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新普京时代开启俄“新经济”航程

  2012年莫斯科当地时间5月7日上午12时,在象征着俄罗斯国家最高权力所在地的克里姆林宫,普京宣誓就任俄罗斯联邦第六任总统。这是普京在时隔四年后,第三次当选成为俄罗斯总统。

  与12年前初次入主克里姆林宫一样,如今的普京仍然怀揣着大国复兴之梦。今年初,普京曾经提出要建设俄罗斯“新经济”,目标是未来几年使俄罗斯跻身全球五大经济体。

  近日,经济管理出版社出版了《新普京时代》一书,系统总结了普京执政八年与担任总理四年来的成绩与不足,对于研究俄罗斯今后的经济政策走向无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能源强国战略助俄经济走出困境

  面对从叶利钦手中接过的千疮百孔的俄罗斯,普京必须找到一条带领俄罗斯经济突围的道路。实践证明,任何一个国家,若想在世界经济中占据一席之地,最便捷的途径莫过于发挥自身比较优势来谋求快速发展和提升实力。俄罗斯经济的比较优势显而易见,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丰富的自然资源;二是雄厚的经济科技潜力。

  能源工业作为俄罗斯经济的支柱产业,对俄罗斯经济发展乃至国家兴衰历来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普京入主克里姆林宫之时,正值国际石油价格持续飙升,为俄罗斯重振经济、恢复国威创造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俄罗斯政府利用国际石油价格高涨的有利时机,对能源发展战略及能源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使其成为普京强国富民战略的重要一环。“石油美元”的大量流入为俄政府摆脱财政困境、解决重大社会问题创造了条件,油气工业的快速发展成为解决稳定增长的强大动力。

  普京的能源强国战略是在国际油价持续高涨、能源对俄罗斯经济的作用日益凸显的背景下逐渐形成的。对内表现为强化国家对能源资源和能源产业的控制,使能源工业成为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使国家、社会与企业共享“能源红利”;对外表现为将能源作为强有力的外交政策工具,谋求本国利益最大化。

  普京的能源强国战略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模糊到清晰的演变过程,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2000年至2003年7月,普京继承和延续叶利钦时期的能源政策。对能源工业继续奉行自由化政策,强调减少国家干预,任由各种所有制形式的能源企业进行自由竞争。在这一时期,私营石油公司的实力继续增强,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天然气工业的改革被提上政府的议事日程;电力工业的市场化改革全面启动。对石油和煤炭行业继续进行私有化改造,石油工业中的国有成分进一步减少。

  2003年7月至2005年12月,以“尤科斯事件”为标志,俄罗斯政府加强了对石油工业的整顿与控制。国家强力介入能源工业,强化国家对能源工业的控制。通过整肃“尤科斯”石油公司和大力扶持国有的“俄罗斯石油公司”,使国有石油公司实力迅速壮大。对石油企业停止执行私有化计划,限制私营石油公司进行强强联合。

  2005年12月至2012年,以普京总统2005年12月在国家安全会议的讲话为标志,俄罗斯能源强国战略最终形成。普京此次讲话的核心思想是俄罗斯要成为“世界能源领导者”,使能源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发动机”,成为执行对外政策的强有力工具,成为俄罗斯全面振兴的战略基础。

  金融危机暴露俄经济四大软肋

  2008年源自美国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俄罗斯也未能幸免。虽然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是金融危机对俄罗斯经济还是造成了严重影响。从2008年第三季度起,俄罗斯经济连续四个季度大幅下滑,GDP缩水11%。

  此次金融危机再一次暴露出俄罗斯经济的脆弱性和深层次的结构性问题,显示出俄罗斯经济虽然经过普京执政时期9年的快速增长,经济实力有所恢复和增强,但经济增长质量没有明显改善,结构调整没有明显进展,其主要特点是:

  首先,油气工业的超常发展和对石油出口的依赖性存在巨大风险。过去几年国际石油价格的持续飙升,为俄罗斯重振经济创造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同时也对结构调整起到了阻碍作用。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国际油价大幅下降,导致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大幅下滑,财政收入明显减少,出现巨额预算赤字。过去几年“石油美元”的大量流入导致卢布持续升值,工业制成品进口增加,出口受到抑制。更为重要的是,油气行业的超常发展和高额利润,对资金、技术和劳动力产生了“虹吸效应”,自然资源开采行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总投资的l/3左右,资本和劳动力流向油气工业。制造业部门为防止人员流失,被迫提高工资,增加了生产成本。油气工业的超常发展对制造业的超常发展和技术革新起到了压抑作用,导致结构调整难以取得积极进展,决定了俄经济的脆弱性和高风险。

  其次,高度的垄断性制约了俄罗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俄罗斯市场化改革过程中保留了大量的垄断行业和垄断企业。自然垄断、行业垄断和行政垄断成为俄罗斯经济中存在的三大顽症。其中,自然垄断企业规模庞大,其中包括石油管道运输公司、电网公司、铁路公司等。行业垄断则是由苏联时期大而全的经济发展模式沿袭而来的。行政垄断包括地方保护主义、行政机关利用权力限制某些行业的市场准入,导致某些领域市场准入门槛过高。

  第三,行政障碍制约俄罗斯中小企业和创新主体的发展。行政障碍是俄罗斯经济生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俄罗斯中小企业面临的行政障碍包括开办企业的程序复杂繁琐、许可证制度广泛存在、执法机关的各类检查频繁等。此外,中小企业在享用公共设施和电网方面也受到很多限制,其中最为突出的是电价过高。中小企业生存环境恶劣,盈利水平低,从而导致商业银行过高估计其信贷风险,使得中小企业难以获得商业银行的信贷资金。

  第四,固定资产严重制约产业结构升级。俄罗斯在计划经济时期投入使用的设备已严重老化和锈蚀,仅靠增加要素投入进行外延式的扩大再生产,难以实现产业结构的高级化。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的经济危机,使俄罗斯错过了对原有工业基础进行现代化改造的时机。对旧设备、旧技术继续增加投资,进行局部修补,必然导致投资效率低下,产品质量和产业竞争力无法根本提高,产业结构高级化无从实现。

  改革成功与否决定“新经济”成败

  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俄罗斯经济发展模式的弊端已充分显现,单纯强调低价劳动力和资源要素禀赋优势的国家,很容易因忽略产业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而陷入比较优势陷阱,从而无法快速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克服经济危机、缓解危机带来的经济和社会问题是俄罗斯政府面临的现实任务,也是普京新的任期内亟待解决的难题。

  在今年1月底,普京在总统竞选期间发表关于经济发展的纲领性文章,发出“我们需要新经济”的呼声。文章重申俄经济必须摆脱对能源原材料出口的过度依赖,发展高效和低能耗的创新型经济。普京认为,未来俄罗斯新经济应该是多元化的,除继续发展现代化的燃料能源综合体外,还要着力建设其他“发达、有竞争力”的行业,其优先方向是制药业、复合材料、化学工业、非金属材料、航空工业、信息技术和纳米技术等高新技术和知识产业,普京希望由此改变俄罗斯作为能源供应者的国际分工角色。

  从长远来看,俄罗斯经济现代化前景如何取决于经济改革的推进和深化,应从根本上对行政管理模式进行改革,提高政府的服务意识,破除形形色色的垄断,加快固定资产的更新和改造,培育新的主导产业和“地域增长级”,从而实现产业和地区的平衡发展。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