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以“新四化”解决三农问题的思考

  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与此同时,经济发展也面临着极大的不平衡,东、中、西部差距巨大。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阶段,东部地区城市众多,经济活跃,部分地方已接近国外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中、西部地区由于农村人口众多,经济相对落后。东部地区经过多年的发展,土地、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而中、西部地区绝大多数地区是农村地区,要实现中国的全面小康,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必须高度重视“三农”问题。新农村建设使农村又重新恢复了活力,农民收入大幅增长。但是,由于没有根本解决农村发展的体制问题,农村依然是比较落后的地方,城乡差距、中西部差距还在进一步扩大。通过打破陈旧体制的桎梏,探索“两型社会”的发展新模式,从制度上、战略上关注农村的发展,是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项紧迫任务。

  一、“三农”问题的现状

  (一)人力、人才空心化

  农村地区,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农村和山区,一直以来都是劳务输出地,而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大量廉价劳动力,主要来自于中西部农民工的输入。经过长期的发展,东部地区城市基础比较完善,生活便利,相当数量的农村人口已转化为东部地区的居民,此外,还有相当数量的短期、长期跨省、市务工流动人口,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民工潮。以四川省为例,到2002年底,全省农村共有劳动力3948万人,外出流动就业人员1236.5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31%,而在中西部一些地县,这一比例甚至高达40%以上。中西部地区农村人口的大量外流,为东部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同时也增加了外出务工农民的收入,为输出地的农村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创造了条件。但其负面效应日趋明显,造成了农村地区人才、人力空心化,降低了农村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一些农村地区,特别是中西部农村和山区地区,由于基础设施落后,生活不便,不仅大学生不愿回到农村和基层,就是有一点文化的、土生土长的青年人也不愿留在农村。留守在家的多是没有知识、没有文化、没有技术的老幼病残人员,群众形象地称为“386199”部队,况且这种情况还在恶化。

  (二)产业分散化

  中国中西部农村基本的国情是居住分散,农业靠天吃饭,农业产业“散、少、弱”,农业科技含量低,农业资金投入少。中西部地区,山区多、丘陵多,交通相对不发达,与农业相关的产业发展缓慢,除了平原地区、城市里有少数农业龙头企业外,整个农村尚未有大规模的、成气候的农业产业链,农业产业配套差,农业产业分工程度低。

  (三)社会服务停滞化

  近年来,随着退耕还林政策的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农村基础设施越来越发达,越来越完善。但是,由于农村地域广阔,人口聚集程度不高,社会服务一直停留在低水平层次上。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教育,呈现出停滞化的倾向,相当多的农村中小学办学不景气,甚至招不到学生,进一步造成了农村各项事业的萎缩。农村医疗服务水平也令人堪忧,医疗机构、医疗设备、医疗人员均不能满足农村发展的需要。此外,农村地区的文化、体育、规划等社会服务均出现停滞化倾向。

  (四)资源利用低效化

  国家为新农村建设投入了巨额资金,在道路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水、电、油、气、电视、通讯等方面投入了巨资。但是,由于农村“空心化”程度相当严重,而且呈发展趋势,这些资源利用的水平相当低,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

  二、“三农”问题的根本根源

  我国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从上个世纪80年代实施以来,对于改革原有的农村的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的确是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这个政策也造成了农村经营的分散,加剧了农村的衰落,是造成现在“三农”问题的根本根源。承包到户的政策阻碍了土地的合理流转,影响了农民对于土地改造和投入的积极性。由于中国人多地少,相当多的地方人均耕地不到一亩,即使是农民(包括国家)投入再多,农业收入再好,农产品价格再高,光靠这么少的耕地也不可能让农民过上小康生活。所以,相当多的农民大军平时转移到城市打工,农忙时又回到农村干农活,这样就使农民的无为消耗增多,农民也很辛苦。如果农民选择长期在城市打工,则留守的劳动力又主要是老幼妇残,加剧了农村劳动力的紧张,出现了大量的土地抛荒现象。如果农民不出去打工,由于人多地少,农民干完农活以后,大量的时间就是用来打麻将,生产效率还是很低。所以,“三农”问题的根本根源是农民无法实现自己现有小规模土地的真正意义上的规模经营,科技投入低,资金投入低,人力投入低,自然回报就低,经过几十年的积累,最终危及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三、解决“三农”问题的制度改革

  笔者认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制度改革,目前农民承包的土地高度分散性的问题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和解决。在不改变土地社会主义公有制原则的基础上,加速实现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加快土地流转,让市场来配置和优化农业资源。国家保持土地的公有属性,是土地的所有者,农民是土地的经营者和使用者。只要是在土地用于农业的前提下,国家允许和鼓励农民进行土地使用交易,国家使土地能够合理聚集,有偿使用。

  (一)农业工业化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工业化、产业化,只有农业的科技含量高,农业才有高额回报的可能。要把农业变成带“农”的工业,种植业、养殖业、畜牧业、捕捞业、水产业、农产品深加工业等等,都变成农业产业来经营。全社会的人,只要有资金、有资质、有能力就能投资农业。

  (二)农田农场化

  国家除在粮食主产区保证部分农田只能种粮食外,鼓励农民把农田农场化。只有农田实现了农场化,才有可能投入大量的机械,实现现代化的经营。对于一些非常偏远的山地、坡地、小块土地,主要用来种花、种草或干脆退耕还林。因此,国家应出台政策,指导和扶持农田因地制宜,分门别类地扩大规模经营。对于农村的水利设施,则由国家和农业经营者共同投资水利基本建设,共同分担建设成本。

  (三)农民工人化

  作为农业工业化、农田农场化的配套改革,要把农民培训成农业工人,对农民进行培训,包括转移,提高农民的素质,使农民走专业化的道路。农民有种田的特长,也有种花的本领,有养鱼的技术,有种树的能力,各得其所,并不要在自家的一亩三分上耕耘。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农民本身自己有土地,他可以把土地租给别人去承包,同时自己又去别的农业企业做工人,这样就解决了农民的出路问题。实际上,农业产业化以后,通过加入资金、技术、人力,生产效率将会得到极大的提升。

  (四)农村城镇化

  中国城市化的趋势不可逆转,农业发展以后,农村也不需要那么多的农民,要把农村转移出来的农民变市民或城镇居民。大城市的人口容量有限,农村实行适当的住房集中,既能节约土地,又能扩大农村城镇的辐射能力。只有适当集中,才能共享农村生活的基础设施,而只有农村的公共设施、服务设施、生活设施完善了,才能吸引人才下乡、到基层。也只有农村城镇的辐射和农民的适当集中,才能使农村(社会)的分工更细,解决农民的出路问题。

李志生,男,博士,副教授,现为广东工业大学,研究生导师,广东省“千百十工程”校级人才培养对象

E-mail: chinalzs@sina.com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