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8日,第二届张培刚发展经济学优秀成果奖颁奖典礼暨中国经济发展论坛在北京召开。新浪财经全程直播本次盛会。图为香港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宋敏做《银行监管与风险控制的新进展》演讲。
宋敏:谢谢主持人,谢谢大会的组织者邀请我参加一年一度的盛会。我是作为张老师的学生,也是华中科技大学的特聘教授这样一个身份来给大家交流的,所以我非常高兴。
张老师是我微观经济学的启蒙人,我记得刚开始学微观经济学,第一堂课就是张老师讲的,是讲边际效用递减这样一个定理,他用了一个到食堂吃馒头这样一个例子,他说吃第一个馒头效用最大,第二个馒头效用要减低,第三个馒头等等,今天还记得很清楚。
我讲的题目也很大,8分钟肯定也没办法讲的很清楚,主要我想通过这样一个机会跟大家交流一下我们最近在研究金融监管的一些结果,也许可以给大家在这个方面的研究提供一些启发。研究这个东西的背景我想现在大家已经很清楚了,刚才前面非常多的讲者已经讲了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的影响,所以大家回想起来,金融危机是从次贷开始的,本来是银行或者是按揭的贷款,本来是贷给应该有负担能力的这种家庭来买房子,但是后来美国因为流动性过剩,所以它变成了对没有负担能力的这种家庭也开始进行贷款的发放,然后次贷又进行打包,进行金融创新,变成向全世界整个金融体系散发。
这一系列链条里头都发生了监管不利的问题,你明知道这个家庭付不起,但是为什么还会产生这样的贷款?这里头到底是什么原因?是不是政府在这里头要起更多的作用?还有一个层次,就是危机的扩散,因为通过CDS、CDO这样一些金融产品的创新,向整个体系进行扩散,但是可能监管者没有意识到这里头可能出现的系统性风险,因为这个扩散的过程中从单个的个体来看都是个体和个体之间的交易,所以监管也是不足。监管不足产生了一系列的系统性问题,但是这个监管不足我觉得是跟我们学者对这个监管的问题研究不足也有关系。
我对监管问题的研究实际上已经是在很多年前就开始做了,但实际上在整个金融监管领域做研究的人相对来说是比较少的。为什么是这个原因呢?可能是西方经济学受意识形态的影响,特别是芝加哥学派在经济学有很重大的影响,所以很多人有点盲目的相信市场,所以在研究的时候也不太去关注政府的作用。所以在监管研究过程当中应该是有一个盲点,这就是我们研究的背景。
我们在研究这个的时候实际上已经在危机之前开始研究了,怎么研究这个问题呢?第一点,我们是从银行的金融监管,我们当时还没有看投资银行的金融监管问题,但是现在我们发现我们研究的商业银行的监管问题,实际上也可以囊括到投资银行,因为投资银行现在也进到商业银行领域里来了,所以我们突然发觉我们监管的研究可适用的范围似乎更大一点了,同时也有很多的新闻体发生,对资本金的要求,对信息的披露,对其他各方面监管的要求又是一个新的问题,这个我们还没有时间进行新的研究。
在传统的商业银行监管框架下最主要就是巴塞尔特这样一个协议的框架,基本来说是三个很大的支柱,第一个支柱是资本金的要求,第二个支柱就是对各种监管,各个方面加强监管的这种方法,比如说对银行业务范围的限制,对银行准入的限制,加强监管的这样一个能力,这样一个框架,这是第二个支柱,第三个支柱就是信息披露,实际上使商业银行更多的披露一些信息,通过市场化的方式,通过比如说其他的信息公司来进行挖掘信息,让市场知道更多的信息,基本上是这样三个支柱。实际上我们并不是特别了解它们这三个支柱怎么样去影响银行的业绩和表现,我们的研究基本上是看它对风险、对效率、对金融发展这三个方面进行研究。
因为我们从银行的角度来说,监管最主要的目的是不应该有系统性的风险,个体的风险我们一般不会过多的关注,但是银行很有可能从个体的风险有时候会衍生到系统的风险里去,所以所谓监管最主要的目的是怎么样对付风险,特别是系统性风险。但是监管是有成本的,这个问题可能很多人会忽视掉,总是觉得发生了大的危机我们就要加强监管,这时候要管的更牢一点,这时候可能会带来效率方面的损失,所以第二个指标就是看效率;
第三个就是跟张老师讲的经济发展相关的金融发展,它有个长远发展的问题,如果监管做的比较合适,它可能是帮助我们整个金融体系发展,如果有过度的监管,也可能阻碍我们金融体系整个长远的发展。所以我们的时政研究是从这三方面去研究。比如说资本金对风险的影响,其实是可以减少风险的,这个是符合我们经济学的很多基本原理,你增加它的资本金的要求,他会对它的风险,这个银行会对风险进行更大的控制。
但是我们发觉资本金的要求如果相对高的话,它会影响银行的效率,减少银行的效率,也就是说事情有两个方面,如果有过高的资本金要求,虽然可能风险会减少很多,但是实际上效率损失会很大。所以这个给我们现在一个启示,因为现在来的金融危机,一个很自然的反映就是说我们要增加资本金,这也是各个国家开始做的东西,但实际上我们可以看到,实际上它可能会对效率的损失相当大,所以这是两个方面。
第二个是监管的力度,监管的力度不仅是没有减少风险,同时它又减少了效率,也就是说在风险指标和效率指标上它都是表现不太好的。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问题呢?金融监管我们可以看到一些金融监管的力度,比如说增加准入的限制,或者是增加产品范围的限制,这些东西好像看起来是能够减少风险,但是实际上我们进行研究以后发觉它实际上有可能会增加风险,实际上你没有让银行可以去分散风险的这种可能性,同时它也减少效率。所以这个实际上是很有意思的一个结果,这个结果对我们现在金融危机,怎么样去对付它也有一些启示作用。因为现在大家觉得有了金融危机,我们要加强金融监管,大家很多时候说的就是监管的力度要增加,不让他做这个,不让他做那个,要让他绑起来,这样的话风险自然能减少,但是有可能效率会减低,但是我们发现风险是增加的。
第三个就是信息披露,我们发现信息披露这个事情不仅是减少银行的风险,同时也是增加银行效率一个非常好的监管体制。同时从长远来说,信息披露比较好的、法制环境比较好的,它的金融体系发展也比较好,这是我们的一个非常有趣的发现。这个给我们一个什么启示呢?就是说监管也可以通过市场的手段来进行,所以很多人讲监管,总是跟市场对立起来看,好像是市场出了问题,所以我们要用监管来解决它,猫捉老鼠,总是用这样一种思维方式去做,但是监管和市场有可能是统一起来的,所以在这里至少发现可能是通过信息披露这种市场化的手段,或者说是通过市场的力量来帮助我们监管者更好的去监管这样一个金融体系,这是我们一些有趣的结果。
因为时间的原因我就不讲了,实际上监管可能还有其他一些负面的作用,比如说监管过严的话,它有可能替代企业内部的公司治理,就是银行本身内部的治理,因为最终来说一个银行要做的好,还是要比较好的公司治理结构,这次金融危机其实最终讲起来还是内部的治理结构有问题,如果内部的治理结构比较清晰,比较严格的话,它可能不会发生一系列新的问题。但有时候有些监管可能会替代内部的治理结构,这样它会减弱自己的自我约束能力。因为时间的原因这里就不讲了,比如说我们发觉存款保险,或者是加强监管力度,它都可能取代银行本身自己的自我约束能力,这时候可能会带来更大的问题。
所以对监管到底是怎么去影响金融危机呢?我们需要更加深入、更加细致的分析。因为时间的原因我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