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方向明:十年王需求

  1929年全球性经济大萧条成就了凯恩斯。此前的经济学家们都相信萨伊定律,“供给自动创造需求”,凯恩斯创造性地重建有效需求不足理论,进而启动国家干预,让“投资需求创造消费需求”,帮助世界经济走出了低谷。

  历史总是如此巧合,2008年我们又一次经历全球性经济危机。无论理论还是实践,我们依然信奉凯恩斯理论,“扩大投资可以创造消费需求”,“增加收入可以创造消费需求”。

  然而,王吉绯原创的“规模需求理论”告诉我们,应该从消费需求直接入手,经济学理论要从侧重供给和投资,转向为侧重需求和消费。否则,我们的后人会像我们嘲笑“供给自动创造需求”一样,嘲笑我们今天信奉的“投资自动创造消费”。

  萨缪尔森曾戏言:学习经济学是再简单不过的事了,只要掌握两件事,一个叫供给,一个叫需求。对供给和需求的分析是传统经济学一般理论分析的逻辑起点。传统经济学理论总是“先供给、后需求”的。经济运行模式遵循“生产、流通、消费”的次序,似乎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

  王吉绯在研究沃尔玛等巨头的案例中得出结论:庞大到一个国家量级的规模需求是有可能搜集到的。如果需求信息能被规模搜集,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将会日益清晰,它将极大地降低全社会的经济成本。

  2005年,王吉绯出版了《握住“看不见的手”》,他在自序中开宗明义:以标准化产品为中心的工业时代逐渐被以个性化需求为中心的信息时代所取代,资源配置方式由此悄然而变——从传统的“以资源分配为中心”的资源单向配置给需求,转向“以需求搜集为中心”的需求反向配置给资源。

  王吉绯改良了经济学定义,变“资源的最优化配置”为“需求与资源的相互最优化配置”。同时提出要“确立需求在经济学研究领域中本该拥有的地位”,把需求摆上货架,变“生产、流通、消费”为“消费、流通、生产”。

  2008年,面对全球性经济危机,规模需求理论系统地解释了运用传统理论难以解释的经济疑难杂症。

  针对三农问题,提出“贷物不贷款”的农村小额信贷模式;

  针对房价大起大落,建议住房公积金子币化,让住房公积金享受到相对于现金的大幅度额外优惠率以抑制投机;

  针对“扩消费、拉内需”,建议采用奖励消费的方式,拉动真实的需求。2008年全国多个大城市如火如荼的“消费券现象”,成为拉动内需的新亮点。从此,规模需求理论引发了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和热烈反响,一跃成为“显学”。在传统经济学理论应变不及的情况下,王吉绯开拓的这个经济学理论发展的新起点和新方向,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