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中国经济千年

《中国经济的长期表现》,(英)安格斯麦迪森著,武晓鹰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3月第一版。本文摘自作者2007年所作“第二版序言”  
 
  本书分析了中国经济过去一千年的增长表现,评价了它在未来四分之一世纪的增长前景。我试图量化中国经济发展中六个阶段的转变: 
  第一,公元960年-1280年间,宋王朝内延和外延式的经济增长。在此期间人均收入提高了三分之一,而人口几乎增加了1倍。在公元8世纪,人口的四分之三生活在以旱地小麦和谷子为作物的中国北部。到13世纪末,由于水稻种植的广泛发展,四分之三的人口生活在长江以南。当时出现了对世界经济的开放,但这种开放在明朝初期被中止。 
  第二,经历了漫长缓慢的进步和时而出现的倒退以后,1700年-1840年间人口增加了3倍多(大大快于欧洲和日本),但人均收入没有下降。对来自美洲的旱地作物日益增长的应用,使这种外延式增长成为可能。尽管这期间出现了巨大的领土扩张和对较驯服部落更有力的控制,中国一直保持对外闭关锁国。 
  第三,由于技术上的落后及政府治理上的弱点,1840年-1950年,中国一直被内乱和外国入侵所困扰,这给经济带来了灾难性后果。中国GDP从占世界总量的三分之一降到了二十分之一。在日本人均收入提高3倍,欧洲提高4倍,而美国提高8倍的同时,中国人均收入却出现了下降。 
  第四,毛泽东时代(1950-1978)人均收入水平有了显著回升,但经济增长却因为灾难性的经济和社会试验、朝鲜战争、同印度和越南的战争,以及长期的对外封闭而中断。 
  第五,自1978年起,中国放弃了“左”的政策,追求务实的改革。这成功地引发了远远快于世界经济任何部分的增长。中国得到的好处是巨大的,但又是一次性的。它来自农业效率的提高、外贸的爆炸式扩张和大规模外国直接投资所带动的技术引进加速。对世界经济的开放是这个时期增长的一个主要推动力。如果将香港包括进来,中国目前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出口国。 
  第六,中国的追赶过程还会持续,但会由于接近世界技术前沿而放缓。然而,到2030年时,它的人均GDP应达到西欧和日本1990年时的水平。 
  ……基于一个相当保守的假定,中国可以在2015年重新恢复它曾经拥有过的世界最大经济体地位。到2030年时,中国在世界GDP中的份额将达到23%,而在1978年时还不到5%。


相关阅读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