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汪晓波:何必将中国套入“模式”中

  关于“中国模式”的讨论由来已久,今年尤其热烈。一本市面上相当畅销的《中国震撼》,将这场争论推向了高潮。“中国震撼”四个字,似乎有些语意不全——作者想表达的是,中国震撼了世界。

  在支持者那里,主流的意见认为,中国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快速提升的经济增长率以及独特的儒家文化传统,共同构成了“中国模式”的重要特征。也就是说,遍观世界,“中国模式”其实是难以复制的。这样的观点是不是立得住脚呢?很多人在思考。

  经济学家黄亚生最新出版的《“中国模式”到底有多独特》,回答了上述疑问。在他看来,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并不独特。无论是中国的成功经验还是发展困境,都不是中国特有的,都可以在其他国家身上找到影子。

  严格来讲,《“中国模式”到底有多独特?》并不是一本学术著作,这和黄亚生此前的一些作品(如《改革时期的外国直接投资等》)不同。这是一本随笔、采访笔记等内容的合集,在论述的深度上逊于纯粹的学术著作。不过,黄亚生在这本书里,反反复复强调了一个命题,即所谓的“中国模式”,其实并不存在。

  我以为,在一些舆论似乎过高评估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独特价值之时,黄亚生及时推出的这本书,还是很有现实意义的。他没有用深奥的数学模型来论证这个重大的时代课题,却是以讲述常识的方式,击中了一些舆论的浮夸之处。常识未必不深刻,且人们知道,常识往往需要被不断重复,才能深入人心。

  自1978年中国选择改革开放之路后,总体上,中国经济30多年来保持了一个令世界惊异的发展速度。从国家财政濒临崩溃的边缘,到今日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应该说,发展的成就是必须肯定的。无视这些成就,就是不尊重历史。

  中国经济30多年来的高度发展,背后的支撑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市场化改革的制度释放效应、经济全球化时代里中国的开放抉择、中国企业家精神的兴起、科技进步的推动力、中国人力资本的红利,等等,不一而足。在此之外,受到激励的地方官员们成了激活中国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此种激励,又与行政发包与晋级竞争密切联系在一起。

  在种种推动中国经济保持高度增长的因素中,有些的确是为中国所独有。比如,行政体制对地方官的刺激,就是明显例子;中国的人口红利,也是一般国家很难得到的——但这是不是说,因为具有某些方面的独特国情,中国的经济发展就可以梳理出一个“中国模式”来呢?答案是否定的。

  从“北京共识”到“中国模式”论,从来都不缺少人欢喜以总结性的概念来定义中国的发展之路。但是他们忽略了一个更为根本的问题,即中国经济阶段性的高速度发展,本质上是遵循了经济发展的规律。不论是有意还是无意,各类因素聚集在一起,共同为经济高增长创造了条件。这些因素涉及多个方面,岂能以一个“中国模式”就能解释清楚?

  更要看到,今天的中国经济,正在经历发展方式转型之困。也就是说,过去那种粗放的、以透支生态环保为代价的经济增长,已经无法继续下去。高层一再强调中国经济的发展方式转型,强调要以科学发展的理念统领未来的经济建设,即是在表明,所谓的“中国模式”,本身便是内外交困,当中有许多问题必须得到求解。

  比如,这30年中逐渐孕育壮大起来的权贵阶层,或者说叫垄断利益阶层,正日益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阻碍。在黄亚生看来,这一问题,不仅影响着政治和社会的基本稳定,还将侵蚀来之不易的经济成果。如果说这样的社会“毒瘤”也是所谓“中国模式”下的“蛋”,这样的模式又如何能继续用于中国的未来呢?黄亚生说得好,我们有的只是“中国特色的道路”,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式去实现一些普世原则。

  能不能理性认识所谓的“中国模式”,关乎未来中国的许多选择。因此,今天的中国,当不必奢谈“中国模式”。重要的是在于,如何将发展的目光投向远方,如何让中国经济真正走在一条可持续的发展道路上。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