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绝对贫困,抑或相对贫困?

一直以来很喜欢读经济学家间的争论,但读后往往更迷茫,特别是宏观经济学的流派间的争论。微观经济学中的争论却非如此,可能是微观经济学发展的更接近于科学的缘故吧。

最近偶尔读了Sen与Townsend关于贫困的含义(内涵和外延)的争论。具体文章可见,

[1] Townsend, Peter.(1985) A sociological Approach to the Measurement of Poverty A Rejoinder to Professor Amartya Sen, Oxford Economic Papers, New Series,Vol.37,No.4.

[2] Sen, Amartya.(1985) A Sociological Approach to the Measurement of Poverty: A Reply to Professor Peter, Oxford Economic Papers, New Series.Vol.37,No 4.

如果要想知道他们各自更多的思想,可参考:

[1] Sen, Amartya. (1983) Poor, Relatively Speaking, Oxford Economic Papers, New Series, Vol. 35, No. 2 (Jul.).

[2] Townsend, Peter.(1962) The Meaning of Poverty,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Vol. XIII, No. 1(March).

[3] 阿马蒂亚·森.贫困与饥荒[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4.

[4] 阿马蒂亚·森.评估不平等和贫困的概念性挑战[J].在CCER的演讲。

其实,两人的争论核心在于究竟是Absolute Relativity,还是Relative Absoluteness。

Absolute Relativity说的是贫困其实是以“相对”为核心的,后者则强调贫困是绝对的。相对贫困的思想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早在亚当·斯密时代,他就已经指出,社会能力可能取决于一个人与他或她所交往的其他人的相对收入。如果一个人能够有适当着装(或者能够消费其他具有某种可视性或社会用途的商品),那么在给定他或她所处的社会的标准下,他或她的这一能力就可能对于他或她是否能够与社会中其他人融洽相处非常关键。这一点直接关系到他或她与社会一般收入水平相比较的相对收入。Sen的看法则是,相对贫困观——甚至包括他的所有变形——并不能真正成为贫困概念的唯一基础,在贫困概念中存在一个不可缩减的绝对贫困的“内核”,例如无论社会中收入分配的相对模式是什么,饥荒总会被认为是赤贫的表现。

其中,Townsend认为Sen的看法仍然属于自亚利士多德以来的绝对贫困的思想,同时分析太侧重于第三世界国家,从而会误导这个世界上的其他类型的国家。但不可否认的是,Sen定义的“内核”确实改善了我们对贫困看法。

他们的争论很精彩,我只是断章取义了。这里我想说的有两点:其一,经济学的迷人之处在于他会引导一场场革命,而革命的同时会伴随思想的循环式的前进。就Sen和Townsend的争论反映出的而言,人类关于贫困究竟是以“绝对”为核心还是以“相对”为核心的争论就是一例;其二,我从他们的争论中形成了自己对“贫困”与“不平等”联系的初步看法,而且是系统性的。大家会从他们的争论中看出别的什么吗?


Sunny Xi Chen
Department of Applied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Cornell University, USA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hina
http://web.efnchina.com/web/ecocxi/  Buck School for China Rural Study (BSCRS)
 
Department of Applied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432 Warren Hall
Cornell University
14850, Ithaca, NY, USA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