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全球金融危机的历史透视

  2008年9月美国著名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宣布破产保护,引发了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和严重的经济衰退。世界主要经济体采取了力度空前的联合救市大行动,纷纷大幅降低利率,大规模扩大政府债务和货币投放。

  但救市行动至今已经三年,经济金融却总体上依然低迷,并没有出现预期的V型反弹或快速复苏。更重要的是,危机爆发后作为世界经济增长重要支撑力的新兴经济体国家的增长速度,自2011年以来也普遍加速下滑。

  同时,已有的各种救市举措的边际效益已开始减弱,为救市而大量投放货币又使全球面临着日益严重的通货膨胀的考验;而国际社会可利用的政策工具已十分有限。这到底是怎么了?

  全球化助推危机升级

  综观上个世纪30年代初席卷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及其殖民地的金融大危机、经济“大萧条”,及其后世界经济金融发展至今的历程,我们发现,各类金融危机乃至经济危机的形成和爆发,并没有脱离规律性的运行轨迹:人类追逐更多利益的本性冲动,加上信息不对称的客观存在,必然造成局部市场或更大市场的流动性过剩和产能过剩,从而造成大大小小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这在其他因素的推动下,特别是在全球化加快发展的情况下被扩大,最终形成全球性金融和经济的大危机。

  而当危机爆发时,人们采取的各种救市行动,归根结底就是扩大货币投放。从局部和短时间来看,这确实有利于避免经济社会剧烈动荡带来的恶果,但从全球范围和历史长河来看,却往往因此而使每次危机的根源难以得到彻底根除,反而进一步扩大和不断积累危机因素,延迟危机爆发,缓释危机能量,以致最后可能形成超出人们自身能力可以消除的更大危机和严重恶果。

  反观上世纪大萧条形成和爆发的原因,除欧洲工业革命推动生产力迅速扩张,以及激烈的阶级斗争和严重的贫富差距等诸多因素之外,美洲新大陆的发现和开发,特别是美国的独立和西扩及南北统一,形成幅员辽阔、地理优越、制度先进的国家之后,吸引了大量产能和资金以及劳动力转移过去,推动了当时一轮全球化快速发展则是不可忽视的根本原因。

  这打破了欧洲和世界原有的经济和政治格局,激化了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直至引发了资产阶级大革命和第一次世界大战。

  在欧洲爆发大战的情况下,美国更是依托其突出优势吸引了更多的人力物力集中流入,其产能和流动性急剧扩张,不仅满足本国需求,而且出口和投资到欧洲各国及其殖民地,推动其资产价格和金融交易异常繁荣。但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产能的毁坏并不大,战后欧洲快速恢复生产,结果很快造成资本主义国家整体上严重的产能过剩和流动性过剩,最终从产能和流动性急剧汇聚和膨胀的美国率先爆发危机,进而迅速席卷资本主义国家及其殖民地。

  大萧条爆发之后,罗斯福新政打破传统自由市场经济教条束缚,推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使局势缓和。欧洲各国纷纷效仿,英国学者兼财政大臣凯恩斯进一步将其上升到理论高度,形成“凯恩斯主义”学派。这成为之后世界各国遇到危机时必选的应对法宝。

  凯恩斯主义的推行,确实使非常严峻的危机局势得以缓和,但产能过剩和流动性过剩问题并没有得到消除,反而依靠政府干预进一步扩大,如果没有随之而来的残酷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使世界过剩的产能和流动性得到彻底消除乃至形成严重短缺的局面,恐怕危机很快又会再次形成和爆发。

  二次大战之后,世界分割成资本主义阵营与社会主义阵营尖锐对立的格局。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在封锁社会主义阵营的同时,也将自己的市场限制住了。随着战后各国恢复重建和生产,原材料和能源等大宗商品价格不断上涨,市场竞争不断加剧,美国又连续发动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等,逐步由出口和投资大国转变成为进口和债务大国。到1971年,美国单方面宣布放弃美元与黄金挂钩的承诺,布雷顿森林体系随后瓦解,主要货币之间汇率大幅度波动,随着石油危机的出现,上世纪7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面临日益严峻的滞胀威胁。此时如果没有新一轮全球化的出现和快速发展,恐怕新一轮金融危机乃至经济危机又将在资本主义世界爆发。

  非常幸运的是,上世纪70年代开始,东南亚国家(以“四小龙”为代表)以及拉美一些国家率先推行改革开放,冷战结束,新一轮全球化快速推进。这为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转移生产力(主要是劳动密集型的普通加工业)提供了巨大空间,不仅彻底解决了其产能过剩问题,有效化解了可能爆发的经济和金融危机,而且推动其调整产业结构。

  在这一过程中,发达国家利用发展中国家廉价的劳动力、原材料和资源以及廉价的环境保护,可以取得远比在本国生产高得多的超额利润,而廉价商品的进口和社会资金的大量聚集,又降低了国内消费和借贷成本,刺激了消费和负债的快速发展,维持了社会高福利制度的运行,推动“低储蓄、高负债、高投资、高消费”越来越成为一种社会潮流。

  从东南亚“四小龙”对外开放开始的新的一轮全球化,在推动全球经济30年高速发展的同时,也推动全球范围内产能过剩、流动性过剩问题不断放大,推动世界经济金融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到今天,已经进入重大转折期,到今天,已经进入重大转折期(从量变转变为质变)。在上世纪70年代末原本已经在西方资本主义阵营中出现的产能和流动性过剩问题,进一步放大和积累为全球性产能和流动性过剩。

  货币体系演进所埋下的隐患

  除全球化这一重要推动因素外,还有一些因素不能忽视:

  1.全球货币清算和投放体系的深刻变化为流动性过剩创造了重要条件。

  当今社会,投资和贸易的货币清算,已经由实物货币(现钞)清算转为银行记账清算。相应的,货币投放则由实物货币投放转为信用投放和记账处理(目前,全社会货币流通总量中,现钞所占比重已经非常低,中国约占6%左右,美国只有3%左右,而且整体上仍呈现下降趋势),货币投放由中央银行独家进行转为多渠道投放(如银行贷款),由以黄金储备等为支撑转为以政府信用为担保,货币投放总量难以得到有效控制。

  这一变化,给人类社会带来极大财富的同时,也带来了并不被人们所充分认识到的非常深刻而严峻的问题,甚至人们还在无意识地刺激和放大这些问题:一是推动货币信用投放快速发展,货币总量难以控制;二是容易刺激银行贷款的扩张并导致银行“大而不能倒”;三是形成“外汇储备自动倍增流动性”效应并容易刺激全球流动性过剩。

  2.政府救市,以扩大货币投放应对金融危机,使得流动性过剩难以消除。

  国际资本大量流入,造成流动性过剩及资产泡沫,之后其大规模集中流出,非常容易引发一国或地区性金融危机。而危机原本是市场发挥调节作用的自然反应,有利于彻底消除流动性过剩问题,消除危机忧患,尽管市场“无形的手”很容易调节过头,造成经济社会剧烈动荡。但自上个世纪大萧条开始,每当遭遇经济或金融危机,为阻止危机造成大的危害,各国政府往往会进行救市干预,抑制“无形的手”充分发挥作用,并主要运用宽松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进一步扩大流动性过剩。

  尽管本来的设想是在恢复发展后再采取紧缩政策,逐步消除救市举措的负面作用,但实际上在恢复发展后政府通常都把问题淡忘或有意忽略了。这似乎已成为消除流动性过剩和金融危机隐患的“政治难题”。

  3.以一国主权货币作为国际中心货币,使货币总量更难得到国际社会的有效控制。

  当今的国际清算和储备货币,已经不是超越主权国家或政府的天然货币(如黄金、白银),而是在历史进程中优胜劣汰筛选出来的强国主权信用货币,世界各国所拥有的外汇储备,追根溯源,最初都是从货币发行国流出来的,而在记账清算情况下,其流出又会自动增加该发行国清算银行的对外负债,并进一步转换为其他负债(如国债、金融机构债、企业债等),使该国外债规模被动增加而难以控制,并使这些银行往往由于资金过多而急于寻求资金出路,进而压低利率,或者因追求资金回报而扩大信用投放,提高融资杠杆率,刺激金融创新和金融的过度繁荣。

  同时,储备货币发行国为减轻巨额债务压力,也容易扩大货币投放,推动利率降低和货币贬值。而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过程中,为加强国际竞争力,各国很容易推动本国货币贬值。在国际中心货币发行国推行低利率和贬值政策的带动下,这一问题就会更加突出。当今国际社会竞相推行对外贬值政策,已经出现了典型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4.金融越来越脱离实体经济发展、虚假繁荣,也容易带动流动性过剩。

  在货币的发放脱离黄金和社会实际财富的约束之后,货币的信用投放实际上就是透支未来,容易造成流动性过剩,而且容易推动金融过度创新,越来越脱离实体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并通过调节社会资源分配(资金流动)以及币值变动等,控制着社会财富的分配,增强金融对社会的影响力。

  同时,越来越多的金融交易已经脱离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宗旨,而成为纯粹在金融领域内部进行的炒作和赌博,刺激社会不断增强赌博心理和投机意识。

  总之,由于多种原因的共同影响,全球流动性过剩问题不断聚集、加重。 正像西班牙《起义报》2011年10月2日刊登米格尔·希里韦茨的文章中指出的,“全球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0万亿美元,债券市场达到95000万亿美元(各种债务达到全球GDP的1500倍以上),股票市值达50000万亿美元,各种金融衍生产品的价值达到466000万亿美元。但这不是一个可持续的状态。”全球经济金融以及社会福利总体上已经走过头了,金融和经济危机远未过去,世界已进入重大调整期。

  作者为中国银行副行长,本文节选自其新著《金融新思维,银行新发展》一书序言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