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2001-2002年中国股市下跌的原因分析

(作者总结:作者坚持认为,2001-2002年中国股市的下跌,实际发生的最核心的原因,是管理层运用种种手段、政策之意不在“酒”的努力挤压股市“泡沫”的结果。为此作者陆续撰写了一些分析评论文章,主要是下面的5篇彼此既有联系、又可以相互独立的文章。它们写作的时间有先后、侧重点不一样、而且都已经发表过并可能有着较大的社会影响,但如果相互结合,就可以构成一个更加严谨、完整和富有说服力的体系——从国有股减持开始、到监管负责人升任央行行长等。)


(之一:对本轮下跌行情的若干分析)
作者总结:本文全文刊登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经济要参》2001年第71期头篇;以及《资本市场》2001年12月。

今年下半年以来, 我国证券市场的A股指数持续下跌。如上证指数从7月份的高点2200点跌到10月份的低点1500点, 跌去了700点、跌幅30%。与此同时, 沪深A股流通市值由1.7万亿元跌到1.2万亿元, 直接损失5000亿元, 相当于全国人均损失400元、占200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5.6%。 因此无论是对我国经济来说、还是与发达国家作横向的比较, 这次行情下跌都可算是一定规模的“股灾”(虽然有良性和恶性之分), 因此它无疑是值得我们作进一步的剖析和探讨。
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展开简要的分析:

一、下跌的核心原因
这一问题的答案目前是众说纷纭, 主流的共识主要是两个原因: 1、为充实社保资金所进行的国有股减持的方式、尤其是其价格不合理,引起投资者的“退场”投票。2、为了防止入世之后发生更大的金融危机,管理部门有意的在规范市场并清理股市泡沫等。
笔者认为, 今年7月管理层推出的两项政策比较值得深思:
一是发行新股的国有股减持。在7月24日公布烽火通讯等新股的国有股减持、并直接引发指数的下跌后, 26日——仅隔一日、更进一步公布了茅台公司的国有股减持价格为31.39元, 从而引发市场的更大震动和更多抛盘!
这项政策本身并没有什么特殊, 但政策的影响却令人瞩目。是管理层不愿理会或没有想到市场的反应,还是管理层的核心目标正是关注于该项政策对于市场人气和行为的影响?!
二是清理银行违规入市资金。先有银行违规入市资金约有5000亿元的报告, 后有要求违规入市资金9月底前撤出的政策, 再是处罚数家违规的金融机构等。这项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力无疑是巨大的, 但实际操作起来又是很难的。因为: 1、银行与企业之间存在信贷关系, 就表明双方已有很好的合作基础。2、承认违规, 结果将是银行与企业的双方共同受损。3、合法规避政策的限制是很容易的, 只要将资金以预付或购买等名义转入关联企业, 再投入股市即可等。
而且,若大的资金量要退出,而同时却不考虑相应量的资金的进入补偿,这种政策的实际可操作性无疑是很弱的。它同样使人联想到管理层的核心目标是否同样在于政策本身对市场人气和行为的影响等等?!
政策之意不在“酒”,而在“山水”之间?!
随后管理层推出了一系列更为合情合理的规范性政策, 如清查、处罚、暴光等, 这些政策有如一套精美的组合拳,终于极大地影响了在目前规则下只有做多才能赚钱的、部分执着投资者的勇气和信心, 并直接引发大盘指数一泻千里——其间一点反弹的行情都没有出现!
如果政策的目标是消除“股市泡沫”,那么这轮政策无疑是十分成功的;如果政策的目标是各项政策的涵义本身,那么对这轮政策的评价可能就会弱化,因为股市暴跌产生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同时它还牵制了各项政策的进一步拓展和实施等。
当然影响市场人气和行为的背景因素, 我们还可以举出很多, 如国内外经济增速下滑、银广厦造假事件以及美国的“9.11”等等。

二、政策的调控思路
在今年的APEC会议期间, 有关人士认为: 之所以现在有各种说法, 可能是由于一些人对国有股减持的意义还不太了解。这一结论简洁, 但同时也容易引发市场的疑问, 如国有股减持的重要意义, 是否等同于在二级市场的高价出售? 或者说,在市场不认同的情况下, 高价减持国有股的方式会不会恰恰阻碍了国有股减持的顺利推进? 等等。
正确政策的过早推出,可能也很难贯彻始终的顺利实施。
同样对消除证券市场的泡沫问题, 可能也会有不少疑问, 如证券市场存在泡沫吗? 不立即消除有什么严重的危害? 应当用什么手段来消除? 应当选择什么样的时机和如何进行政策的组合等等。
也即目前的政策,不仅应当提出问题的症结, 还应当在各项政策的比较中确定最佳的政策思路, 并以此展示和教育投资者。这样在社会取得更多共识的情况下, 政策的预期效果才有可能实现或达到最大化。
人民群众的政策评价能力提高,这同样是改革开放20年的重大成果之一。而且这项成果的大小,目前可能远远超过了许多人的想象和估计。
近期有篇文章, 将《红楼梦》中的医生分为良医、庸医和虎狼医, 并断言“虎狼医伤人, 何异凶犯?”;同时作者提出悬念, “(中国)股市的确病得不轻, 各种各样的病全得了, 可我们该怎么治它的病?”。
也许, 文章的言语过于偏激, 但从“言者无罪, 闻者足戒”的角度上看,或许有些地方还真值得我们回味和深思!

三、 需要改进的重点环节
10月23日, 这在中国证券史上或许是令人永远铭记的日子。这一天, 深沪1000多家上市公司95%以上的个股齐齐涨停、蔚为壮观。这从一方面看,是人们对新政策的欢呼和支持(停止一项旧政策本身就代表一项新政策);但从另一方面看, 它也表明人们对历时四个月的旧政策的强烈的愁怨和无奈!
因此有文章认为: “这一次股灾跌落最大的不是指数, 不是机构的存活数目, 也不是投资者的资产, 而是管理层的声望”。
或许是这部分投资者目前仍然不能深刻理解管理层的良苦用心和相关政策的深远意义;或许是有关政策真的出现了暂时的失误和偏差?!如果是后者, 追本溯源, 为了防止今后可能问题的再次发生, 我们或许就得考虑构建更加科学的决策体系。即它包括政策酝酿时期的更加充分的讨论, 以及政策推出后的更加及时的反馈和修正等等。
当然,从我国的具体国情上看, 它可能还包括着不同管理部门之间的更加充分和有效的沟通、交流和协商等!
(作者:陈明星 王 涛)


(之二:近期我国股市下跌的深层原因分析)
作者总结:本文全文刊登于新浪网2002年1月23日财经特别推荐栏目,以及《中国经济信息》2002年第5期。

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都存在两种状态:一种是常态,即事物在正常环境下的正常表现;一种是非常态,即事物在非正常环境下的非正常表现。例如H2O,在常温常压下的表现是液体,即水;而在非常温、非常压下的表现,就是固体——冰、或气体——水蒸气等。
这种划分特征,同时也隐含着两方面的相关含义。即:一、相对于非正常的环境,事物的非正常表现反而就是正常的和合理的;二、当事物出现非正常表现时,我们或许只有探讨和挖掘其所处的非正常的环境,这样才能真正找到或揭示其因果相关的真实的理由或起因等。
根据这一基本思路,我们来简要分析近期我国股市下跌的核心原因所在。
从2001年7月以来,我国股市持续下跌(虽然期间有过政策的反弹),越来越多的投资者认为,这是管理层有意识地在挤压股市泡沫的直接结果(见《对本轮下跌行情的若干因素分析》,和讯网2001年10月31日等)。但是管理层为什么要挤压股市泡沫呢?这一举措坦率地说,从常态上看是解释不通的。因为:
1、目前我国股市是否存在泡沫,这在学术界仍然存在着极大的争议。例如笔者能够提供一篇论证严密的文章,证明中国股市目前并不存在泡沫(即使是上证2000点),条件是管理层稳步推进各项改革事业(要求并不高、属常态,文章部分摘要可见《以产权制度改革来消除证券市场泡沫》,和讯网2001年10 月15日)。因此挤压股市泡沫的举措目前仍然缺乏充足的理论和客观依据。
2、挤压股市泡沫,带来全社会的共同受损。其中损失最大的无疑是管理层,因为管理层不仅实际利益受损,如税收减少、新发困难等,同时其声望也受到了严重的挫伤。如许多人认为政策朝令夕改、管理层漠视民众财富等。
3、6000万股民,是、或代表着当代中国经济社会的最精英群体。他们对管理层挤压股市泡沫的态度,无疑是空前的一致和明确的。而且面对半年多来的股市持续下跌,他们中又有多少人正在悲壮地回顾往日的人生呢?!
因此有人评论,管理层挤压股市泡沫的政策,招致了很大的“人怨” !
然而,管理层侧目股市的政策为何能够顽强地持续半年而始终不动声色、仍在继续呢?这其中是否有隐含着的、深层的受益群体——利益集团呢?
常态解释不了,不得不从非常态入手进行推理和考虑了!
由此我们面临两个问题:一是利益集团的院外游说是否可能,或说有否先例?二是利益集团院外游说的目的究竟何在?
首先我们考虑第一个问题,答案无疑是可能的。我们举两个例子:
1、2001年B股市场的对国内居民开放,近期有篇文章对其作为利益集团院外游说结果的可能性,作了较为系统和全面的分析(见《对当前证券市场热点的回顾与分析》,新浪网2001年12月10日等)。
2、2000年2月的网络股行情,可能也是利益集团院外游说的结果。
2000年春节之后,管理层推出两大利好,当天上证指数和深证成指的涨幅都达到了9%、有500多只股票涨停。其后在两大利好政策受到市场的质疑(见《对中国证券市场两大利好政策的冷思考》,和讯网2000年2月16日等)、并直接引起第四天(17日)市场指数下跌的情况下,管理层又迅速推出三个涨停板不用停牌公告的政策等, 继续引导指数上行、显示了政策做多的坚定决心。在2月底3月初, 网络股行情基本结束后, 管理层迅速加大扩容力度, 一天发行上市的规模达到了小10家之多,由此市场一片哗然,政策此后也更为稳健等。因此2000年其后的板块轮炒过程,基本上是在政策袖手的情况下,市场的各种自发行为及其结果等。
因此,对于2000年初网络股的热炒行情,是否在政策之中隐含有利益集团院外游说的内容,这在目前政策透明度较弱的情况下,可能会引起许多人的猜测和迷惑。同时,两种不同的推测结果,可能会有不同的、甚至是差异极大的社会的影响力或信服力等。
而且2000年的两大利好政策,与2001年以清理银行违规入市资金为代表的挤压股市泡沫政策相比,也有着极为相似的内涵和手法。如:1、前者是表面利多,而实际利多的作用极为有限;后者是表面利空,而实际操作的可行性又很弱等;2、两者的目的,可能都不在于政策本身的经济含义,而在于其对市场利多和利空作用的巨大的人气影响,因此,他们更象是为利多和利空的目的,而专门设计的政策结果等;3、两者都具有天才的设计特征、手法相似等!
可能有些人会争辩到,2001年挤压股市泡沫、与1996年相比,不是有着很强的政策相似性与继承性吗?是的,可是我们不应该忘记,两次挤压股市泡沫之间还掺杂着1999年和2000年两年波澜壮阔的政策牛市行情。这说明2001年挤压股市泡沫的政策动机,可能已不再象1996年那样的简捷和单纯了!
其次我们考虑第二个问题,即利益集团在挤压股市泡沫中进行大力游说的目的究竟何在?简单的推理可能有两个基本的结论:
1、为了在低价吸收筹码,以便为下次的行情作更多的准备。但在市场人气遭到重创的情况下,下次行情的上升高度可能也会受到同等的限制。但是,如果利益集团的目标是两三年、甚至三五年呢?
这种解释似乎有些勉强!
2、有文章称: “这一次股灾跌落最大的不是指数, 不是机构的存活数目, 也不是投资者的资产, 而是管理层的声望”。那么利益集团院外游说的目的是否正是在于打击管理层的社会声望呢?因为这可以促使中国经济社会发生更激剧和更彻底的变革,而利益集团凭借已有的巨大财富,无疑是能够在新的经济社会格局中,占有更加核心性的地位!
这一推论好象更加玄乎了?!
或许,利益集团的目的是综合性的。因为以静制动、进可攻退可守等,这在战略上无疑是能够处于更加主动和有利的位势。
这种假设同样是明显不成立的。
那么这次股市下跌的核心原因究竟是什么呢?无论是常态还是非常态,我们目前都解释不清楚,即结论仍然是含糊的,因为受到诸多客观因素的制约。
我们能够明确的仅仅是:
1、中国、有着2000多年光辉的文化和灿烂的权谋历史,到处藏龙卧虎,这也正是世人始终相信中国能够保持较长时期和较高速增长的重要原因所在。
2、利益集团——其本质是民营经济,在中国经济社会中无疑是有着更为远大和辉煌的前景和未来,但是,天下纷争、群雄竞起,只有真正关爱百姓、顺乎民意者,才有可能真正赢得市场、赢得持久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3、中国的百姓,或许应当更加积极和主动地投身于中国改革开放的大潮之中,并且更加坚定地捍卫自身的利益,这或许也正是推动中国改革开放事业不断深入的更加核心和关键的力量所在!
因此近期股市下跌,可能会使更广大的中国民众、更加痛切地体会到,中国宏观经济调控体制的更加科学化的改革,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之三:对2001年中国股市下跌行情的若干再分析)
作者总结:本文全文刊登于新浪网2002年4月9日财经特别推荐栏目。

我们的分析,是基于以下两方面的基本研究成果:一是2001年中国股市的下跌,可能是管理层运用“组合拳”、政策之意不在“酒”的努力挤压股市泡沫的结果。二是在政策的背后,存在着利益集团院外游说的极大可能(可参阅:《热点透视:对本轮下跌行情的若干分析》新浪网--财经纵横 2001年12月10日;以及《分析:近期我国股市下跌的深层原因》新浪网--财经纵横 2002年1月23日等)。
因此本文试图在此基础上,作进一步的补充分析,以求形成对2001 年我国股市下跌的较为深入和完整的分析。

一、大盘存在下跌的可能
2001年中,在大盘跃上2000点后,国信证券的李博士曾断言:目前的市场是机构与机构之间的博奕,你抛他接,你拉他抛,所以上下两难!笔者紧接着问:“那么依你的判断,今后市场将会如何打破这种僵局…;这个问题很重要,我们都应该重点关注和研究!”
在2001年股市下跌后,一位专家也作出了精彩的评论:即使政府不挤压泡沫,股市也会有深幅的下跌,只是时间的早晚和快慢的问题等。
也许,2000点以上机构博奕的上下两难,已经预示着中国股市资金的极限使用。各种概念、板块争夺作庄资金和跟风资金,于是大机构拂袖而去,“不玩了,有泡沫,打下来!”
这可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2001年下半年中国股市的走势。
但是就如一位癌症病人,虽然时日不多,毕竟自杀、他杀、以及病死等,这在法律的界定上,还是有着本质的不同!

二、紫光的业绩下滑寓义深远
2001年中的紫光,其象征意义可能非常重大,即由于众多因素的影响,它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大盘走势的风向标、以及多空争夺的制高点!
“敌之要点即我之要点!”
因此要挤压股市泡沫,紫光的股价就必须打下来——组合拳之一!?
2001年7月26日,紫光发布业绩大幅度下滑的预警公告。即“由于从2001年起开始执行新会计准则和制度及其补充规定,当年上半年投入科研开发较多等原因,导致管理费用等大幅度上升,预计公司2001年中期业绩与2000年中期相比将会有很大幅度的下降。”
结果,紫光2001年中期业绩为0.003元,而2000年中期的业绩为0.194元。
由此我们十分纳闷:1、品牌具有极大的含金量,业绩的大幅度下滑无疑将极大地伤害紫光的知名品牌,真的是不可避免吗?2、一次性出资购买高新技术成果,这从纯商业的角度来说应当是尽量避免的,因为市场前景是不确定的,而且开发市场过程中,还需要技术开发者的倾心相助等,所以理当考虑一方出技术、一方出资金的股份合作等。3、即使要出资金买断高新技术成果的产权,仅仅从维护品牌形象的角度出发,也应当考虑资金的分期支付等,而这要达成与母校及兄弟院系的协议无疑是很容易的!
是否,反正要想办法让紫光的业绩大幅度的下滑?!
2001年8月16日,网上刊登《清华紫光的四大问题》一文,批评紫光“管理混乱、同室操戈、体质本虚、以及摊子过大消化不良等。”这等于是对落井的紫光补上了更致命的第二枪。
至于紫光2001年的全年亏损,我们似乎没有必要作更多的评论。
目前证券市场造假的方式很多。例如银广厦,将不好的说成是好的,为的是在二级市场上获利。如果是为了国家经济的“健康发展”——挤压股市泡沫,而暂时将好的说成是不好的、或者稍微说的过头了些,这种情况可能就不能算是造假!况且,你也没有证据!

三、中金公司扮演了什么角色
目前社会上有一种流行的看法,即认为2001年中国股市下跌的“祸首”,是中金公司。这种看法可能不符合实际。
因为要成功游说2001年中国的股市下跌,可能需要具备两个基本的条件:一是强大的势力背景;二是足够的经济动力。而中金公司这两方面的条件都还不具备。
首先,经过近2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社会的民主程度已经有了极大的提高、决策权力也更加分散化。例如虽然目前管理层具有反对经济泡沫以及锐意改革进取的显著特征等,但同时,我们也一再体会到目前管理层的诸多窘迫和无奈,如国企三年解困目标的提出、1999-2000年两年磅礴的政策牛市行情、以及辞别经管学院院长的职务等。
同时,如果说1996年防范股市泡沫的严厉政策,是出于管理层的本意的话,那么1999-2000年的政策牛市行情,可能就更多的是出于利益集团的游说和主张。而2001 年“反手作空”的挤压股市泡沫——逆市而动,可能更表明了利益集团对政策的影响、有了更加本质性的突破和进展等。
其次,假设中金公司代客理财的资金中,能有500亿元变通流入A股市场,通过打压股市再拉升获益20%,公司提取20%的收益,其中20%奖励公司管理层,个人最多分利20% 等,那么个人的最多受益仅为8000万元。考虑到成本和收益,可能没有人会愿意为此而去主动承担股市打压所带来的相应的诸多损失和风险等。
至于一些与中金公司有直接关系的经济学家的唱空言论,我们似乎应当更多的把它看成是纯粹的学术争论。因为我们所追求的、以及市场经济所必要的一项前提,正是民众言论的更多的齐放和争鸣等。当然,唱空的言论,可能被过份的渲染和利用了!

四、谁是真正的幕后游说者
我们的基本思路是:运用公开的方法、采取公开的信息、得出公开的结论!
首先,我们采用的公开方法是,设立三个衡量指标,来仔细挑选“入围”的集团。这三个指标是:
1、哪个集团能在中国经济市场上,东征西讨、鲸吞财富、如入无人之境;其非常规的措施,常常能被誉为改革的突破或手段的创新等等。
满足这一条件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说明该集团:1、具有深刻的政策洞察力或影响力;2、具有孤注一掷的拼死精神;3、具有把握或影响大盘的资金实力及其经济动力等!
2、能够在2001年中的高点全身而退。或者我们也可以转换一个思路,即在2001年的股市下跌中,其基本没有受到什么损失。这项指标,即使是公司的普通员工,可能也很容易知晓等。
3、其在后来的中期底部,有再次较大规模的建仓行为等。
如果以此三个指标来衡量一、两年来我国二级市场的各种公开的信息,我们可能就可以勾画出一个模糊的轮廓等。
当然,以此得出的一些推论,其答案的本质仍然是“可能”,而不是“肯定”。
例如近期二级市场的强劲走势,普遍的舆论将之归为港台的“过江龙资金”等,但是考虑到二级市场较长时期和较大幅度下跌后,其内在的强烈上涨要求,以及同时期政策暖风频吹的特征等,因此有人推断,即使是港台的“过江龙资金”,其根源也是在大陆。因为,例如反腐教材告诉我们,赖昌星的资金平时也是存在香港,要用时再取回来等等!
当然,目前中国经济社会的前途和出路,可能更多的将取决于民营经济——利益集团的发展和壮大。因此民营经济——利益集团在资本的原始积累初期,采取一些非常规的手段,以实现更迅速的发展和壮大的目的,这对中国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来说,可能是利大于弊的事情!当然这方面的判断和选择,我们还是应当更多的留给历史和公众!
经济学者的社会责任,可能更多的是探讨和揭示经济运行的规律和真实!
(作者:陈明星 王 涛)


(之四: 对2001年中国股市下跌的若干政策分析)
作者总结:本文全文刊登于《中国财经网》首页《本网独家信息披露》栏目6月8-28日。

2001年下半年中国股市的持续下跌,在共和国的经济发展史上,可能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性意义。即它不仅体现和积聚着20多年来的改革成果和能量,同时也揭示并强烈呼吁着新一轮改革的开始!并且,它恰巧也与中国加入WTO时期有着天然的互动和吻合等。
对2001年中国股市下跌的持续回顾与分析,可能经常会使我们有新的发现、或更清晰的省悟!

一、全国人大的调查分析
2001年7月11日《财经时报》刊登文章——《中国证券市场的六大不法现象》。文章报道:不久前由全国人大组成的证券法执法检查结果表明,目前在证券法实施过程中存在六大问题。即:
1、上市公司披露信息不实。如有些企业为了达到股票发行上市目的,高估资产,虚报盈利;少数上市公司有意披露不真实信息,如迎合庄家炒作本公司股票等。
2、少数上市公司受大股东控制,严重损害其他投资者利益。如上市公司成为大股东或关联公司的“提款机”等。
3、证券机构存在违法经营。如证券法明令禁止操纵市场,但操纵行为仍时有发生等。
4、中介服务机构违背职业道德,如为企业做假帐,提供虚假证明,为其虚假包装上市大开方便之门等。
5、证券监管力度不够。即中国证监会作为法定的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其监管力度与法律的要求和人民的期望还有较大差距。
6、法律法规不够配套,执法协调机构不够完善等。
也即,全国人大的调查,对我国证券市场所存在问题的深度和广度,无疑是有着深刻和精辟的分析和结论等。
然而,联想到半月后——7月下旬,管理层开始运用以两大利空政策为代表的组合拳、政策之意不在“酒”地努力挤压股市泡沫,我们的问题不禁油然而起:即全国人大的调查报告与管理层的挤压股市泡沫,两者之间是否有关系?如果有关系,是什么关系?是发令枪、指挥棒?还是其本身就是管理层挤压股市泡沫的组合拳中的第一式!?
目前政策的透明度较低,解释工作也做的少,百姓对其关系只有费思量了!

二、两大利空政策的形成缘由
在2001年挤压股市泡沫的组合拳中,高价减持国有股以及清理银行违规入市资金这两大政策,无疑是具有最核心的利空性影响。并且前期有篇文章,对这两大利空政策的其意不在“酒”的特征,作了较透彻的分析(见《热点透视:对本轮下跌行情的若干分析》,和讯网,2001年10月31日)
因此本文在此基础上,再作两项补充分析。
首先,这两项政策都分别涉及到两个管理部门之间的分工和协调。然而,在清理银行违规入市资金的政策上。我们看到两个管理部门之间的协调是亲密无间、水乳交融的;而在高价减持国有股的政策上,两个管理部门之间的协调却是话不投机、自行其是等!
然而,在表象的差异下,两大政策所形成的政策目标却是空前的一致,即其对证券市场,都具有大地震或核爆炸式的利空威胁!是否,这才是政策设计者的真实目的呢?!
其次,有关部门坚持高价减持国有股的做法,并且一再“试错”,对此我们看到:1、高价减持国有股,明显缺乏足够的理论依据;2、高价减持国有股以充实社保资金的工作,目前实际上已经停止。近一年来,减持资金很少、并且又在二级市场遭到重创等,有关部门对此好象并没有丝毫的“失职”压力;3、高价减持国有股,直接造成二级市场的股价暴跌,其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危害,无疑是巨大的,但是有关部门似乎仍然镇定从容、事不关已;4、政府的职能管理部门,其与民营经济的业主相比,无疑有很大的不同。即后者可能可以无限地“试错”、挥霍资产而缺乏足够的约束力;而前者则有很强的“纠错”机制。然而较长时期以来,我们却惊讶地发现,这一“纠错”机制却保持了惊人的宽容和沉默等!
是否,有关部门坚持国有股的高价减持政策,这在公众面前,仅仅是在扮演一个内定和指派的角色?!
政策之意不在“酒”、王顾左右而言“它”的调控方式,可能容易引起社会和公众的普遍质疑!

三、政策的前景分析
在计划经济时代,政策制定的依据,是管理群体对社会发展趋势的认识、以及对公众福利最大化的理解等,同时管理群体自身无疑是具有较高的思想觉悟和较强的献身精神等。而在市场经济时代,政策制定的依据,是管理群体在宏观层面上,必须对社会公众有一个较合理和圆满的解释,同时在微观层面上,可能会受到诸多利益集团的游说和影响等。
而在我国目前,由于正处在转轨时期,因此可能兼具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双重特色等。
尤其是近2、3年来,利益集团对我国政策的游说和影响,已经越来越引起了我国社会和民众的普遍关注。
例如2001年初,B股市场对国内居民的开放,国内最权威的经济专家估计,利益集团大约获利500亿元左右,当然,这同时也套牢了大量的中小投资者。
尤其是2001年的股市暴跌,甚至是直接对中国目前最精英群体——6000万股民、的最具活力的核心资产——1.7万亿的股票流通市值、进行外科手术般的挤压和缩水等,这更是突出表明目前政策可能受利益集团的强力游说、而达到惊人的失衡程度等!
2002年3月A股市场的“两会行情”,政策面暖风频吹,利益集团又有多少新的银两入库呢?!
因此在今后一段时期,对重大调控政策的预测,可能已经进入了不可预测的区间!因为在调控机制没有明显改善的情况下,我们不知道是否会再次出现政策的严重失衡等!
虽然我们相信,中国经济的发展前景,必然是更多利益集团、更加重视并加入到政策游说的阵营,同时社会公众的评判,也将具有更大的政策制定的权重等。但是我们不知道,中间还有多长时间、多么复杂的历史曲折!?
虽然我们期盼中国民营经济——利益集团的更迅速的发展壮大,但是由于许多民营经济——利益集团的暂时成功,并不是依据市场的诚信原则,因此中国民营经济——利益集团的未来发展,或许注定要经历更多的风风和雨雨!


(之五:对本轮下跌及6.24政策的若干分析)
(作者总结:本文全文刊登于《中国经济信息网》首页《专家视角》栏目2003年1月)

笔者一直认为,2001年7月以来的本轮股市下跌,可能是管理层政策之意不在“酒”的挤压股市“泡沫”的结果(见搜狐财经沙龙(4)、笔者的四篇文章附加)。在此,我们可以作四方面的补充分析:
一、近10多年来的政策,主线之一就是控制市场泡沫、防范金融风险。1992年停止银行贷款、控制海南房地产泡沫。1996年12道金牌、甚至推出社论,目的是控制股市的炒作和泡沫。2001年7月以来的股市下跌,可能也是管理层挤压泡沫的结果;其所运用的两项政策——高价减持国有股和清理银行违规入市资金,可能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当然,1999和2000年我国也出现了典型的政策推动行情。对此不合主流的某些特例,我们可用集体讨论、政策调整、拉动内需等原因来予以部分合理的解释。
二、6.24的停止二级市场减持国有股,用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子奈老师的话来说,是一次“纠”错。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可能有人会追问,“纠”的是什么错?是目标错——挤压泡沫、还是手段错——高价减持等?
我们的目光随即转到了、当时对市场影响最大的扩容问题上。2002年4-8月,证券市场A股的筹资金额分别为54、51、80、50和53亿元,9-11月分别为161、36和185亿元,呈明显的不规则态势,同时包括联通的特例发行等。
由此部分人可能会恍然,即可能挤压泡沫的目标并没有“纠”、 “纠”的是手段。因为2001年7月以来的股市下跌,许多人将核心原因归之于国有股二级市场的高价减持。那好,这项政策就果断的停止(部分因为目标也已基本实现),以后股市的下跌就不能怪政策了;然后在二级市场进行更大规模的扩容等,这同样能顺利的将指数打下来或抑制住——部分因为许多投资者也已经是惊弓之鸟了。所以,6.24“纠”的可能不是目标,而是手段。即将国有股的高价减持,改变为更隐性的市场扩容等。因为同时我们看到,同期推出的诸多利好,可能更多的是具有表面的和装饰的特征。如推出《中外合资证券公司申请表》以及《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等。
三、9月13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宣布,从9月23日起新股上市当日的涨跌将计入指数。由此市场一片愕然。坚持的观点认为,一、二级市场的差价也为二级市场的投资者所得;反对的观点认为,这会导致指数的严重失真、以及历史不可比等。
核心的问题可能在于,在指数严重失真、以及历史不可比的损失的情况下,我们还不能得到一个能够准确、全面衡量投资者盈亏的指数。因为极大影响盈亏的佣金和税收,我们是无法将其指数化的考虑和折扣的。
因此政策的目的似乎是,更关注其对指数多少的简单粉饰。那么,政策是希望看到指数上涨时的“锦上添花”,还是股价下跌时的抚慰人心呢?其中后者又包括:下跌是政策的客观预期、或是政策的努力方向等?
通过一年多的宏观调控和市场运行,可能有许多人会倾向于后者的猜测。
新股上市当日的涨跌计入指数,这项政策对市场的最大影响或许在于,一项缺乏充足理论依据、同时又面临众多实践者异议的政策,却能够迅速的推出和实行。于是投资者纷纷不用手投票,同时指数的走势也正好符合前述的趋势。
2002年9月13日,上证指数收盘1625点,到2003年1月6日,上证指数出现目前阶段性最低点1311点,下跌19.3%;更重要的是,这创下了1999年5.19以来3年半的新低。
四、近期,原证监会主席升任央行行长等。这应当是对其业绩的积极肯定。这同时也进一步的、并强有力的佐证着本文有关政策意图的推论或猜测。
并且近年来证券市场的波动,或许是13年来我国证券市场政策市的典型表现。同时它也正好创造了一个牛熊市的完整周期——如果抛除同期新股上市的影响,股价差不多是从起点经过一轮一倍左右的涨幅、又跌回到了起点。
想涨时有社论和主席讲话,想跌时有高价减持和清理违规!宏观调控确实是谋略百出、事事如愿!
当然,2002年11月7日 QFII的推出及其后10天股市的趋势下跌,可能表明更复杂局面的开始。
那么,2003年及以后中国证券市场的走势,又将会如何呢?!

 

作 者:陈明星(高级经济师) 单 位: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
电 话:68558122 地 址:北京三里河路58号(100045)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