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财经》8月荐书


 
新经典
《医疗改革的经济学》
(日)俞炳匡著,赵银华译,中信出版社2008年6月第一版
  作者在日本行医多年,并赴哈佛大学随医疗经济学泰斗萧庆伦教授学习,又跟从霍普金斯大学的Kevin Frick教授撰写医疗经济学博士论文。取得博士学位之后的几年里,他先在斯坦福大学医疗政策中心,担任养老护理医疗制度国际比较研究项目的研究员,又参与了美国卫生部疾控与预防中心的研究工作。这本书是他的第一部专著。可以看出,作者在写书时,脑子里始终想着日本的医疗体制问题,并与西方各国的体制和数据对照,充分呈现了各国医疗服务问题的共性。
  为增加可读性,作者为各章撰写了“摘要”。书中有许多与常识十分不一样的统计结论,例如,各国医疗费用迅速上升,不是因为诸如“人口老龄化”和“医保制度普及”这样的因素,而是因为医学和医疗技术在最近几十年取得的显著进步。 

《极权主义的起源》
汉娜·阿伦特著,林骧华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6月第一版 
  这本书的封底上写着“(内部发行)”,对于此种敏感话题,即使有所删节,能得以出版也值得欣慰。此书被公认为极权主义系统研究的开山之作,是政治哲学领域不可不读的经典。阿伦特是20世纪政治思想史上广为瞩目的人物,作为犹太人,她对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人类政治大灾难时,反犹主义与极权主义的解读,更多是从其自身经历出发,探讨政治上反犹主义兴起背后犹太教和犹太属性的作用。
  阿伦特的著名论断是,极权主义是暴民与精英的结合,然而,她毕生追随的爱人海德格尔就是精英的代表。作为女人,她痴情于海德格尔,甚至可以无原则地牺牲她的政治立场;作为思想家,她对极权主义的剖析又显示其反对纳粹的坚定立场,这一矛盾也是人们探寻这位传奇人物政治哲学思想的重要原因。  

知识与情趣
《管理大未来》
(美)加里·哈默、比尔·布林著,陈劲译,中信出版社2008年7月第一版 
  此次中译本没有遵循商务印书馆发布的英汉人名翻译标准,此哈默(Hamel)应译作哈迈尔,才不会与当年见过列宁的西方石油大亨哈默(Hammer)混淆。哈迈尔是享誉西方世界的“策略大师”。与以往管理大师们的作品不同,哈迈尔充分借鉴了当代的社会演化理论,诸如“文化基因”这样的概念,为的是要深层反思西方的管理原则。
  他认为,以往一百年的管理原则能够取得巨大成功,却成为未来管理的致死基因,原因是一种泰勒式的管理者信仰:企业的生命在于效率,效率来自精确地知道所分配的工作。
  与此相反,哈迈尔认为,我们进入的是一个“后管理时代”——这里没有管理者的管理,是“观念的民主”,典型地出现在互联网社会里。这样的管理原则将颠覆任何基于科层制的管理原则,是一种基于“社会网络”的创新管理。

《全球化为什么可行》
(英)马丁·沃尔夫著,余江译,中信出版社2008年7月第一版
  如果你读过斯蒂格利茨对全球化不满的论述,就请再读读沃尔夫的这本小册子,它旨在回应包括新左派经济学家在内的对全球化的批评。根据“古典自由主义”的精神,他论证,虽然全球化带来了许多严重问题,但如果我们按照反全球化的观点来改造世界,世界将变得远比全球化的世界更糟糕。对中国读者而言,了解西方学者对全球化及市场化运动的批评和辩护,至少有助于探讨基于中国文化的经济发展道路。

《夜晚的书斋》
(加拿大)阿尔贝托·曼古埃尔著,杨传纬译,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8月第一版
  这是一本讲书的休闲书,作者被认为具有广博的知识和优雅的叙事风格。第149页上有一段文字:“图书馆(或书斋)不仅是有秩序或无秩序的地方,它也是机遇的天地。书籍即使已经上了架,编了号,仍旧有自己的流动性。它自有一种能力,能以出人意料的方式集结在一起;它遵循相似性的神秘规律,遵循某种特殊的谱系,按共同的主题和兴趣而聚集。”这样的描述让人深有感触,也许你也曾许多次在书房里随意浏览书籍,突然就会感受到以前不曾呈现的主题,从数百本陈列书籍的标题中涌现出来。与以前阅读它们所得的印象与各方面的研究兴趣错综纠缠在一起,就又有了阅读的冲动。

  本刊学术组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