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政治经济学》教材 第二版

  由吴树青教授担任顾问,逄锦聚教授、洪银兴教授、林岗教授、刘伟教授主编的《政治经济学》教材第二版目前已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该书已被列为教育部精品教材进行建设,前言及目录如下。


前言

本教科书在2002年1月出版发行后,年内印刷四次,全国高校师生和理论界给予了关注,北京大学等一批高校将该书作为经济学本科专业核心课的教材,有的经济学家发表了书评,许多老师、同学以多种方式对本书表达了自己的评论和建议。

为了充分征求各方面的意见,编书组建议全国高等学校经济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于2002年7月在太原举行了全国政治经济学教材建设研讨会暨13个国家经济学人才培养基地负责人和经济学院院长联席会议。全国高等学校经济学教学指导委员主任委员吴树青教授主持了会议。卫兴华、朱光华、伍伯麟等一批对政治经济学理论有长期深入研究,对政治经济学教材建设积累了丰富经验的专家、学者出席了研讨会。宋涛、谷书堂等老一辈经济学家以电话和书面等形式表达了对会议和对本教科书的关心。与会者对新时期政治经济学教材的建设进行了热烈讨论,对以国家经济学人才培养基地为主新编的这部政治经济学教科书进行了中肯的评论,肯定了该书在理论观点、体系结构等方面的创新,指出了其不足,并对进一步修改提出了建议。

在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编书组全体成员于2002年11月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会议,对各方面的意见进行认真的分析和吸纳,对进一步修改本教科书进行了认真的讨论,决定在修改的基础上,编撰本书的第二版。


第二版与第一版相比,比较大的修改和进展是:

一、进一步突出了政治经济学的时代特征和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前沿性,对第一版中已经提出但没有充分展开的内容和观点,进行了更为充分的论述,同时增加了若干新观点和新内容。从第一版到第二版,虽然仅仅一年多的时间,但无论是实践还是理论都有了重大的发展,特别是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大,集中了全国人民的智慧和多年理论研究的新进展,不仅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且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涉及的许多重大理论问题进行了新的论述和概括,提出了许多新理论和新观点。第二版充分吸收了这些新理论和新观点。如对社会主义所有制问题的认识和对基本经济制度的论述,增加了“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这两者对立起来”的内容;对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的论述,增加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新型工业化的内容;在对收入分配中如何处理效率与公平、发展与稳定的关系的论述中,增加了“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发挥市场的作用,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再分配注重公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调节差距过大的收入”和要“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的分配政策的内容;在对政府职能和宏观调控的论述中,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重新概括为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管理监督国有资产,把宏观调控的目标重新概括为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等等。

二、对已经抽象出的政治经济学一般原理更进一步做了论述,对第一版尚未作为一般的经济现象进行了进一步的理论抽象,更加丰富了政治经济学的一般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对资本主义经济进行研究时,抽象出许多反映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一般原理,本书第一版曾经对这些原理进行了概括并有一定的前进。例如,除理论界形成共识的关于商品、货币、社会再生产等理论外,还将作为生产要素的资本抽象出来,也作为一般范畴,指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有资本,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也需要资本。但相对于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已有的这些抽象的内容还不够。在进行修改时,经过较深入的研究,又增加了一些内容,包括:对生产关系的阐述,进一步强化了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各个环节特别是消费换环节的阐述;对产业结构的论述进一步加强;增加了对剩余产品价值一般性的分析;在对社会再生产和市场实现的论述中,将服务产品纳入社会总产品之中加强论述;在对虚拟资本的论述中,增加了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内容并加强了分析;等等

三、最大限度地删除了重复的内容;对以方框的形式列出的需要进一步探索的问题和资料进行了较多的调整;对复习思考题和参考书目进行了增减,将各章共同的参考文献例如经典著作和已出版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等放到全书之后统一列出;对第一版存在的错、漏之处进行了改正和补充。

本教科书的修改是在吴树青教授的指导下进行的,参与第二版各章修改的除原编书组人员外,有所变动的是:第八章 秦兴方,第十八章 陈甬军,第二十一章 周冰。第二版初稿完成后,先分别由洪银兴对第一篇、林岗对第二篇、逄锦聚对第三篇进一步修改,最后由逄锦聚、洪银兴、林岗、刘伟通稿、定稿。

尽管编书组作了努力,力图通过修改使第二版比第一版有所进步,有所提高,但由于编写者水平的限制,书中仍难免有不正确、不准确的地方,欢迎广大老师和同学、广大读者提出批评意见。

在本书的修改过程中,得到了教育部高教司、有关高校、高教出版社,许多经济学家的支持和指导,参阅了已经出版的同类教科书和许多学者的著作,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编者
                                2003年4月

 

目录

第一章 知识经济发展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经济制度的新变化

第一节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新变化和对资本主义的再认识

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新变化

二、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变化的原因

三、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第二节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新变化和对社会主义的再认识

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新变化

二、不能因为社会主义遇到的挫折而否定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的必要性

三、要充分认识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长期性与艰巨性

四、社会主义发展是一个探索的过程

五、从实际出发建设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第三节 两种社会经济制度的发展趋势

一、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经济制度的并存和竞争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二、关于 “趋同论”的评论

第二章 知识经济发展与社会主义劳动和劳动价值论创新

第一节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面临的新情况及深化对社会主义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认识的方法论问题

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面临的新情况

二、深化对社会主义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认识的指导思想和方法论

第二节 对马克思生产性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再认识

一、要全面准确地理解马克思关于生产性劳动的界定

二、对生产要素在价值创造中作用的再认识

三、对科学技术在价值创造中作用的再认识

第三节 对社会主义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再认识

一、要科学地认识马克思主义的按劳分配理论

二、要肯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合理性。

第四节 对剩余价值和社会主义是否存在剥削问题的新认识

一、剩余价值的一般性和特殊性

二、要实事求是地认识社会主义社会是否存在剥削

第五节 对我国是否出现了新的资产阶级的认识

一、关于是否产生新资产阶级的判断标准

二、对我国收入分配的状况的分析和认识

三、要全面、历史地评价当代中国的社会阶层构成

第三章 知识经济发展与企业理论创新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企业理论的贡献和传统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企业理论的不足

一、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关于企业理论的贡献

二、传统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企业理论及其不足

第二节 西方经济学企业理论及其局限

一、古典学派企业理论

二、新古典学派企业理论

三、现代企业理论

第三节 知识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理论面临的新问题

一、跨国公司的迅速崛起与现代企业组织形式的新发展

二、虚拟企业的出现和企业生产经营理念的变革

三、无国界经营和新国际行为主体的兴起

四、企业创新与现代企业制度的发展

第四节 创新企业理论深化企业改革

一、我国深化企业改革的紧迫性和艰巨性

二、创新企业改革的指导理论

三、我国深化企业改革的措施

第四章 知识经济发展与投资理论创新

第一节 马克思投资理论的意义及面临的新问题

一、马克思主义投资理论的基本内容

二、马克思投资理论的意义

三、马克思投资理论面临的新问题

第二节 传统投资理论的成就与局限

一、传统投资理论关于投资的内涵

二、传统投资理论的主要观点

三、对传统投资理论评析

第三节 现代投资理论的发展

一、现代投资理论对投资内涵的发展

二、现代投资理论基本观点的发展

第四节 知识经济条件下投资理论的创新

一、知识投资要素的内生化

二、知识投资要素边际收益递增

三、人力资本投资的内生化及其对增长作用的增强

四、投资国际化

五、投资形式的创新

第五章 知识经济发展与就业理论创新

第一节 马克思的劳动就业的理论与当代劳动的新特点

一、马克思的就业理论

二、知识经济条件下劳动要素的新特点

第二节 知识、技术因素对劳动力就业影响

一、早期关于科学技术对就业影响的观点

二、知识经济条件下技术对就业的影响

第三节 创新劳动无限需求模型及其就业含义

一、新经济条件下劳动的分类

二、知识经济中的“两部门模型”

三、由模型引发的一些思考

第四节 我国经济转型期的就业问题及政策建议

一、加速户籍制度改革,实现要素充分流动

二、大力发展教育,提高劳动者人力资本素质。

三、强化市场化就业保障,降低劳动力失业风险。

第六章 知识经济发展与金融理论创新

第一节 知识经济发展与金融创新的发生

一、金融业务创新

二、金融市场创新

三、金融制度创新

第二节 金融创新的动因和挑战

一、金融创新迅速发展的原因

二、金融创新的挑战

第三节 知识经济条件下金融理论的发展

一、关于货币供给内生性理论

二、关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理论

第四节 知识经济发展与我国的金融改革和创新

一、我国金融改革的回顾和应对亚洲金融危机经验的总结

二、认真探索金融改革理论

三、深化金融改革防范金融风险

第七章 知识经济发展与经济周期理论的创新

第一节 对已有经济周期理论的简要评述

一、经济周期的定义与分类

二、马克思的经济周期理论

三、西方经济周期理论

第二节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周期的新特点及“新经济”周期现象的出现

一、后资本主义经济周期的新特点

二、知识经济产生过程中“新经济”的出现

三、“新经济”周期的主要成因

四、关于“新经济”周期的争论

第三节 关于知识经济发展与经济周期理论创新的几个重要问题

一、科技发展与经济长波

二、内生增长理论与“新经济”周期

三、规模收益递增对“新经济”周期“反菲利普斯曲线”的解释

四、增长理论中对经济增长与经济波动关系的最新研究进展

五、知识经济发展对宏观调控的挑战

第四节 知识经济发展与我国经济波动

 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波动

 二、 我国理论界对经济波动的研究

 三、认真研究知识经济发展对我国经济波动的影响和我国经济波动的新特点

第八章 知识经济发展与经济发展理论创新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及其影响

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发展理论

二、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特点和影响

第二节 对西方经济发展理论的发展

一、西方经济发展理论的先驱:古典政治经济学

二、发展经济学的早期阶段:结构主义的发展理论

三、新古典主义发展理论的复兴

四、西方发展经济学的新趋势:新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发展理论

五、西方经济发展理论的成就与局限

第三节 知识经济发展对发展理论的挑战

一、知识经济对发展观念的挑战: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

二、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人力资本积累与内生的技术进步

三、知识经济中的收入分配:从物质资本的所有者转向人力资本的所有者

四、制度变迁在知识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制度创新决定论

第四节  知识经济发展与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

一、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新挑战

二、知识经济条件下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

第九章 知识经济发展与政府职能的转变

第一节 资本主义制度下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职能变迁的理论和实践

一、市场经济发展历史进程中的政府职能变迁

二、市场经济发展进程中政府职能理论的演进

三、关于政府职能理论与实践的简单评论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制度下政府职能的理论与实践

一、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政府职能的设想

二、传统社会主义计划体制中的政府职能

第三节 知识经济的挑战和世界各国政府职能的新变化

一、知识经济发展对现代政府提出的挑战

二、世界各国政府职能的新变化

第四节  面向知识经济的中国政府改革和职能转变

一、我国政府改革和职能转变面临的形势与背景

二、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历程及经验

三、应对新挑战深化政府改革和职能转变

参考文献

后记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