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破除命运的幻象



  作为重建经济学的“伦理之维”且哲学功底深厚的经济学家,阿马蒂亚·森这几年来一直关心“自由与正义”的话题,例如在早先的《惯于争鸣的印度人》一书中,他就论证争论传统对印度民主制度的正面影响,以及由民主趋正义的社会体制将在未来产生积极的作用。

  在新出的《身份与暴力》一书中,森认为,可以通过宽容多元、推进沟通来免除战争和冲突,从而到达正义之境。但是,当下世界冲突的困境在于分崩离析而又匆忙地“贴标签”,忽略细致入微的具体特征,消弭了深厚的共性基础。

  这个关于世界分崩离析、文明紧张冲突的大理论,是从一个小故事开始的。森曾经担任英国剑桥大学三一学院院长。他是印度人。有一次他回英国,移民局的官员询问他与三一学院院长的关系。森教授认为自己通常善待自己,就开了一个小玩笑,答曰“关系还不错”。但是,中间的片刻疑虑加深了移民局官员的怀疑。尽管事情最后解决了,关于“身份”的疑问就此展开。

  实际上,每一个人都拥有多重身份。以一个普通的中国人为例,他可能是男人、共产党员、乙肝病毒携带者、低收入者、网络读书俱乐部主持人等。这些都是不同场景下的身份表现。“身份”,原本是出于易于交流的目的而产生的,有助于令人变得易于识别,或者给陌生人提供交流的切入点。不过,这种经济学的成本收益分析并不能时时让人满意。

  出于对“个人主义”的反思,“社群主义”强调个人的社区属性,并且将社区属性作为个人的一种延伸。但“过犹不及”这个词或许对每一种思想都是个合适的警告。社群主义认同社区属性的重要性,尤其当个人嵌入“社区文化背景”中时,更是如此。当我们引用诸如“理性”与“自由”这样的概念时,将不可避免引发“何种理性?谁之自由”的争议。如此一来,所有对个人主义的评价,都必须基于个人所属社区的价值观和规范才能做出,其后果是妨碍了相互的交流和理解。

  最近几年,中国共产党追求和谐社会建设,加强党与群众的相互理解。但有意思的是,“党群关系”一词,实际上已经切分了不同的群体属性。也许,一开始“党群”切分仅仅是为了表明共产党员的属性;但是,一个共产党员可以是乙肝病毒携带者,还可以是读书俱乐部主持人 ——后两种身份或许更能通向群众基础;而“党群”之分及其强化,反而有可能阻碍了通向群众的道路。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森担心的是,社区属性的身份标签也可能造成强制的固化;用不同身份标签搭建的“巴别塔”,同样会让世界充满误解和冲突。或者说,社群主义者造成的可能困境是:并没有促成不同社区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反而将社区文化作为一个偏执力量,加剧了不同文化之间的隔阂。

  世界性冲突以“9·11”为典型代表,从表面上印证了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但是森的担忧更深:是什么让我们认为“9·11”是伊斯兰文明与基督教文明的冲突,而不是一个个具体的人带着其复杂的情绪而实施的恐怖行为?又是什么让我们轻易为一群人贴上“恐怖分子”的标签,最终将美国拖入了战争?

  同样的,在不了解中国经济运行基础和内部结构的条件下,会轻易得出所谓“中国模式”或者“北京共识”这类概念。这对理解和比较各国经济增长的基础和制度条件,并没有多大帮助,反而会强化“华盛顿-北京”这样的极化概念。如果其间夹杂了政治野心家的阴谋诡计,即便不造成大国之间的冲突,也可能加剧两者之间的紧张。而中国人习惯的“中国-西方”式的话语论述模式,同样不利于增进文化交流与理解。

  不管是“社群主义”还是“文明冲突论”,都不可避免地将世界简单抽象化。如果我们坚持人类身份毫无选择的单一性,哪怕仅仅是一种下意识的行为,也会大大削弱人性的丰富程度,失去关键的人性共同点的连接通道。理性地审视自己,则要求我们注意到身份之多重、文化之多元,寻找交叉重叠的共识,努力推进相互的理解和尊重。

  拳打“社群主义”,脚踢“文明冲突”,这是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马蒂亚·森在《身份与暴力》一书中给人的印象。把丰富的人性塞进单一的身份盒子里,这是一种高级理论的低级应用,也必将遭受单一幻象的惩罚,而陷入无尽的命运幻象。破除命运幻象的第一步,恰是森在本书最终章所昭示的:允以自由思考,重申选择之美,那是共同和永恒的人性之光。

  阿马蒂亚·森,2009,《身份与暴力——命运的幻象》,李风华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10月第一版

相关阅读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