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魔鬼经济学家的梦醒时分

  多年前在纽约参加朋友家的一次新年聚会,席间女主人给大家播放台湾歌星李宗盛的CD增加气氛。此时一位当外汇交易员的台湾朋友突然向大家爆出:他是李宗盛代表作《梦醒时分》的始作俑者。此言一出,大家都将目光投到这位李宗盛的“魔鬼”词作者身上。

  这位外汇交易员朋友自曝曾在李宗盛的创作组里工作。而《梦醒时分》来自一位三十多岁恋上有妇之夫的职业女性向他们讲述的情感遭遇。经过详细采访,他将捕捉的意境写成歌词字句交给老板,尔后便有了脍炙人口的歌词。

  事情往往不是常人所想:每件事情总有隐藏在背后的一面——这是《魔鬼经济学》作者斯蒂文·列文特和合著者《纽约时报》记者斯蒂芬·都伯勒的成功写作公式。2005年《魔鬼经济学》风靡了全球。它是第一次成功地用经济学的调色板,将现代社会的那些事儿,描绘得入木三分令人目眩。

  “小学教师与相扑士有什么相同?”“为什么毒贩还跟他们母亲住在一起?”“三K党怎么像一群房地产中介?”这些书中的章节标题已经成为经典。假如眼下国内新一轮房地产热令你蠢蠢欲动,重读上面最后一章定会对你有好处。

  两位作者的灵感来源于199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加里·贝克尔首创的、用“经济思维”来解释人之行为的思路。这种“经济思维”不同于传统的微观经济学,它并不假设人们总是理性的,至少不以经济价值作为主导行为的唯一动机。从贝克尔的“经济思维”,两位作者传承出“魔鬼经济学(Freakonomics)”——“将经济思维与一种非正道的、近乎疯狂的好奇相结合”的“学问”。

  所谓“非正道”——用通俗而引人入胜的故事写作畅销书向公众讲述经济学原理,抑或像保罗·克鲁格曼一样通过博客与专栏文章对各国政府的经济政策做实时的评论,而不是做天天推演公式、摆弄数字和撰写论文等正统经济学家所做的事。

  然而,随着公众在经济中的份额变大,公众如饥似渴地需求经济方面的专家见解,越来越多经济学者加入如此“非正道”。而在中国,对美国经济学家们来说的“非正道”事情已是我国正统经济学家天天做的事情。

  自《魔鬼经济学》后忙于四处演讲的两位作者时隔四年在2009年11月推出了他们的新书《超级魔鬼经济学》。到底这本书有多“超级”呢?

  骤眼看这本书的副标题——“全球变冷,爱国的妓女和为什么自杀爆炸者应该买人寿保险,”合著者之一的专业作家,斯蒂芬·都伯勒无疑非常清楚什么吸引眼球,非常在行将故事讲得峰回路转引人入胜。

  再看看书中各章的标题,它们延续了《魔鬼经济学》的风格:

  “站街的妓女怎么像百货商店的圣诞老人?当女人的各类成本”

  “为什么自杀爆炸的恐怖分子应该买人寿保险?生命与死亡之间令人惊叹的方方面面”

  唯一不同的是最后一章:“戈尔与皮纳图博火山有什么共同?我们来看看全球变暖中难以理喻的一面。” 在这里,两位作者不仅跳出了自己在该书开头所界定的话题范围——微观经济学,而且还跳出了自己熟悉的经济学范畴而讨论起时下的热门话题:全球气候变暖。不过这一尝试被证明饱含争议。

  在讨论全球气候变暖的时候,两位作者一改用微观统计数字说话的一贯做法,而将自己的说服力放在了“知道谁,认识谁”上面。而他们以为对于全球气候变暖无所不知见解独到的“高人”就是前微软公司首席技术官内森·迈赫沃尔德(Nathan Myhrvold)和著名的气候学家肯·卡尔德拉。

  内森·迈赫沃尔德从自己创立的软件公司在1986年被微软收购工作到1999年从微软退休。微软丰厚的股票期权令其致富,加上曾经给著名理论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当博士后的经历,迈赫沃尔德将自己设在美国西雅图的公司命名为才智伟业(Intellectual Ventures)。这家通过科学试验而积累专利技术的企业对抵御全球气候变暖有着非常精巧的解决办法——往地球大气层里的平流层里每年灌十万吨的二氧化硫,这将“有效地逆转在地球极地目前的变暖现象和给北半球降温”。

  大气同流层位于十万米高空之上,相当于飞机巡航高度。怎样才能给地球加上一个十万米高的隔热层呢?这是目前正在兴起的一门新工程学叫做“地球工程学(Geoengineering)”。它试图通过工程干预手段改变地球环境过程。而迈赫沃尔德从地面往大气同流层里灌二氧化硫的想法就是构筑十万米长的、由汽球分段悬浮的特种材料管道。

  他的灵感来自于菲律宾的皮纳图博火山。该火山在1991年强烈爆发引发大气同流层二氧化硫含量增加,阻隔了10%的太阳光线照到地球,结果意外地给地球降温了摄氏0.4度。现在,你可以猜到“戈尔与皮纳图博火山”的共同之处了吧。

  就在前往西雅图造访的两位作者为迈赫沃尔德及同仁的才智所吸引时,他们的角色也从求真的学者变换成求知的记者,尽管有供职《纽约时报》的合著者,他们对“全球气候变暖”的报道却显得有点蹩脚。

  迈赫沃尔德同仁们认为现有抵御全球变暖的节能和另类能源举措“太小规模,太晚和太乐观”。也许是两位作者太想揭露“隐藏全球变暖背后的一面”,这句话让他们如获至宝,忘了该对迈赫沃尔德所说的话做一番应有的验证。

  在书中,两位作者引用迈赫沃尔德的话指出:“风力和绝大多数另类能源的做法很精致,但不足以在更多规模上起作用。”其中包括现在正在推广的低排放电动汽车,因为“交通能源消耗并不那么大”。

  真的如此?大错特错。据美国环境保护局2006年的一项统计,交通行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占总排放量1/3,仅次于电力行业排放量而居第二位。

  更富争议的是两位作者的下一个“援引”——“他(著名气候学家肯·卡尔德拉)的研究表明,二氧化碳并不是这场(抵御全球气候变暖)战争中的真正的敌人。”这句话在气候变暖阵营里引起了轩然大波。不管是两位作者过于迫切套用自己的写作公式,断章取义还是错听了卡尔德拉。这段援引直接违背了卡尔德拉先前发表的学术结论。面对卡尔德拉的公开否认,两位作者后来不得不在自己的博客上承认这句话将在再版中删去。

  但是,如果没有了这句话,《超级魔鬼经济学》将面临一次脊椎大手术。这恐怕需要作家出身的都伯勒使出浑身解数。因为这个压轴的全球气候变暖话题有着这本书最重要的立意——给读者传递一个完全意想不到的梦醒时分。

  此刻《超级魔鬼经济学》正高居美国图书畅销榜。而两位作者正经历一个梦醒时分。一不留神,经济学家列文特竟然忘了学者应有的谨慎——我们总有自己不知道的东西。迈赫沃尔德和列文特一起,两位著名学者的声誉正经受舆论考验。不少环保人士开始质疑,是否由于迈赫沃尔德对其前老板比尔·盖茨的影响力和迈赫沃尔德的观点,造成盖茨基金会在全球变暖问题上少有积极举措。

  坦率地讲,我以为将这本书的“超级”命名也值得商榷,这本书果真超级,未来的“魔鬼经济学”还将如何冠名?其次,何必放弃刚刚过去的金融危机不谈呢?造成这次危机乃是个人及金融机构承载过量的风险,这造成了微观经济学里所说的“道德危险。”这难道不是一个很好的话题吗?除此之外,“道德危险”同样是影响当前美国医疗改革中的微观经济学问题。

  (作者邮箱:think778@gmail.com)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