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迈克尔帕金的宏观经济学

 
书名:宏观经济学
作者:[英]迈克尔•帕金 
翻译:张军等
出版社:人民邮电
价格:58元

作者背景:
迈克尔•帕金(Michael Parkin)迈克尔•帕金(Michael Parkin)先后在英国的莱斯特大学和艾塞克斯大学接受过经济学教育。目前在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任教。迈克尔•帕金教授曾在布朗大学、曼彻斯特大学、埃塞克斯大学和波德大学任教。他曾任加拿大经济学会主席,并曾在《美国经济评论》和《货币经济学杂志》编辑委员会任职,曾任《加拿大经济学杂志》执行主编。帕金教授研究宏观经济学、货币经济学和国际经济学,在包括《美国经济评论》、《政治经济学杂志》、《经济研究评论》、《货币经济学杂志》和《货币、信用与银行杂志》在内的多个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60余篇,并汇编成册。他在公众中最有影响的是关于不相信工资与价格控制可以抑制通货膨胀的研究。 迈克尔•帕金是欧洲货币联盟运动的先锋,更是一位经验丰富又具有奉献精神的基础经济学教授,由他编写的经济学入门教科书,在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被广泛采用,近两年一跃成为全球基础经济学教材市场中的佼佼者。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英文原版当前在美国有800余所大学采用、近两年在同类书中市场份额排名第一的宏观经济学优秀教材。在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以及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也有众多教授钟爱本书,多年来一直持续用作教材。我国的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东华大学、江西财经大学等多所高校采用本书作为本科、MBA、MPA宏观经济学课程的教材。本书是迈克尔•帕金著的Macroeconomics 2008年第8版的中译本。
全书共7编16章。内容包括:市场如何运行、宏观经济学总览、长期经济、短期经济、宏观经济政策以及经济全球化等宏观经济学的全部内容。针对当代经济中全球化、新经济、公司丑闻、失业、缺水以及环境等10大问题,在相应的章节均有重点论述。
帕金的经济学的突出特点是以学生为中心,论述简洁、清晰,严谨、准确,亲切、有趣。引导学生一步一步深入学习并喜爱经济学,启发学生学会批判性思维,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配套的教案课件极大地丰富和方便了教师的教学;给学生提供的《学习指南》、与英文原版配套使用的MyEconlab等辅助学习资料和工具更是无与伦比。
本书适合于高等院校经济学专业、财经类专业本科生及教师、MPA、MBA学员及教师选作教材或参考书,也适合理论研究者参考。


评论:
“这本书被称为最好的几种经济学教材之一,靠的不是作者的名气,而是它的本身内容。它涵盖了基础经济学的全部内容,而且在同类教科书中是最详尽的。如果读者把这本书读好,经济学的基础就非常扎实了。”
—— 梁小民,北京工商大学教授

“我的确钦佩他把经济学的原理写得这么清新隽永,内容之清晰好像清澈见底的湖水。这也是我在1994年第一次读到帕金的经济学教科书(早期的版本)的印象。作为一本讲授给经济学初学者的教材,书中对本来需要借助于更多数学和公理才能讲明白的重要理论和分析方法能够给出最简短和最巧妙的解析,倒是别的教科书中不常见的。”
                                   —— 张军,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译者序
  帕金的《宏观经济学》第8版中译本终于在我们的期待中与读者见面了。这本书是由全国10位活跃在高等院校教学第一线的中青年教师联袂翻译的。在我的印象中,好像还没有一本经济学的教科书有这么一个强大的翻译阵容。我非常荣幸地被邀请担当了这本教科书的审校。当然,我自己也亲自动手翻译了本书的第一章。
本书的整个翻译过程是在北京新曲线出版公司陆瑜女士的协调下进行的。前后用去了近一年的时间。在这期间,每个译者反复对自己的译稿进行修改。整个审校的工作是我在今年3~4月间完成的。那个时候我正在耶鲁大学访学中,校对工作基本上是在每天下午4点到晚间完成的。
大约在4年前,我在上海与帕金夫妇第一次见面。帕金教授在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做了一个精彩的报告,用非常清晰的语言讲授了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给大家留下美好的印象。我还记得在讲座现场,有一个学生问他,如果请他为抑制上海不断上涨的房价提供政策建议的话,这个政策该是什么?帕金教授的回答也非常简洁:“多造房子呀”。这个回答立刻赢得了现场听众的热烈鼓掌。
与他的讲座风格一样,他的教科书也具有这么一个显著的优点。我的确钦佩他把经济学的原理写得这么清新隽永,内容之清晰好像清澈见底的湖水。这也是我在1994年第一次读到帕金的经济学教科书(早期的版本)的印象。那个时候我在华盛顿州立大学,我美国的同事送给我该教科书的教授版本(非卖品),我粗粗翻阅一篇就喜欢上了这本书。比如,作者在书中对“无差异曲线”的简单而巧妙的推导就让我非常赞赏。作为一个讲授给经济学初学者的教材,书中对本来需要借助于更多数学和公理才能讲明白的重要理论和分析方法能够给出最简短和最巧妙的解析,倒是别的教科书中不常见的。
我曾经说起,一本教科书的课堂效果还取决于我们如何使用它。中国的经济学基础教育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教科书日新月异的现代化,好的教科书层出不穷。但是,我们当前的经济学教学依然还存在很大的问题,不能完全适应教科书的更新速度。初级水平的经济学教科书一般都借助于现实的案例或者引人入胜的历史故事来说明经济学的原理。而且,现在帕金的教科书还增加了学生的“网上活动”,更是能达到让学生“活学活用”和“学以致用”的效果。今天,这几乎是一个写作经济学教科书的模式。这个模式的优点是多方面的,不需要赘述。但是,这个写作模式也讲教授经济学原理的教师出了一个难题。既然学生们事实上可以“无师自通”和“自学成材”,作为教师,我们该在课堂上讲些什么?如何使用好的优秀的教科书?
其实,经济学教科书写得越好,我们在课堂上讲授经济学原理的难度就越大。为了解决这对矛盾,我们就需要改变课堂上的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的更新,使用视觉效果更好的展示工具自然是需要的,但我认为更重要的是要处理好教师与学生的课堂关系。具体而言,我们需要让学生亲自参与到教学中来。让学生不再是课堂上被动的受众,而是成为演示经济学原理的成员。换句话说,这样的教学方式应该不仅仅出现在MBA或者研究生教学的课堂中,也应该被引进到讲授经济学原理的本科课堂中来。通过分工,由学生来收集、准备案例,展开故事的陈述,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最终回到经济学原理的探讨上来。
我相信,经济学原理的发现过程与物理学一样,一定是一个充满好奇的历程。如果教师能让学生参与到这个发现的过程中来,不仅去寻找故事和案例,而且能找到那些在一个个重要的阶段上对经济学有重大贡献的人物和他们的趣闻佚事,课堂还能不精彩?可以肯定地说,这会比使用给定的PPT进行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更具效果,更令学生难忘。
除此之外,凭借我个人的教学经验,经济学原理的教科书在内容上通常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关于价格决定的理论,这部分内容对需求和供给的均衡分析有精彩之处,更有解释大量经验现象的应用价值,在课堂上颇受学生的欢迎和喜爱。而第二部分的内容,也就是涉及厂商最优化决策的那部分,就不那么吸引学生了。一方面这些内容与企业生产有关,学生缺乏个人实感,另一方面,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纳德•科斯教授批评的那样,厂商的决策内容过于抽象,生产者被描述的根本不像企业。那些关于生产函数和成本函数的基本原理以及厂商决策的分析总体上还是过于简化与空洞,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这个问题在MBA的《管理经济学》的课堂上表现得更为尖锐和突出。虽然利润最大化的假设值得同情,但是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等值的条件是无法与经验直接对应的。如果要分析和预测生产者的行为,我们只能借助于比较静态学,但比较静态分析通常不在本科的课堂上讲解。 
为了要把最优化决策的基本原理讲清楚,需要教师在准备教学时尽量要把这些最优化的原理与具体的个人或公司选择行为很好地结合起来。我以往的经验是,我们至少可以把商学院的很多公司决策的案例借过来,进行再加工。这固然有一定的难度,但案例分析到位的话,效果甚佳。比如,在讲授资源配置的最优化的原理时,我们有一个基本的结论说,要素的回报是按照其边际贡献来确定的。这个结论很抽象,但如果我们可以把商学院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中的有关内容引进来,学生对“劳动的边际报酬”和按照边际报酬定价的道理就会有更深入的理解:在组织的内部,职能部门的设置其实就应该理解成在为人力资源定价。
总而言之,一部教科书的内容越是丰富和精彩,留给教师发挥的空间似乎就越小,教师在课堂上面临的挑战也就越大。实际上,经济学原理的教学往往总是比讲授中高级水平的经济学理论更难。因此,在阅读和使用帕金的这部精彩的教科书时,我们是需要把更多的心思花在教科书之外的。


张 军
2008年8月7日于上海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