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21世纪的资本有何不同

巴黎商学院教授托马斯·皮克迪(Thomas Pieketty)的新书《21世纪资本论》(Capital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席卷美利坚,甚至成为亚马逊上榜畅销书。一本严肃话题的书获得如此关注,难免不引人一阅。

皮教授在书中大量引用300年左右的历史数据来说明问题,表示人类正在进入一个贫富分化加剧与财富集中的时期,同时引用的文学作品也多为19世纪的现实主义作品,如狄更斯的作品、《简爱》等等。读罢觉得皮教授的书散发出浓厚的考古学味道,让人不禁怀疑本书是写作于19世纪还是21世纪的今天。19世纪是资本主义狂飙突进的时期,资本原始积累的血腥并无法说明21世纪的问题。

从一个90后的眼光来看,21世纪的人类正在进入一个技术为王的新时期,其标志是世界的日益扁平化与去中心化。互联网革命使得信息在全世界流动更为自由(虽然并未实现完全自由),从信息维度来看,世界变得更为扁平。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也将会大幅度消除金融对于普通人的壁垒,近期去中心化金融理念的出现(比如以Ripple为代表的去中心化清算协议),会进一步引发金融民主化的过程。这些技术创新日益革新人类的社会结构,带来的剧烈程度是以往的资本主义发展历史经验无法提供指引和参考的。

简单的历史经验表明,一个社会中最为权威与掌握财富的人一般是年长者。而在现代社会中,技术革命使得年轻人在技术竞争中更具优势,典型代表是扎克伯格等硅谷的新富阶层。技术创新会颠覆历史经验,自工业革命之后,人类正在进入由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历史经验无法参照的新时期。

皮教授在书中认为,资本的增值速度超过劳动增值是罪恶的,是违反公共利益的(Common utility)。实际上,资本与技术的合作会对社会产生重大正面影响,如硅谷的创新经济与其所依靠的风险投资(venture capi-tal)。今年也恰逢IDG资本进入中国20年,以IDG资本为代表的风险投资获得资本巨大增值的同时,是在他们支持下中国互联网飞速发展的20年,催生了诸如百度、腾讯、搜狐等一系列的互联网巨人,极大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互联网公司“无原罪、不拼爹”的发展模式,并不违反公共利益,反而是增进了公共利益。

资本的增值究竟是坏事还是好事?即便从皮教授本人的数据中也可以看到资本的增值对人类进步的推动:暴力充斥的一战与二战时期也是贫富差距最小的时期,而人类历史上的繁荣时期恰恰也是资本增值最为迅猛的时期。资本的对立面是暴力,或者说,如果没有资本,人类博弈的力量只可能是暴力。对权力的获取,从最早期的暴力革命,转化成了对资本(包括智力资本)的获取。因此,越是文明的发展阶段,资本与智力的作用越大,暴力的机会越小。

皮教授认为创业者(entrepreneur)成功后很大程度上会堕落为食利者(rentier),这个论断也不完全符合事实。今天商业世界的竞争往往是全球化竞争,没有哪个成功者敢高枕无忧,因为很有可能稍不注意就被后来者取代,比如昔日的巨人摩托罗拉、诺基亚等。而且,绝大多数的创业者在成功后选择成为风险投资人(或者投资于风险投资),从而以另一种方式继续推动创新。更何况有不少创业者在一次创业成功后,会成为连续创业者,持续为社会输出创新与进步,比如苹果创始人乔布斯,PayPal与特斯拉的创始人马斯克(Elon Musk)等。Ripple的创始人克里斯·拉尔森(Chris Larsen)也是一位连续创业者,之前曾创办了世界第一个网上抵押贷款机构E-loan和世界第一个P2P贷款平台Prosper。

而且尽管资本在增值,资本的所有人也不是完全凝固与僵化的。缺乏技术与智慧,个性上的缺陷,都会容易让人失去拥有的资本。麦肯锡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全球家族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24年,只有约30%的家族企业可以传承到第二代,能够传承到第三代的家族数量不超过13%,仅仅有5%的家族企业在三代以后还能够为股东创造价值。

皮教授在书的结尾异常悲观,除了有限的几种政策调控建议外,似乎人类走向贫富分化,民主社会未来崩解不可避免,普通人也不可避免将滑向深渊。即便其对于人类贫富差距分化的预测是正确的,那么今天的年轻人也不是毫无可为。互联网与新经济是最容易打破社会凝固与僵化的。

比如,在线教育导致获取知识的门槛大幅降低,可以提高以前处于信息鸿沟之外的人群获得更好教育的机会。互联网金融颠覆传统金融的封闭与信息不对称,在为以前被金融体系排斥的散户创造出巨大财富价值的同时,也给创业者带来高额的回报。

与皮教授提出加强政府税收的建议恰恰相反,在政府主导的国有企业和行政垄断行业,往往是最容易延续旧有规则与社会秩序的地方。技术创新才是改变人类社会进程泥潭的唯一出口,而这场革命的催产素,恰恰是强大的资本与智力的结合,此二者缺一不可。

(本文作者系Ripple Labs大中华区首席代表)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