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该死的金融危机



  为了跟踪金融危机的最新发展,我们还得补习补习世界地理的知识。在所谓金融海啸第二波的议论之中,人们突然开始关注远在波罗的海沿岸的三个小国。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这三个波罗的海国家,加起来面积不及江西省,人口大约相当于一个青岛市。这三个小国在历史上或被瑞典占领、或被德国侵略、或被俄国瓜分,它们曾经是苏联最小的三个加盟共和国,直到1990 和1991 年才相继宣告独立。还没有过几年消停的日子,波罗的海三国就被卷入了这场金融海啸。拉脱维亚政府已经因为金融危机下台了。但是,这一切和我们有何相干?拉脱维亚的人口只有230 万,不过相当于北京市海淀区的人口,我们为什么要去操心遥远的北方的烦恼?

  当年,印度尼西亚发生海啸的时候,很多人不是死于第一波,而是死于第二波。当第一波海啸过去之后,人们的警惕性就放松了,但第二波海啸的到来,和第一波一样突如其来,很多刚刚回到海滩的人们被卷入了滔天巨浪。如今,金融危机的新冲击波可能会给整个世界带来更严重的打击。在第一波金融海啸到来的时候,有张流传甚广的照片:一个雷曼兄弟的年轻雇员,抱着自己的纸箱,黯然走出公司的大楼,不知自己的前途何在。到第二波金融海啸袭来的时候,受到影响的已不再仅仅是华尔街的小伙子们。世界政治经济的格局正在悄然变动,而真正的受害人将正式登场。许多遥远甚至偏僻国度的穷苦人们,或许就要遭受缘起于金融危机的灭顶之灾。

  回到波罗的海三国的故事。这三个国家曾经是东欧的“明星”,被誉为波罗的海三虎。尤其是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2002-2007 年间,它们的年均经济增长率分别是9.1%和9%,几乎要赶上中国了。但2008 年9 月之后,它们突然遇到了危机。外资大量流出、贸易逆差急剧扩大、国内银行间货币市场突然流动性干涸、其国债违约的风险大幅度提高。到2008 年第四季度,拉脱维亚经济增长已经变成负10.5%。去年11月,IMF 和欧盟突然提供了75 亿欧元的贷款给拉脱维亚,这相当于给冰岛提供的贷款的两倍。

  时移事异。当年波罗的海三国的风光,主要源于外资的大量投资和巨量的信贷扩张。而且,更为要命的是,这些国家的金融命脉均由外资银行,尤其是西欧的大银行控制。外资拥有拉脱维亚银行53.2%的所有权,在爱沙尼亚和立陶宛,这个比例甚至高达99.2%和92%。外资在波罗的海国家大量投资,主要是因为这里的劳动力价格便宜,而外资银行忙于在这里开疆拓土,主要是因为在这里贷款的收益率更高。由于这些国家的本国货币从长期来看有升值的压力,因此如果能借外汇,波罗的海国家的企业甚至居民都乐意借外汇。在拉脱维亚,如果你向一家外资银行贷款买房,你能借到的是外币,比如瑞典克朗!而且,外资银行在这里发放的按揭贷款,很多都不要首付、不查信用,活脱脱是美国次级贷款的翻版。在信贷急剧膨胀的刺激下,这些国家的房地产市场泡沫越来越严重。在拉脱维亚的首都里加,一般的公寓房子,能够卖到140万欧元,赶上了伦敦的价格。想象一下延边的房子卖到了上海的价格,大概也不过如此吧。

  欧洲那些经济发达的富国从2007 年8 月就已经陷入了金融危机。欧洲的很多银行在投资抵押贷款金融产品中受到了巨大的损失,流动性严重不足。为了收缩战线,它们不得不从东欧国家往回撤。所谓“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有序的撤退很快变成疯狂的溃逃,资本纷纷“逃向质量”,抛售东欧国家以本币发行的债券,转向美国国债、德国国债等更加安全的资产。欧洲央行为了挽救信心,对欧元区的银行提高了贷款保护,相形之下,本来已经风雨飘摇的东欧显得更加不安全。更加棘手的是,由于波罗的海国家的企业和居民借了大量的外债,出现了严重的货币错配(currency mismatch)。欧洲进入经济衰退之后,东欧国家的出口陡然下滑,贸易赤字不断扩大,这给其货币带来了贬值的压力。贬值本来是一种常规的经济调节手段,但是要命的是,他们又借了那么多的外债,一旦本币贬值,他们还债的压力就会大幅度提高,甚至可能带来全民破产的局面。

  金融危机环环相扣。一旦波罗的海国家的金融体系崩溃,欧洲的银行体系将再度受到重创,尤其是瑞典的银行。瑞典的两个银行,一个是瑞典银行(Swedbank),一个是北欧斯安银行(SEB)在波罗的海国家的风险敞口高达800 亿美元。德国、奥地利、意大利、法国和比利时等也在中东欧有大量贷款。“里加流感”可能很快会传染到全球金融市场。

  有没有办法救波罗的海国家呢?欧盟东扩的时候,已经拉拢波罗的海国家成为成员国。如果听任这些欧盟的新成员国破产,则欧盟会丧失政治基础。而如果要救,欧盟缺乏财政调节机制。很难想象让英国的老百姓多交税来帮助波罗的海的银行。如果让波罗的海国家立刻加入欧元区呢?欧元区内有统一的货币政策,但如果通过这一途径救波罗的海国家,就意味着要向他们几乎无限制地提供欧元,而这酝酿着整个欧元区崩溃的危险。小小的波罗的海三国,很可能动摇欧盟和欧元的前途命运。

  再看更吊诡的地缘政治。波罗的海国家对俄罗斯有着特别的意义。这三国是俄罗斯屏蔽德国攻击的战略屏障。二次大战刚刚打起来,苏联就借机和爱沙尼亚签订了“互助条约”,随后占领了波罗的海三国。但西方始终不承认苏联对波罗的海三国的统治。铁幕两边围绕波罗的海国家一直在暗暗较劲。当年苏联解体,就始自波罗的海三国的独立。俄罗斯对这三国仍然念兹在兹。更微妙的是,波罗的海三国都有大量的俄罗斯居民。立陶宛的俄罗斯人大约占总人口的9%,但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的俄罗斯人分别占35%和30%。如果欧盟无力救助波罗的海国家,俄罗斯能够作壁上观吗?这三个国家如今经济严重危机,愤怒的人们纷纷上街游行,亲西方的拉脱维亚政府已经宣告下台,俄罗斯如今的势力又和当年苏联解体之后不可同日而语,这些都是必然出事的温床。

  再把视野拉得宽广一些。从将近一个世纪的历史来看,凡是美国陷入严重的经济衰退的时候,最终都要靠一场战争才能拯救美国经济。从某种意义上讲,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而非罗斯福新政,才让美国真正走出了大萧条。二战之后的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直到最近的海湾战争、入侵伊拉克,无不有相似的故事。如果美国要走出这场旷日持久的衰退,但又找不到新的技术革命,那么一场新的战争就离我们不远了。如果这场战争是发生在阿富汗,那么巴基斯坦很可能会被牵扯进来,如果这场战争是发生在中东,或许会是以色列和伊朗之间直接发生冲突,无论是这里面的哪一种情况,都会涉及到一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如果动荡发生在波罗的海地区呢?假设波罗的海国家动荡不已,俄罗斯乘虚而入,欧洲和美国会坐视不管吗?当事态恶化到战争的边缘,谁能保证不会出现偶然的走火呢?

  当东亚金融危机几乎接近尾声的时候,印度尼西亚发生了暴动,学生上街游行、商店被抢、银行被迫关门,最终导致苏哈托下台。当这次的美国金融危机一点点塌陷之后,金融海啸会带来经济衰退,而经济衰退可能引发政治地震。令人扼腕叹息的是,动荡和地震不会发生在金融风暴的台风眼,反而会出现在偏僻而遥远的地方。闭上双眼,我仿佛能看到成千上万的家庭陷入困顿和绝望,衣衫褴褛的人们流离失所,手无寸铁的平民生灵涂炭。而这一切,都是因为一场该死的金融危机。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