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梁小民:阅读经典的理由(二)

  当然,我们所说的经典不仅仅是马克思主义经典,各个学科都有自己的经典。每个专业人士都要读几本本学科的经典才有理论基础,不至于借经典之名胡说八道。

  在当代经济学中,被曲解最多的就是凯恩斯的《通论》了。《通论》的确是一本经典之作,甚至可以称为当代经济学第一经典。但《通论》也是被误读最多的一本经典。这些误读中,也有熟读《通论》的人。凯恩斯太有名了,《通论》太有名了,谁都想借这种名气来阐述自己的思想。“拉大旗作虎皮”,也是人的一种本能。

  最早误读凯恩斯《通论》的是英国剑桥学派的女经济学家琼·罗宾逊,或称罗宾逊夫人。在《通论》形成的过程中,剑桥大学三一学院的卡恩·斯拉法等年轻经济学家在卡恩的房间里讨论经济问题,被戏称为“马戏团”。他们的议论对《通论》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罗宾逊夫人及其丈夫奥斯汀·罗宾逊都参与了这个小团体的讨论活动。可见罗宾逊夫人对《通论》是极为了解的。但是,罗宾逊夫人以后转向左倾,从激进的立场来解释《通论》,就歪曲了《通论》的原意。她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通论》,以《通论》的唯一传人自居。我把这称为对《通论》的第一次误读。

  《通论》是要分析市场经济的缺陷及解决途径的。凯恩斯在这本书中建立了一个以需求为中心的短期宏观经济分析框架,并提出用国家干预克服市场经济缺陷的主张。《通论》中也提出了市场经济中收入分配不公对增加总需求不利的观点,但在整个《通论》的体系中,并不重要。罗宾逊夫人却把分配问题作为《通论》的重心,认为市场经济中的一切问题,包括经济危机的出现,都源于分配不公,并把实现收入分配平等作为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显然,这就完全误读了《通论》,而且是有意的。罗宾逊夫人以此建立了新剑桥学派,自以为发展了凯恩斯主义,结果是毁坏了剑桥悠久的经济学传统和地位。

  罗宾逊夫人对《通论》的误读在当代经济学中也曾走红一时,但现在已经过去了,而另一位误读者现在影响仍然相当大。这就是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的误读。萨缪尔森对《通论》的发展,在战后经济学和经济政策的制定中影响极大,所以,萨缪尔森和追随他的经济学家托宾·克莱因、索洛·莫迪利安尼等都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我并不否认这些经济学家对经济理论的重大贡献。由这些经济学家组成的新古典综合派,或称美国凯恩斯主义,是战后最重要的经济学流派,也就是主流经济学。他们的贡献是经济学发展的里程碑。他们的误读则在于把凯恩斯原本的临时应对之策变为长期经济政策的指导思想。

  凯恩斯的名言是:“长期中我们都要死。”因此他的理论分析和政策主张都是针对短期问题的。《通论》的核心是短期分析。《通论》出台的背景正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英国经济的衰落与随后三十年代的大萧条。《通论》正是要找出这些问题的原因及应对之策。在《通论》中,国家干预仅仅是一种临时的应急之策,但在萨缪尔森等人那里却变为长期政策基调。这种主张符合各国政府追求经济繁荣、获得选民支持的意愿,因此受到热捧。读《通论》,看不出这是凯恩斯的本意。其结果是,政府不断地、越来越多地干预经济,虽然存在过短暂的繁荣,但带来的危害也不少。上世纪七十年代美国经济的衰退,最近的金融危机,都与这种国家干预直接相关。这次金融危机来自次贷危机,而次贷危机的根源正在于政府以低利率刺激经济繁荣。低利率正是那些美国凯恩斯主义者主张的刺激经济的货币政策。

  把国家干预引入中国更是对《通论》的误读。凯恩斯把国家干预作为一种应急的临时措施,背景是市场经济。他所在的英国,当时市场经济已经相当成熟,借助于“国家与市场的结合”,市场经济会运行得更好。但我国的市场经济目前仍是政府主导的市场经济,在资源配置中起关键作用的仍然是政府而不是市场。影响市场化进程的,不是市场经济本身的缺陷,而是政府的过度干预。现在经济的问题不是市场调节太多了,而是国家干预太多了。不是市场机制引起了各种问题,而是国家干预破坏市场机制引起了各种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再根据《通论》来强调加强国家干预,那就有可能回到计划经济的老路。计划经济的失败是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证实的。误读《通论》给中国带来的灾难远大于西方。

  经典之作也仅仅是一家之言。其中既有闪光的思想给人以启迪,也有不成熟甚至是错误的东西。没有一部经典句句是真理,字字闪金光,放之四海而皆准。我们读经典也不是全盘接受,而是要从中找到有益的启示。经典可以讨论,也可以批评,不能把经典神化。我们读经典是为了得到启示,而不是去寻找标准答案。我们往往习惯把经典神化,再加上“主义”二字。其实写经典著作的人,也反对把自己“主义化”,马克思曾说过,我不是马克思主义者;凯恩斯也说过,我不是凯恩斯主义者。他们不是自谦,而是怕人们神化、歪曲了他们的著作,担心有人以阐释、发展为名,行贩卖自己的私货之实。

  我们之所以需要读经典,是为了不依靠别人,直接了解经典的本意,从而对各种或真或假的对经典思想的解释、发展作出判断,也才能在经典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思想。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