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兼谈企业的危机意识


一场突发雪灾过后的反思

----兼谈企业的危机意识

 

  这几天,一场突来的暴雪让我一时不知所措,足不能出户,停水、停电,还断了通讯联络,反复一个人成了一座孤岛。也好,趁这片刻的宁静,让我平日不愿闲暇之心也没了“脾气”,正好秉烛夜读,修身养性。

  想想最近十多年来的冬天,在我的记忆中,我们生活的这座城市好像就没有真正痛痛快快下过一场大雪,连续十多年的暖冬,让我们已经思想麻痹,完全没了“防寒抗冻”的概念,终于,我们不得不为我们的“失职”而接受大自然的无情惩罚。

  细细想来,自然界的事物如此,企业的发展何尝不是如此。未雨绸缪的道理谁都明白,但真正有多少企业树立了危机意识?一个“温水中的青蛙”实验,早就让我们每个企业管理者都耳熟能详,但我们是否又真正引以为戒呢?恐怕未必都做到了。否则,号称“中药帝国”的三株就不会在一夜之间轰然倒下;有着八十年历史的老企业—南京冠生园就不会成了温水中的青蛙……,其实,就在三株公司对其产品进行铺天盖地的不实宣传之时,就已经为三株危机的大规模爆发埋下了地雷。同样,也正是南京冠生园自身危机防范意识和预警机制的缺乏,使之成了那只可怜的“温水中的青蛙”。可喜的是,还是有不少优秀企业很早就提出了危机管理,如微软、海尔、华为,等等。华为总载任正非的一篇《华为的冬天》在业界广为流传,在2000年华为处于高速成长时(当时的销售额已达220亿元,利润29亿元,其利润率是当时海尔、联想的5倍),任正非却大谈特谈“华为的冬天即将来临”。他说:“十年来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失败,对成功视而不见,也没有什么荣誉感、自豪感,而是危机感,也许是这样才存活了下来。大家也要一起来想怎样才能活下去,也许这样才能存活得久一些。失败这一天是一定会到来的,大家要准备迎接,这是我从不动摇的看法,这是历史规律。”“没有预见,没有预防,就会冻死。那时,谁有棉衣,谁就活下来了!”。无独有偶,世界首富比尔·盖茨也有这样一句名言,“微软距离破产永远只有18个月”,他们的话不是危言耸听!

  诚然,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在商海搏击的企业,作为市场生态链上的一环,无论你是兔子还是乌龟,都会不可避免地遇到各种各样的危机。如同在战场上没有常胜将军一样,在现代商海中也没有永远一帆风顺的企业,任何一个企业都有遭遇危机的可能。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企业在经营与发展过程中遇到危机是正常和难免的,就像这场突如其来的暴雪一样,关键是我们身为企业的管理者,是否有危机管理的意识和预案?是否想过当企业遭遇危机事件时,我们有足够的能力让企业幸免于难或安然度过困境?危机无所不在,关键在于预防。只要我们牢固树立全员危机防范意识,完善危机自我诊断、预警与快速反应机制,及时捕捉危机征兆和采取得力措施,就能够将危机带来的损失降至最低,或者从根本上减少乃至消除发生危机的诱因,避免危机的产生。一般来说,企业容易发生危机的地方,主要是:产品质量、服务;财务危机,特别是资金链;安全事故、盗窃等;竞争上的危机,主要是市场上突发的事件;法律上的危机,如侵权、合同等;知识产权;人力资源危机等等。

  一场50年不遇的暴雪,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广大市民的共同努力下,终于还是被战胜了,虽然也为之付出了一些“血的代价”,但亡羊补牢为时不晚。只要我们从此意识到身边危机的随时存在,并有了防范措施和快速反应机制,“血的代价”就没有白付,就当这是大自然对我们的惩罚和考验吧,因为自古就有“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修列《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氐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生于忧患,天佑华夏!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