,他们基本上都用到了。

  主持人:用到了极限。

  何帆:而且地方政府不该用的政策,也已经用上了。

  主持人:举个例子,从哪些……

  张鸿:有的擦边球,比如说有的城市它开始在税费上开始减免,这个可能应该是中央政府和国家总局的来的政策,所以地方政府在这个擦边球了,可能就擦过了边。

  主持人:就外界了。

  张鸿:对。

  何帆:还有包括第二套房,包括到现在为止,银监会这个口子还是没有松的。

  主持人:对。

  何帆:还是要坚持2007年二套房贷的政策,但是现在我们看到,有的地方政府它已经悄悄地把这个政策改变了。

  张鸿:他们用这个办法是什么呢?就是说财政补贴。当然财政补贴了,在直接补贴,这个有广泛的争议,你能不能全体纳税人的钱来救房地产,还有就是说,一个政策就是在一些户口相对稀缺的城市里面,它用户口来吸引。

  主持人:我觉得这些救市的措施,真的是让人眼花心乱。

  张鸿:对。

  主持人:但是面对这些眼花心乱的救市措施,大家思考的更多的问题,就是救市到底是救了谁?因为我想每次当面对这样的质疑的声音的时候,来自地方政府的,最典型的说法,就是我们的救市是救经济、救银行、救百姓,但是我每次都发现百姓似乎不怎么领情,他们并不认为你救的是百姓,反而大家会觉得救的是开发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

  张鸿:因为直接获益的,可能我们能够看得到的就是开发商,因为房价可能是就会,我们的预期是,它只要救了,就会上涨。虽然很多地方政府说,我们是救地产市场。

  主持人:对。

  张鸿:不是救开发商,不是救这个价格,但是呢,我们能够感觉到开发商是活下来了,因为我们很多老百姓其实原来是盼着开发商能够死掉的,通过能够把价格下来。

  主持人:对。

  张鸿:但是我们直接能够看得到的,它确实是开发商能够活得更好一点了,但是如果说你说是救了百姓的话,就比较绕,因为地方政府它的的确确有房地产涉及到40多个,甚至50多个行业,相关的产业,然后包括农民工的就业,包括这个地方政府的一些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的建设的资金,很多都来自于土地出让金,这个和很多地区政府的财政收入这个模式也有关,我曾经采访过一个二线城市的一个市长。他就说我们这个地方,房地产就是龙头产业,因为我的土地出让金,几乎占我的财政收入的60%到70%。

  何帆:我们现在看到了,从中央政府来说,包括从人民银行,还有财政部,都有一些政策出台,看起来好像是,也是和地方政府救市的措施是一样的,但是你仔细去看的时候了,实际上还是不一样的。比如说财政部它规定了是从11月1号起,如果你个人首次购买90平方米以下的普通住房,那它对你的契税要下调到1%,然后买卖房子的时候,暂时免征你的印花税,个人销售住房免征土地增值税,所以这些,我们看到它都是在免掉你的税负,实际上它是一个惠民的一个政策。那么另外一个来说了,我觉得中央政府之所以出台一些针对房地产的市场,它有两个用意,一个用意了,就是说真正看到老百姓现在住房比较困难,买房比较困难,所以想让中低收入阶层的人能够得到更多的实惠。第二一个了,就是我们现在看到在美国金融危机风暴的冲击,我们不想让中国经济出现一个硬着陆,所以我们采取一个保经济增长的办法。但是呢,这样的一个政策呢,恰恰被房地产商,被一些地区政府给误读了。

  主持人:对。

  何帆:拿这个政策,我们看到地方政府出台的很多政策,你仔细地去看了,实际上它保的是一个当前的房价。

  主持人:你觉得他们是有意误读了吗?

  何帆:我觉得这个是因为一个利益的所向,因为刚才张鸿已经讲到了,现在这个房地产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利益,被结合的非常紧密,除了它直接要得到土地的收入,那么它还有,你现在房地产行业在它当地是一个最大的支柱性的行业,而且它还带动了其他的各个行业,家具行业、装修行业。所以你作为一个地方政府的官员,你也不愿意看到你的这个地方经济一片凋零,所以在这个时候了,就会出台各种政策,来想救房市。

  主持人:其实我们看到地方政府出台了这么多救市的措施,但是显然效果并不是像预期当中的那么理想,那么我们所有期待购房的人,对于这样的救市措施会有什么样的看法,我们再来关注一下,网友我们来看看这位叫“蓝蓝的天”说,“我们普通百姓不吃不喝,一辈子也买不起房,银行老百姓的存款借给了房地产开发商,开发商利用我们的钱盖房子,再用高价再卖给我们,咱们老百姓是在拿石头砸自己的脚,何苦呢?房产商赚少了就没人再开发了吗?就会破产吗?那么多的企业破产的都没人救,为什么会一味地救房地产呢?”这是值得深思的。我们再来看看这位叫做“南风”的网友,他的留言,他说“政府的这些举动只是为了保障经济稳定发展,保障居民购房,并不是救开发商,经济稳定,于国于民都是利,反之呢,百姓遭殃,所以他坚决地支持政府的举措”。再来看一看“落叶”的留言,“房价其实价位还很高,到老百姓认可的时候,你不救,它也热市了,多为老百姓着想,应该去救一救老百姓的买不起房的市”。我觉得这里有必要和二位评论员来探讨一下。究竟我们救市到底救的是谁?这里边提到了好多的主体?

  何帆:对。我觉得救市现在应该是救中国经济,然后呢,另外要针对中低收入阶层的这些群众,要能够给他提供一个新的一个渠道。所以我们现在看到政府加大了对廉租房、两限房,包括一些经济适用房的加大这样的举措,实际上是在做一个民生的工程。那么如果说救经济的话,我们觉得,一个我们不希望房地产突然出现一个硬着陆,但是我们也要逐渐地调整,房地产现在一枝独秀,一家做大这样的一个局面。

  张鸿:对,最近一段时间我们谈论这个比较多,因为像美国、欧洲他们都在救市。

  主持人:对。

  张鸿:很多我们直观上理解好象也在救房地产。比如说次贷危机啊,他们要,政府要出钱,纳税人要掏钱,但其实它和我们的还是有区别的,和我们国内的这种现状还是有区别的。尤其是和一些地方政府的政策,还是有特别大的区别,我们千万不要理解说,美国政府它救的就是房地产商,它救的是整个的金融,就是说如果我们救的话,也不能去救房地产商,也不能去托这个市。而是去,要去救,比如说真的你觉得这个金融链条有问题了,银行还不起钱了,那你要去救这个银行,补充这个金融链条,当然银行的金融链条,整个的金融是它自己有自己的不良贷款的控制能力的,所以这个应该没有什么危机,在这种情况下了,我们千万不要去救那种只有救房地产商的这种市,就像网友说的,要救那些买不起房的那些老百姓的市。

  主持人:而且我觉得真的对于政府来说,他现在需要重新校正自己对各方利益之间的关系。

  张鸿:对。

  主持人:尤其是和地方的这些房地产开发商之间的这些关系。我刚才看到我们网友现在刚刚上传的两幅非常有趣的漫画,也许可以佐证之前,我们谈论的一些观点,大家看到这个房价,现在已经开始慢慢的向下落了,可是背后有人撑腰,告诉他不用怕,我给你撑腰。这个字写得有一点小,你仔细看一下,上面写的是某地方政府,但是这个涨价的牌子却让它面前的老百姓吓得满头大汗,二位用简单的话,给这个漫画一个评价。

  张鸿:所以老百姓只需要绕到这个房子后面去看一看去就知道了。

  主持人:去看一看谁是背后的撑腰的人。

  张鸿:而且这个腰和房价相比,你腰是很脆弱的。

  主持人:下一幅漫画我们来看一看,何博士来帮我们解读一下这一幅漫画。这个其实画面比较清楚,在一个价格的台阶之上,楼市的价格是节节上升,但都什么人在抬高这些价格呢,我们在他们的身上又看到了熟悉的字,众多地方政府。

  何帆:我觉得这个用错了,因为我们现在这个对房地产的政策不是一个价格,就是我们绝对不能够说,救楼市就是为了救房子高的价格。

  主持人:只在价格上做文章,这不是救市的一个关键。

  何帆:对。

  主持人:所以我觉得在救市的呼声当中,看到了这么多的救市措施,其实我们还很关心在救市之后,中国的房地产市场究竟有着怎样的走向,房价会有什么的样变化,消费者的观望心理会有所改变呢,马上继续我们的评论。

解说:政府想救的是经济,开发商想救的是自己,百姓还在等待,市场依然低迷,消费者呼吁,提振中国楼市,降价才是硬道理,《今日观察》正在评论。

  主持人:欢迎回来,这里是正在播出的《今日观察》,让我们在继续在节目当中来关注现在市场上最火一个说法“救市”。接下来,我们来听一听场外评论员的观点。我们马上听到的是来自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的金融研究员易宪容先生对今天这个话题的评论。

  易宪容:因为它主要就是把房价抬高,才能抬高土地的价格,土地价格高了,它土地的财政(收入)就有了。地方财政有了,你不能把它拿一点出来,说要补贴民众,其实没有补贴民众,这个就是民众只要不让房地产炒作,这个投机炒作,只要房地产的需求,一定是以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以及购买力作为一个基点的,离开了这个基点来讲,再怎么救,怎么补贴都没有什么用。尽管比如说有些人发展了经济,但绝大多数人没有能力,购买这么高房价的住房的。

  主持人:是不是很多的专家都会持有同样的一些观点?

  何帆:我觉得现在就是有一个流行的说法,就是我们经常会听到说现在救楼市不是救房地产商,是为了救地方政府,是为了救银行,是为了救老百姓,如果你要是不救房地产商,房地产商倒下来了,别人会死得更惨,地方政府会没有财政的收入,银行会破产,然后呢,不要忘了有那么多的民工都在我们的建筑工地上,所以如果不救房地产商,这些人都流离失所了。

  主持人:这个连锁反应是不可设想的。

  何帆:对,我今天了,就要向大家揭穿这是一个谎言。事实的真相是什么呢?我们现在中国的经济已经被房地产已经俘虏了,我们现在看到房地产行业在中国经济中的比重了,是畸形的。因为我们2007年的时候,投资占中国GDP的40%,其中房地产投资又占四分之一。所以按照这个比例,在2007年的时候,我们房地产的投资占GDP的比例的是10.7,我告诉大家,这个比例要比美国和日本都要高得多,而且这个上涨的速度也比美国和日本要高得多,甚至比日本在经济崛起的那一段时期还要高,比美国在前几年,房地产泡沫的那一个时期我们增长的速度都要高,所以我们现在,实际上已经到了一个要改变房地产一家做大的情况。

  主持人:对。

  何帆:尽管我们承认房地产行业是中国的一个支柱行业,但是我们没有见过一个柱子就能够支起来的大厦,所以我们现在要做的不是说还去加固房地产行业,而是要尽快地让中国的经济的发展,变得更加的平衡。

  主持人:更加的均衡。

  何帆:否则的话,我觉得最后的结果无论是地方政府,无论是银行,还有我们普通的老百姓,可能就都会被拴在房地产这一条绳子上。

  张鸿:其实房地产商“绑架”地方政府这也不新鲜了,去年在房价刚刚有下跌的苗头的时候,很多房地产商就开始要挟地方政府说,哎呀,房价要下跌了。当然没有得逞,今年随着中央政府开始保护中低收入人群这样一些购房,还有就是说,促进整个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很多房地产商又开始说,跟地方政府说,你看中央已经开始出政策了,所以你要救市啊!所以我想地方政府一定要明确,救市不是托市,不是救价格,而且地方政府千万不要再和房地产商的利益绑在一起了。那么对于地产商来说了,我想随着整个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的这种建设的进一步的落实,那地产商你唯一的办法,唯一自救的办法就是降价,增加你的交易量。

  主持人:你们二位期待的房地产市场的这个新的办法,究竟是一种什么样方法?

  何帆:我觉得一个是房地产行业应该让它降价,另外一个从地方政府的角度来说,下一步了可能就是要进行一些财政制度的改革。

  主持人:对。

  何帆:就是不再让地方财政完全这么。

  主持人:依赖。

  何帆:这样的依赖土地的收入,就是改变地方财政是土地财政这样一种现实。你比如说我们现在可以通过征收物业税,比如说我们可以通过征收土地增值税,然后地区政府能够有别的来源,而且现在看到实际上现在在国土部,在很多中央的部委……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