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创新与挑战并存的中国经济转型

 

  中国自1978年以来的改革开放及相应的经济、社会转型无疑是20世纪世界范围内最重大的事件之一。中国经济的转型改变了国内十多亿人的生活和命运,同时,也仍在持续不断地改变着世界经济的版图。从历史和全球的视角来看,中国经济巨大的转型究竟因何而发生,如何发生,今后走向何处,这些问题无疑是每个对中国经济转型感兴趣的人士所关心的问题,劳伦·勃兰特教授和托马斯·罗斯基教授主持编撰了《伟大的中国经济转型》一书,试图对这一系列问题做一次系统性的回答。

  勃兰特系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经济学教授,罗斯基系美国匹兹堡大学经济学教授,这两位教授都是北美著名的中国经济问题研究专家,曾在《政治经济学杂志》、《美国经济评论》等国际一流经济学杂志上发表过多篇关于中国经济的论文。《伟大的中国经济转型》由勃兰特和罗斯基拟定提纲和框架,邀请各个领域的专家参与撰写,作者几乎囊括了北美所有著名的中国经济专家和学者,其中包括我们熟悉的麻省理工学院黄亚生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的蔡昉教授等。

  如何看待这场巨大的转型?从书名中的“伟大”两字可以看出,这群北美经济学教授和学者对于中国经济的巨大转型无疑持有肯定和赞美的基本态度。不看事实,单从价值观上来分析,他们对于市场经济无疑是偏爱的,也乐于见到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但事实比价值观更能让中国经济的这种转型获得“伟大”的评论。转型之前的中国经济陷入严重的困难中,物资短缺、生活水准低下,随处可见大量处于贫困甚至绝对贫困状态中的人们,通过比较可以发现,转型的成效是显著的,数以百万计的人脱离了绝对贫困状态,市场上产品丰富到过剩的程度,有些领域的变化甚至用“天翻地覆”来形容也不为过。

  在此转变过程中,创新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价格双轨制等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举措最终渲染出一场巨大的改革。相对照东欧、俄罗斯等国由西方学者设计的充满教科书味道的“大爆炸”式的改革,中国独立自主结合本国国情的创新改革之路无论在改革过程中的社会稳定程度还是改革的成果方面都胜出一筹。

  但是这场大转型并非十全十美,渐进性改革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先易后难,牵涉面小容易改革的领域先改,改革阻力大的领域后改或不改。由于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相对缓慢,所以,许多与此相关的经济改革也进展缓慢,许多问题仍留待以后解决,比如收入不平等、区域发展不平等等问题,这些都是中国经济目前所遭遇的不容忽视的挑战。在赞扬了这场转型的伟大之后,这些学者也提到了这些留待解决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在这些学者的分析中,关于这场转型的政治经济学分析颇值得一看,一是因为我国无论在改革前还是改革后,政府都对经济具有很大的影响力,不研究政治经济学就无法真正领悟中国经济转型的内在逻辑;二是因为本书的作者大部分都生活在国外,在西方的学术和生活背景下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为读者提供了一些新的理解中国经济转型的视角,比如,作者详细分析了中国各级领导者回馈拥护者的资源在改革过程中如何发生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如何影响领导者和拥护者的行为。从某种程度上而言,旁观者的观察有可能更能抓住问题的实质。

 

《伟大的中国经济转型》

ISBN:9787210021278

主编:[美] 劳伦·勃兰特

      托马斯·罗斯基

译者:方颖 赵扬 等 

出版社:格致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年10月

定价:86.00元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