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巴罗:收入不平等与经济增长率关系微弱

TIPS:

(1)1960年以来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收入不平等的程度和经济增长率之间只存在微弱的相关性;

(2)另一个研究发现,初级教育能够降低不平等的程度,而高等教育能够提高不平等的程度;

(3)经济高速增长和降低不平等程度之间并不存在任何冲突,至少在一个国家变得富裕之前是如此。

文/巴罗

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通常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硬政策”,还有一类是“软政策”。硬政策包括货币政策和财政约束。其中,货币政策旨在维持较低的通货膨胀率,财政约束用于保证维持低水平的公共支出和边际税率、高效率地征收税赋及有效地管理公共债务。此外,还要考虑到对外贸易、在国内实行市场导向的管理政策、避免军事冲突、维持法律制度以促进产权及法治等,这些措施也都有助于促进经济增长。还有一些所谓的软政策,其中包括民主(政治权利和公民自由)、妇女教育、环境保护、收入不平等现象的消除、对民间组织和“社会资本”的促进等。大多数人认为这些软政策本身就代表了人们不断追求的目标。这些政策是否能促进经济增长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一些评论家认为,我的同事、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阿马蒂亚•森(Amartya Sen)就赞成通过实行软政策来促进经济发展。

最近,我和其他学者共同研究了其中的一个软因素——收入不平等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数据显示,以南非为代表的非洲撒哈拉地区以及包括巴西、危地马拉、智利、洪都拉斯、秘鲁、哥伦比亚在内的拉丁美洲地区,其收入不平等的程度最高;欧洲、南亚和韩国、中国、日本等部分东亚国家的收入不平等程度最低。一些与英国人有渊源的国家——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其收入不平等的程度曾经与欧洲大陆国家接近,但是在过去的10-20年间这些国家收入不平等的程度有所提高。原因在于,与西欧国家相比,与英国人有渊源的国家更愿意用工资反映市场的需求状况,特别是近年来市场一直受技术创新和全球化的支配。

经济学中有许多关于收入不平等现象如何影响经济增长的理论,然而这些理论往往得出相互抵触的预测结果。例如,穷人若丧失投资于教育所需要的资源会对经济增长不利,未受过教育的穷人进行抢劫或偷盗也会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但是,如果一些投资项目必须要求资源集中,如果富人将大部分的收入储存起来,那么不平等有可能会促进经济增长。

1960年以来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收入不平等的程度和经济增长率之间只存在微弱的相关性。收入不平等程度低的国家和地区中,有些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迅速,例如20世纪70年代早期以前的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也有些国家经济增长缓慢,例如近年来大多数南亚国家及许多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的成员国。在收入不平等程度高的地区中,有些地区经济增长缓慢,包括非洲撒哈拉地区和拉丁美洲地区,也有一些国家经济增长迅速,例如博茨瓦纳(非洲经济增长较快的国家)、20世纪60年代的巴西和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的智利。

只有很少的证据表明收入不平等会损害穷国的经济增长,而有利于富国的经济增长。因此,穷国可以以促进经济增长为由进行收入的再分配。然而,这一推理同样意味着在美国实施改进收入不平等的政策将减慢经济增长的速递。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平等的程度不断改变,也出现了一些不同的发展模式。在最穷的国家,收入增加最初会提高不平等的程度,这可能是由于少数人通过进入现代生产部门而获得收益。然而,一旦人均收入超过2000美元,经济增长就会减少不平等。我们可以用倒U字曲线表示不平等和人均收入之间的关系——为了纪念国民收入账户的创始人、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蒙•库兹列茨(Simon Kuznets),这一曲线被命名为“库兹列茨曲线”。

另一个研究发现,初级教育能够降低不平等的程度,而高等教育能够提高不平等的程度。因此,发展中国家降低收入不平等的侧重点应该放在大规模地偶记初级教育上。然而,由于事件表明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将促进经济增长率提高,上述政策可能不利于促进一国的经济增长。

总之,经济增长并不一定能降低不平等的程度。但是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各国的经验表明,经济高速增长和降低不平等程度之间并不存在任何冲突,至少在一个国家变得富裕之前是如此。

本文选自罗伯特•巴罗《不再神圣的经济学》一书第21章《收入不平等与经济增长》。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