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以假乱真的经典导读

  领导提倡读经典,有人自觉读经典,经典又不易读,无论出于哪种动机,编写并出版“经典导读”和“辅导材料”,就是正常的事。

  “导读”有时还可以以假乱真呢!在北大任教时,曾听说这样一件真事。经济系某年级同学学习《资本论》。一位同学认真读《资本论》原著,结果考试竟不及格。另一位同学只读教师指定的“导读”,根本没有去碰《资本论》原著一下,结果考试为优秀。这事传开后,不少学弟学妹们认为,上《资本论》这门课读“导读”即可,至于原著,又长又难读,不读也罢。我听说这事后,向同学解释,读原著者没及格是因为他其实没读懂,读“导读”者优秀,因为那本“导读”就是那位任课老师、改卷老师编的。给读他的“导读”者优秀,买他书的人不就多了吗?我告诉学生,如果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只求个及格,“导读”就够了,但要真想学习,那就抛开“导读”,读原著。

  我之所以主张“抛开导读”,是因为从自己的读书经历中深感对于真正想从经典中学思想、学方法的人来说,“导读”不仅无用,甚至还有害。记得焦裕禄有一句名言是“嚼别人嚼过的馍没味”,经典“导读”就是被别人嚼过的馍。

  当然“导读”也不能一概而论,一棍子打死。就我见过的“导读”而言,大体分为三类。一类是对经典进行简单的内容介绍,以便使没时间读经典原著的人可以大概了解经典的内容。这种“导读”专业人士不必看,但对于非专业人士还是有用的。了解一点经典的基本内容,再有选择地去读原著,或者不读原著都是有益的。这类导读我读过一些,我的专业是经济学,对哲学、政治、历史、文学、法学,甚至自然科学的经典都想了解一点,但没有时间去读,于是就找本“导读”随便翻一翻。其实即使是经济学,我也没有时间把所有经典都读完,先读读这类“导读”,需要时再去读读经典本身。这类“导读”的确有引导读者的意义。我也曾主编过《西方经济学名著精览》,也为本书和其他“导读”写过介绍性的文章,就属于这一类有益无害的“导读”。

  第二类“导读”更高了一个层次,不仅有对原著的介绍,而且可以引导读者深入研读经典,给读者以许多极有益的启发,让读者进一步思考经典本身的思想。在读《资本论》时我曾读过前苏联著名经济学家卢森贝写的《资本论注释》(中文本“文革”前由三联书店出版),就是这样一种“导读”。对我学习、理解《资本论》起到了极重要的引导作用,至今让我难忘。但这种“导读”不是一般学者能写出来的。写这种“导读”的人本身要有深厚的学术功底,而且并不比写自己的书省力。卢森贝是前苏联的经济学大家,科学院院士,终生研究《资本论》和经济学史,他写的《政治经济学史》(分为上下两册一卷本和三卷本,“文革”前都由三联书店出版过中文本)在中国也极有名,当年我们学经济学说史就以此为教材,以后许多中国人写的多种经济学说史也以这本书为蓝本,并没有突破卢森贝的体系。只有熟知经济学思想发展史,读过历史上经典的人才可以这样对《资本论》进行“导读”,因为《资本论》的形成还建立在以前经济思想发展的基础之上。没有深厚学术功底的人是写不出这种“导读”的。写这种“导读”本身就是一种创造。可惜这类“导读”太少了。

  第三类“导读”是通过通俗的语言和方式来解读经典。国内出的许多《资本论》的“导读”都属于这一类。这类“导读”有时的确可以鱼目混珠,读“导读”获优秀的学生,读的正是“鱼目”。但也正因为它可以“混珠”,所以,颇有市场,现在一些出版社仍在出版这类书。这类“导读”我认为是有害无益的,我让学生抛弃的正是这类“导读”。

  我认为这类“导读”有害无益,基于两点理由。一是读经典是一个学习思想掌握读书方法的过程,别人思考过,把现成的东西给你,你就没有自己思考的过程,少了许多艰难与思考,也就少了以后的结果。用“导读”代替经典,少了艰苦的阅读、理解过程,也就少了读经典的乐趣和收获。这是懒人读经典的做法。二是许多“导读”对原著的理解并不完全正确。在通俗化的过程中难免有歪曲和掺点自己的“私货”,读这样的“导读”会被误导,还不如不读。我说的“别人嚼过的馍”就是指这种“导读”。“别人嚼过”或者把其中的营养已经吸收了,留给你的是没有营养的“馍渣”,或者在嚼时又掺进了自己的唾液。吃这样的馍,有什么意义?

  我的这种感觉来自“文革”中读经典的经验。那时为配合读经典,不同单位组织人写出了一批“导读”。我在读经典时也找了各种不同的“导读”,我先去读经典,然后再去读“导读”,原本的目的是对照一下,看看自己理解的对不对,全面不全面。结果我发现一些“导读”还不如我理解的正确、全面。少数“导读”简直是胡说八道。从内容来判断,连经典本身也没认真读就在那里瞎“导”了。

  当时的“导读”都是由某单位组织许多人集体编写的。大兵团作战,本来就出不来好成果,加之,“文革”中有点学问的人都被专政了,那些不读书、不看报、只“革命”的人能编出什么好东西呢?以后我发现,大凡署名集体编著的“导读”都没法看,但是个人编写的,还有“导”的意义。如复旦张薰华先生等编的《资本论》解说,就比其他单位集体编写的有参考价值。

  经典没有替代品,记住这一点才能读好经典。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