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霸业兴衰的幽秘脉络

  2008年7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与国内3个影响力最大、会员最多的经济学专业网站:中国经济网(www.ce.cn)、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www.efnchina.com)和人大经济论坛(www.pinggu.org)携手,在全国范围内举办以“我读人大社经济学书”为主题的征文活动。本文获一等奖。

  设想作为工厂老板所面临的选择:针对车间的技术工人,你是让他有更高的工资并管理其他低技术含量的工人还是专门聘请工头来管理包括技术工人的所有工人?当技术工人以辞职或罢工等手段来要求提高工资时,你是与技术工人所组成的工会谈判协商还是以强硬的手段让其走人?如果竞争压力扩大,你是压低普通工人工资以维持技术工人的收入还是采取去技能化的技术来排挤技术工人?

  前一种做法,是十九世纪末英国兰开夏郡绵纺业工厂的惯例,而同时期美国新英格兰众多棉纺织业工厂则选择了后者。这两种做法体现了两国纺织业劳资关系的差异。看上去与我们今天强调的战略管理有些距离,但事实上就是这种劳资它们决定了工厂的技术选择,从而注定了竞争的结局:英国输了,美国赢了。

  拉佐尼克在其名著《车间的竞争优势》中阐述这两种车间组织方式的成败逻辑时指出:英国衰退的主要原因是企业没有将管理工作从车间中脱离出来。英国资本家心甘情愿地将生产的控制权交给车间,而没有采取改革创新的投资策略,没能通过细化分工、协调管理来取得效益,最终在一个管理资本主义的世界中将工业霸主的地位拱手让人。

  英美在纺织业的竞争只是该书的部分内容。全书叙述了三个工业霸主--英国、美国和日本--相继兴衰的故事,英国的制造业如何让位于美国的大规模制造体系,而后日本的柔性制造体系又异军突起。在这些故事中,车间里的组织安排构成了霸业兴衰的幽秘脉络。因为不同的车间组织安排,意味着技术路径的选择不同。英国以内部承包制为代表的技术工人控制体制促成了分工专业化和区域工业化的成就,而美国资本家通过管理层对抗技术工人的劳资关系则决定了美国制造体系的崛起,最后日本新型的终身雇佣、年功序列、价值感召等一系列的组织一体化做法则造就了后来居上的奇迹。

  毫无疑问,这是值得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和管理学等社会科学学者去读的一本书,它帮助作者赢得了出版翌年的美国企业史学会主席之位以及持久广泛的学术声誉。该书灵活的讲述视角,生动活泼的故事,增加了阅读的快感;而坚持马克思主义而不粘滞于马克思的具体结论,运用历史主义的比较分析方法但同时又运用古典经济学的数学模型,特别能够提供方法上的启迪。考虑到中国的社会科学存在着的那种理性人的数学模型统治一切的倾向,本书的译介尤其具有补偏救弊的作用。

  但我更愿意说,如果将读书比作是精神上的冒险,那些本应富有冒险精神的企业家更应该去从事这样的游历。与市面上流行的管理秘笈不同,这并不是一本速成的企业家成长指南。事实上,它并未将企业的成败简单地归功于战略与管理手段,而是将车间里的劳资关系,以及由此相关的技术路径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我们无法从中直接获得应用于实践的教条,但恰恰就是这种非功利化的阅读,更能提供深度与眼光。在枪林弹雨的年代,当毛泽东为解决革命所遇到的各种困难时,不是拿舶来的现成理论来套,而是回到几千来的历史智慧中去寻找。今天,中国的企业如果想在世界舞台上干掉对手,这些或老或新的工业霸主的起家秘密和前车之鉴构成我们永不枯竭的智慧之源。

  说到底,这个世界没有指南,只有历史。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