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多元视角中的货币历史

  经济的发展历史,首先就是一部货币的发展史。半两钱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全国统一的货币形态,而且也是纪重铜钱的重要代表。作者从本书开端,将陆续出版其他著作,完成对中国整个货币制度发展的纵向历史研究。

  在学术界,传统的历史研究中虽然不乏对经济的研究,但是比照千百年来学者在政治、文化、技术、思想等其他方面的研究而言,对中国经济史的研究,尤其是货币历史的研究还相对薄弱。中国金融出版社新近出版的《半两钱制度研

究》一书,为这个薄弱领域增添了新的内容。

  了解一本书,首先要了解其社会意义和研究价值。货币经济史横跨历史学、经济学、法学等专业,是一门交叉学科,研究难度很大,现实意义也十分重大。“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研究货币经济史,能够更好地论证和指导当前的经济建设,“谋定而后动”,制定正确的决策。

  经济的发展历史,首先就是一部货币的发展史。半两钱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全国统一的货币形态,而且也是纪重铜钱的重要代表,半两钱制度也是研究中国货币发展史的开端,能够充分反映秦汉时期的社会经济生活。

  基于这样的研究思路和研究重点,作者对大量史料进行严谨分析,又结合对出土文物的严密考证,运用历史分析方法,从法律制度角度研究探讨半两钱形制的变化和流通特点,揭示了历史上半两钱之所以出现美恶混杂、轻重无常、减重频繁现象的经济原因和制度原因。

  作者以三条主线研究分析半两钱制度:一是主要从历史分析角度,研究考证半两钱制度的形成、演变和终结的全部过程;二是主要从法律角度研究半两钱的相关律令法规;三是主要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半两钱在当时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并进一步揭示经济学中的一般规律。

  当然,这三条主线不是完全割裂的,作者在书中将三个逻辑分析框架既分立对比,又互相呼应衔接,前后论证,推衍分析,结论水到渠成。

  通过三条研究主线最后得出的经济普适性结论是,世界货币的名目化应该是渐进的,世界货币的流通不是基于一国政府的信用,而是基于充分的物权准备,在此基础上才能建立公正和安全的世界货币体系。这一结论,落脚于现实,为经济建设的现实服务,意义非同寻常。

  《半两钱制度研究》的分析同时具备历史学的深度和经济学的专业性,将货币经济史的研究价值充分展现出来。

  作为一本货币经济史著作,《半两钱制度研究》以贯通古今的历史维度作为研究角度,丰富了历史研究的范畴,从货币角度展现了秦汉时期的政治形态和社会状况,同时也为研究古代政治、文化、技术、军事、思想史提供了新的角度,对历史研究做出了新贡献。不仅如此,通过对史料和文物的大量考证研究,得出了经济研究结论,并运用经济学理论加以印证和解释,具有指导现实的重要意义。

  货币经济史是以更宏远的眼光关注历史,指导现实,衔接未来。《半两钱制度研究》独有的价值还体现在分析研究的科学性和专业性。在这本书里,没有同类著作中常有的生硬的学科拼凑痕迹,也没有现代经济理论简单机械的套用说明。作者以史学、法学、经济学和数理统计学博士的深厚学术功底,非常娴熟地驾驭了货币经济史的研究方向,对半两钱这个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流通的钱币形态从法律制度的角度进行了纵向的历史分析和横向的经济解读。

  难得的是,本书是对中国货币制度历史开端的研究,作者还将陆续出版其他单本,完成对中国整个货币制度发展的纵向历史研究。

  从货币历史角度,可以了解秦汉时期服务于政治需要的经济安排。这种经济安排,是政治生活的选择,同时也左右了政治的走向。政治和经济的相互渗透和不可分割,是历史的必然规律,也隐现在书中酣畅的论述中。通俗的文字,流畅的表达,浅显的叙述,完整的逻辑,这本25万字、开本小巧、装帧古雅的精致小书,并不限于专业人士阅读,凡是对历史文化有兴趣的读者,都可以通过阅读增长学识。

  《半两钱制度研究》(精、简装)(590册加锁,其中190册精装),石俊志著,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年12月,25.00元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