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中国并购报告

[[p align=center]][[image1]][[/p]]

书名:中国并购报告
(全球并购研究中心编)
作者:王巍等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书号:ISBN7-115-11136-7/F·430
开本:大16 K  787×1092
装帧:软精装
页码:738页 
字数:1141千字
定价:150.00元 

 

内容提要

  2003年“非典”的阴霾,挡不住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融入世界的脚步;股票市场的持续低迷,止不住中国并购市场的波涛汹涌。全球并购研究中心在连续三年推出《中国并购报告》(2001、2002、2003)的基础上,2004年又集合中国并购研究和实践领域的精英,再次推出了《中国并购报告》(2004)。它分别从全球和中国两个视角,论述了并购发展的动态和现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大胆的预测,并对2003年中国并购市场的热点话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阐述。外资并购、产业整合、企业重组、信托收购、并购的会计制度、法律问题和企业价值评估以及中国反垄断立法的发展等专题是《中国并购报告》(2004)关注的焦点。
  愿此书的问世能够帮助中国并购市场的参与者以全球化的眼光,准确把握中国市场的脉搏,在学习、分析、比较中融入全球化浪潮。

序 言

2004,关注中国的产业整合

20世纪50年代的156项工程奠定了按计划管理功能部署的中国部类经济,80年代的国际资本引进,启动了以科技进步与贸易替代为主导的行业经济调整,90年代迅速发展的市场经济则是在产权改制的同时塑造以利润为主导的现代企业集群(business Clusters)。今天,中国的产业地图正在发生意义深远的重组:建立在价值链基础上的产业整合已经全面展开,大型国有企业集团、全球公司和中国民营企业群体业已开始正面竞争,构成了全球经济环境下中国产业整合的三大主流。不能清楚地认知这一事实,我们就无从把握当下中国经济剧烈的变局和未来的走向。企业并购已经不单纯是基于改制的国企重组途径,也不仅仅是民营企业低成本扩张的手段,更不是局限于外资快速进入中国市场的捷径。今日之企业并购是基于产业价值链的改造和整合,是大型国有企业集团构筑国家经济安全的底线,是全球资本资源配置在中国的延伸,是中国民营企业在主流市场的强劲破土。关注中国的产业整合,因势利导构造本土产业价值链与骨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是把握了中国经济的未来。

西方并购的历史清楚地表明,上个世纪初期长达50年的基于合并同类产品的横向并购浪潮和基于整合上下游产品的纵向并购浪潮基本上奠定了美国市场体系的基础框架,使得表面上充分自由的企业竞争不得不在效率和规模的约束下依附在相关的产业价值链上。在市场利润和创新激励的引导下,社会有效资源和产业发展动力不断转移和提升,从基础设施、高速公路、能源化工、机械制造、电子产业、信息处理、金融服务到生物制药、健康医疗、娱乐休闲、全球物流等高端服务业。同样,政府的管制政策和公司治理规则也沿着产业整合的逻辑徐徐展开,保证经济内生动力的合理有序的释放。反观中国,20年的体制改革解除了企业身上的束缚,企业竞争活力正在野性地奔腾而出,而全球公司的兵临城下更加剧了中国经济转型的紧张和躁动。中国经济不能继续沉浸在自身的体制改革圈中打太极拳了,市场改造的成功只是全球经济的入场券,本土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塑造和本土产业价值链的整合将是中国经济能否在未来真正立足于全球经济的基本保障。2004年,我们将高度关注这样一些产业整合的基本动向。

民营企业的高调出击

新一届政府宣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原则使潜行多年的中国民营企业群体终于浮出水面,并且高调疾行。过去一年中,我们看到众多耳熟能详的民营巨头活跃在钢铁业、铜铝业、煤矿、公路、电网、油气加工、金融等过去曾是政府严格管制的命脉产业,他们财大气粗,动辄投入几十亿资金或锁定几个城市。宁波大桥财团、振兴东北签约基金等上百亿的资本形成更是体现了民企集团协同作战的整合能力。在国民经济底层长期打熬成长的中小企业群体正在充满信心地提升自己的战场,但他们是否真正掌握了更为高端的观念、资本和管理工具?扎猛子的功夫能否在高台跳水中获胜?其次,在与习惯于垄断特权的国民经济骨干企业或关键领域正面竞争的时候,民营企业将面临何种市场之外的特殊考验?第三,更多的民营新一代领袖执掌门庭,未经世故而锐气十足,他们是否具有与父辈相应的政治智慧和商道素质?主流社会是否会给予民营企业处于幼年时代的宽容?当民营企业家在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上激情地主张做中国的“产业整合者”时,我们的政府是否给予同样积极的回应?

中央国企的重组动员

2003年11月国资委的重组并购高峰会隆重地宣告中央国企面向市场的决心,可喜可庆,尽管在产权制度、定价基础、交易方式等关键因素上尚未有可以操作的模式。值得注意的一个细节是,主管领导宣称国退民进的一个领域居然是“资源枯竭的矿山”,这是否意味着国企“轻伤不下火线”的精神坚守?在多年“抓大放小”的政策下,中央国企业已成为并购重组的最后阵地。四大银行的上市、电信业的分拆、航空业的重组、油气资源的全球并购等等似乎成为中国核心产业整合的重头戏,也是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撑点。一个潜在的逻辑悖论正在现实中展开,政府只能用强制的重组来逐步消除这些产业抵御改革和开放的垄断特权,而几十年政府主导的重组历史表明,重组的强制往往会导致同样的特权隐患。就是说,中央国企的重组并购有可能仅仅是管制权力的转移和利益的再分配,而不是真正市场机制的培育。于是,政府管制会不会成为特殊利益群体的“俘虏”?这个在西方社会也难以避免的结局将是我们特别关注的焦点。中央企业的重组并购应当广泛吸收民间智慧,程序公开化,交易市场化,允许各界品头论足,这将是一个良好的起点。
某些地方政府的砸锅卖铁 与中央国企的踌躇满志相反,一些地方政府似乎更是急于退出市场回归本位。在“求所在不求所有”和“靓女先嫁”这样似是而非的口号下,近年来,一股低价甩卖国企的浪潮正在急剧地形成。国资委酝酿重组之时正所谓日已落而月未升之际,国资的管理功能悬空或被实际控制人取代,资产交易市场在各地纷纷涌现,各自为战。客观地说,作为几十年计划经济的产物,我们毕竟有了一个配套齐全的国家或地方的产业体系,即便只是一个初级的产业价值链。但在无序的交易市场上,国企大面积、整建制地被转让有可能破坏产业链的完整与延续。应当指出,政府退出市场操作并不是退出市场管理,可以卖铁,但不应当砸锅。竭泽而渔地出卖资产只能导致本土的产业体系武功自废。“在我之后,哪怕洪水滔天”,一个不负责任的政府将不仅导致“国有资产的流失”,而且是在毁坏全社会的资产和未来。应当建立一个长期的监控体系和责任追究制度来规范若干不负责任的政府行为,使它不能随意处置它根本不拥有的资产。处理国退民进和保障产业体系完整是一个需要政治艺术、产业经验和资本财技互相制衡的操作问题,应当吸纳各界的参与,而不是独断专行。

外资的攻城略地

开放似乎远比改革能更为有效地解决地方和部门的需求。近年来,吸收外资基本上成为地方官员政绩至高的或者是惟一的指标。君不见各地官员纷纷出洋引资,随意割让资产,不惜封杀地方民营企业的参与机会。在许多地方政府规定的貌似平等的用资本规模和产业经验堆砌起来的高门槛前,国退民进的政策自然转成了国退洋进的现实。在许多兵家必争的关键产业,若干政府部门常常单方面毁约,清理门户将本土民营企业赶出去,然后恭请国际大佬入股或控股。如此行之,若干地方政府和政府若干部门将以全球化开放的名义与国际资本事实上合谋瓜分几十年来形成的产业垄断利益,而这本是全社会民众的经济利益。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已经获得全世界甚至西方主流社会的尊重,推动这个经济奇迹的中国企业家群体,特别是艰难破土而出的民营企业家群体同样应当获得高度尊重。中国的本土产业整合和在全球经济中的潜在竞争力只能依靠本土的中央国企和无数中小民营企业集团联合培育产生,在与全球公司竞争中壮大发展。亚洲金融危机和中国的非典事件已经给我们以宝贵的经验教训。在给予外资优惠长达20年后,我们应当给予中国的企业以更大的机会和更好的待遇,无论是国有还是民营的,笔者多年来呼吁的国家经济安全的要义正在于此。

谈到产业整合,我们就无法在意识形态和宏观政策上回避关于“国有资产流失”问题。笔者以为中国经济的全部资产不仅仅是国有资产,还包括私人资产、股份制资产以及合法经营的外资资产。政府的责任应当是保护所有的社会资产,而不是仅仅为特殊利益群体服务。国有资产不能流失,同样,私人资产也不能被任意剥夺,如同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掏空私人小股东资产一样。进一步,什么叫流失?交易双方永远是有得有失,一方的“失”常常是另一方的“得”。如果资源要素在流动中得到了更有效益的配置,对于整个社会就是财富的增加,即便对于其中一方是流失。我们应当从产业有效整合的立场上评价交易,而不是按历史账本或在企业性质上评价交易,不必将经济交易道德化,更不能用管理国有资产的行政手段代替政府维护市场规则的相关法律。

检点每年的展望,从2002年对“并购元年”的期待,到2003年对“并购运动与规则”的批评,业界终于看到了2004年并购整合产业的曙光。笔者欣群雄竞起,愿百舸争流,希冀中央国企“先踞要路津”,放纵无数民企“白鹿青崖间”,携手外资“势分三足鼎”,一任天下各路好汉重组并购“嘈嘈切切错杂弹”,坐待八方豪杰产业整合“大珠小珠落玉盘”。


                                                全球并购研究中心秘书长     王巍
                                                               2003年12月11日

相关阅读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