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利己主义、市场与政府之间的故事

《捆住市场的手:如何驯服利己主义》,(美)梅德玛著,启蒙编译所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 0 14年3月版,39 .00元。

人都是利己的。这不是道德判断,而是现代经济学的核心假设,因为利己主义是市场的主导因素。把这一命题变成现代经济学核心假设的主要是亚当·斯密,他在《国富论》一书中说,“我们的食物并不是来源于屠夫、酿酒者和面包师的恩惠,而是源于他们对自己利益的关切,不要用人性去说服他们,而是源于他们对自身利益的关切,不要用人性去说服他们,而要用他们自己的利益去说服他们。不要去谈论你自己的需要,要说出他们能得到的好处”。利己主义在亚当·斯密以前,还主要被视为人性罪恶的渊薮,古希腊、古罗马哲学家,基督教神学都教导人们,要控制私欲、贪念。但当把利己主义与生产发展、人类福利一结合,市场经济随之形成,从而开启了人类经济福利发展新的天地。但由于市场受利己主义的驱动,使市场天然就被打上利己主义负面性影响的烙印,经常出现市场不稳定而导致失灵的情况,因此,一些人认为需要政府代替整个社会对市场进行规范。

市场需不需要政府的干预,成为现代经济学领域缠讼不休的问题。美国学者斯蒂夫·G·梅德玛对这个主题在经济学史上的演进进行了深入分析,写成《捆住市场的手———如何驯服利己主义》一书。这本书最大的特色就是始终围绕市场与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角色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展开,所以无论是亚当斯密、还是以约翰·密尔、亨利·西季威克、庇古等为代表的剑桥传统的福利经济学派,罗纳德·科斯,以及芝加哥学派和弗吉尼亚学派,我们读到的都是他们在这个主题上论述,线索清晰,对市场失灵和国家的作用、福利等重要问题的了解也更加深入。

自从亚当·斯密从利己主义出发,提出“看不见的手”这个著名论题之后,就彻底颠覆了人们对人性、对市场的看法,原来被认为是罪恶的渊薮的利己主义却是提升人类福利的原动力。每个人在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也在为社会利益服务,个人利益是社会利益的伙伴而不是敌人,人对自身利益的追求应该加以利用而不是加以限制。“个人追求私利的行为是一种有力而且正面的力量,甚至可以抵消政客们管理不善带来的负面影响。”虽然鼓吹利己主义,并且和谐的自然体系、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共同作用可以令市场在较少受到国家干预的情况下自动运行。但是亚当·斯密和19世纪古典经济学家也认识到,市场存在缺陷,在政府缺位的情况下,市场不能正常运作。需要找到一种被前人忽略的调控机制,以避免利己主义完全成为一种破坏性的力量。所以在市场运行过程中,政府有三项责任需要履行,以保障经济的正常运行,提升国民福利。第一,保护社会不遭受其他社会的侵略和暴力侵犯;第二,保护每个社会成员不受到其他人的压迫和不公正待遇,建立公正的行政管理系统来达到此目的;第三,建设和维护一些市政工程和公共机构。

亚当·斯密之后,西方经济快速发展,同时开始出现市场失灵的现象,尤其是市场在过度追求私利,导致整体福利受损的情况,这就是庇古提出的外溢效应,即当一个人A在为另一个人B提供报酬已经支付的服务的过程中,顺便对第三人提供了某种服务或造成某种伤害,而且又不能从受益方获得补偿或对受害方支付赔偿。这种外溢效应分为正外溢效应和负外溢效应,当我们遭遇负外溢效应时,如在拥挤的市中心兴建工厂、机动车对道路的破坏、劣质酒的生产和销售、废物排放对河流的污染等,这些行为导致虽然部分个人受益,但社会总体福利受损,而且社会总收益大于个人收益。在这种情况下,庇古认为,国家应该介入,于是以庇古为代表福利经济学派开始全力为国家干预市场张目,而且由于从19世纪至20世纪50年代的经济发展中,市场失灵频频发生,国家在市场运行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以修复市场失灵,从而一度形成国家干预经济占据主导地位。

 如果说亚当·斯密是让市场成为经济运行中主导作用的第一次革命,那么罗纳德·科斯就是让市场发挥主导作用的第二次革命,他的那篇名文《社会成本问题》一下就把庇古他们提出的外部效应放到市场中解决,通过交易成本来协调资源配置。尤其是当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同时存在时,市场交易是否能完成,最主要考虑的就是交易费用的问题。

科斯的论点影响了此后经济学思考的基点,也让我们意识到市场与国家的矛盾长期存在,市场多一点还是政府多一点,永远没有定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发生,让我们看到市场仍是不完美的,市场失灵仍然存在,但大量的人对政府干预、政府救援仍抱着固有的怀疑态度。因此对人类在经济活动中的行为的研究仍在继续,都是为了寻找在复杂的经济现象中,人类该如何做出合理的选择。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