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透视繁荣:资产重估深处的忧虑

《透视繁荣:资产重估深处的忧虑》

  

  作者:高善文
  出版商:中国市场出版社
  ISBN:978-7-5092-0210-4
  页数:316页

  资产市场的泡沫是如何形成的?是否可以理性地预测和把握?有没有办法进行事前的控制?尽管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多次事后公认的资产价格泡沫,但是目前的经济和金融理论似乎仍然无法回答这些根本性的问题。
  中国2006年以来经历了明显的资产价格上涨。随着股票市场的持续上涨以及中国许多地区房地产价格的快速上升,越来越多的市场参与者开始寻求理论上的解释。权威的投票排名评价体系表明,引起市场最大注意的、最受中国境内机构投资者认可的逻辑框架和分析体系是“资产重估论”。该理论的提出者高善文先生目前任安信证券有限公司的首席经济学家,2004-2007年连续四年被评为中国宏观经济“新财富最佳分析师”第一名。高善文经过多年追踪、解读和预测主要经济数据和经济政策变动,用一种简单而合理的经济逻辑,完整地解释了中国经济现象的主要脉络。  《透视繁荣:资产重估深处的忧虑》一书,将高善文过去两年间对资产重估的研究报告结集成册,完整地记录了他对中国经济和中国资本市场的思考,可以为读者提供一个独特的分析视角,让读者能够跟着作者严密的经济学逻辑框架去理解过去两年间资产价格的变动轨迹,并预见和把握经济和市场的未来趋势。
  2001年下半年以后,中国A股市场经历了泡沫崩溃的打击,下跌一直持续到2005年。2005年下半年,高善文和他的研究团队对宏观经济提出了一个重要判断:在连续几年的高速投资之后,中国经济过热、产能过剩的局面已经形成,并将由此产生通货膨胀下降、企业利润减速和贸易顺差显著扩大。但是,2006年初,中国广义货币供应和信贷投放出现了明显的加速,这一现象引起了经济学界的密切注意,也使高善文的分析框架面临关键选择:快速增长的货币要么表现为经济再次过热和通货膨胀,要么表现为资产价格的膨胀和重估;如果接受前者,则意味着其之前的分析框架需要全部推翻;否则,就只能做出资产价格即将全面重估的结论。高善文确信自己的逻辑推理无误,并提出了“资产重估论”的雏形:由于实体经济部门手头的货币越来越多,在产能过剩不断扩大的形势下,必将把这些多余的货币配置到债权、股票、房地产、定期存款、古董等金融资产上,因此,国内各种资产价格将全面重估。他还预言,由于资产重估的进程刚刚启动,对于中国股市来说,正处于一轮牛市的起点。
  到2006年6-7月的时候,股票市场大幅上涨,全国房地产市场也呈全面加速上涨势头,“资产重估论”引起了市场重视,但是也遇到了一定挑战:一是银行间债券市场出现下跌,这与“资产重估论”不符;二是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出现轻微上涨,这与产能过剩和通胀下降的判断也不符。于是,高善文把分析重点转向了分析过程。他从国际经验数据观察到,世界范围内出现了工业加速增长的趋势,这不仅将提高中国的生产资料价格,扩大中国的贸易顺差,而且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中国的产能过剩问题,也正因如此,中国周期性行业的利润将大幅增长。另一方面,他观察货币市场和信贷市场发现,在产能过剩和国际经济加速扩大中国贸易顺差的背景下,货币增长率快于信贷增长率是趋势性的,因此银行间债券市场的下跌应该是暂时的。事实表明,他的分析过程和结论完全正确。
  2006年10月,上证指数已经上涨到1800点附近,市场估值也被认为恢复到合理水平,市场未来的趋势再度成为谜题。由于此前“资产重估论”的提出主要是源于“过剩货币总要有个去处”的朴素思考,缺乏可靠的、来源于微观经济角度的理论基础,高善文开始着手为“资产重估论”建立规范统一的微观基础。他从实体经济部门进行资产配置的角度出发,对其约束条件进行了简单化处理,使资产重估问题变得更加清晰,并推断出2007年将出现“三头牛”—债市小牛、股市中牛、地市大牛。此时,股市开始从1800点附近向3000点的水平快速迈进,银行和地产板块领涨市场,“资产重估论”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和讨论,业内认可其研究的人士日渐增多。现在回头看,高善文对股市和房地产市场的判断很准确,但对债券市场的判断有一定偏差,不过,造成债券市场由牛转熊的原因很可能是住户部门减少持有债券而增加购买股票、基金的羊群效应所致,并不影响“资产重估论”的微观基础。
  到2007年初,上证指数超过3000点,泡沫论开始浮出水面,针对“资产重估论”的质疑仍然很强烈,有不少分析人员转而使用利润的持续强劲增长等基本面因素来解释股票市场的上涨和价值中枢的抬升,并强调股市上涨和资产重估无关。为了回应这些批评和评论,高善文一方面阐明这些观点对“资产重估论”的误解和对基本经济学概念的混淆,一方面更深入地反思为什么中国经济会出现资产重估,讨论资产重估与上市公司利润增长之间的互动关系、分析资产重估的潜在危害、会在什么条件下结束等问题。在此分析过程中,他认为2007年中国的社会消费品零售增长率继续上升,贸易顺差将再创新高,并推动资产重估进一步发展。结论是,牛市还在,资产重估远未结束。
  2007年6、7月,上证指数上涨到4000点附近水平,市场估值中枢进一步抬升,越来越多的分析员开始认识到市场的上涨难以用基本面因素来解释,泡沫的症状已经相当明显,部分私募基金甚至解散离场,“资产重估论”得到更广泛的认同,不少分析人员开始尝试用资产重估的逻辑框架来分析问题。然而,高善文注意到,许多分析在正确强调贸易顺差作用的同时,基本忽略了银行主动信贷创造的影响。为了纠正这一偏差,高善文结合信贷市场形势,突出强调银行主动信贷创造对资产重估过程的巨大影响,并以日本和中国台湾的历史经验来透视其机理、考察其影响。在总结这些经验的基础上,他把资产重估过程进行了逻辑上的区分,认为中国的资产重估过程仍然处在上半场。此外,他也对未来资产泡沫破灭的危害表示了担心。
  本书数据翔实、逻辑严密、论证完整,值得中国的经济分析人员借鉴。基金经理们对该书的评价是:“非常好地阐述了宏观经济理论、并运用于中国实际,精确预测宏观经济走势和经济政策,对投资的指导意义强。”阅读该书,我们不仅可以完整地领会一位经济学家的学术思想精髓,还能够充分了解中国经济分析领域的前沿动向,使我们观察、理解经济现象的思维得到一次极好的训练和提升。
对于本文内容您有任何评论或补充,请发邮件至xincaifu@p5w.net。

 

  欧美财经新书最前线

  

  The Last Tycoons: The Secret History of Lazard Frères & Co.
  作者: 威廉·科恩
  (William D. Cohan)
  出版商: Doubleday
  (2007年4月3日)
  页数:752页
  ISBN-10: 0385514514
  ISBN-13: 978-0385514514
  内容提要:在本已引人注目的投资银行界,拉扎德银行(Lazard Frères)也绝对算得上是个明星。它是美国公开上市的规模最大的投资银行,同时其创造“伟人”的能力也一直为业界所津津乐道,雷曼兄弟公司首席执行官、高级顾问费利克斯·罗哈廷(Felix Rohatyn),高盛投资银行副董事长肯·威尔逊(Ken Wilson)都曾先后在拉扎德供职。银行家出身的作者科恩也曾是其中的一员,他把拉扎德的兴衰史、罗哈廷的生平以及华尔街的斗争融合在一起,让读者有机会对这位华尔街“最后的大亨”一窥究竟。

  
  Bill & Dave: How Hewlett and Packard Built the World's Greatest Company
  作者: 迈克尔·马龙
  (Michael S. Malone)
  出版商: Portfolio Hardcover
  (2007年4月5日)
  页数:352页
  ISBN-10: 1591841526
  ISBN-13: 978-1591841524
  内容提要:惠普的传奇故事可谓人所共知,连创始人之一的戴维·帕卡德(Dave Packard)都曾亲自捉刀写过其发展历程,并成为畅销书。然而,马龙的新书甫一上架就吸引了《商业周刊》和《新闻周刊》等众多媒体的点评。记者出身的马龙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剖析了惠普的发展历程及其特有的企业文化“惠普之道”。采访了许多新老员工,并调查了惠普以及众多私人的档案之后,马龙对近年来认为“惠普之道”已经过时的言论进行了有力的回击。因此,本书也被出版商宣传为关于惠普的最完整、最权威的记录。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