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宏观的货币战争:未来中国无法回避的现实

\书名:《选择和崛起:国家博弈下的中国危局》
书号:978-7-300-11122-3/F3774
作者:黄树东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出版时间:2009.09
定价:49.00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现在流行一本叫《选择和崛起:国家博弈下的中国危局》的书。我们就这本书走访了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教授,《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副主编,将这本书介绍在国内出版的杨万东先生,分享在这个领域里很有思想的杨教授对该书的看法。

  记者:杨教授,你好!坊间流行这样一种说法,这本书最先是打算在香港出版。后来作者在接待国内到美国的一个金融代表团时,无意中谈及该书的内容,代表团的负责人成功说服作者,将该书在国内出版。而且,你是国内最早接触该书稿的人之一。这种出口转内销的传说真实吗?

  杨万东:关于这种传说,事实求是地讲,我不知道。坊间什么传说都可能有。对这种“出口转内销”的传言,无关大局。我不关注。我的确是国内最早接触该书稿的人,曾经同作者详细讨论过书稿的有关内容,有些观点我也并不完全认同。我关注的是该书是否有社会意义和思想价值。

  颠覆传统观点,反思未来发展

  记者:读过该书的人普遍认为,它颠覆了传统的世界贸易观点和传统的发展战略。是这样吗?

  杨万东:我曾经在别的场合讲到过,该书最大的特点就是国家利益至上的叙事方式。这为该书设立了一个全新的角度,从而颠覆了许多传统看法,同时为中国企业如何成功地走向世界提供了独特的思路。举例说,比较利益优势和国际分工的理论算是一种广为接受的“主流”看法。但是,作者从国家利益博弈的角度指出,所谓比较利益和国际分工,其实是要落后的国家固守落后,先进的国家继续保持先进;是一种要发展中国家将固守落后当成“发挥优势”的理论。

  该书还从国家利益的角度,从霸权统治的角度针对国际经济体系,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和概念:如“体制寻租”、“三位一体的专政”、“寻租铁三角”、“对多数的统治”、美国政府“预算软约束”、“美元体制寻租”,等等。作者认为,目前的世界经济体系是“新殖民主义”。特别是作者从美元的角度,剖析美国的霸权战略,提出美国通过财政预算“软约束”,通过“美元体制寻租”而解决了人类历史上所有霸权面临的有限资源的矛盾,得以用全世界的资源和财富托起美国超历史的霸权。作者还认为,目前这种形式的国际经济体系,是一个霸权寻租的体系。作为长期关注这个领域的人,我不得不承认,作者提出的这些观点和概念,比较新颖,有些振聋发聩。

  我同作者一样,认为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和战略,单纯从市场原则出发,忽视了国家利益。国家利益在该书中彻底复辟,成了理解世界经济金融体系的中心。国家利益的现实颠覆了市场原则的假说。整个体系就这样被颠覆了。该书不否定国际市场原则,但是颠覆了目前的“国际市场”。它认为,目前的国际经济体系不是,也不可能是建立在“市场原则”之上的,呼吁中国不要盲目相信国际市场原则。尼采说,“上帝死了”。我们可以说,世界经济体系中,忽略国家利益的市场原则这个“上帝”,在该书中也“死了”。我们要把中国崛起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在目前这种世界经济危机下,国家利益倍加重要,该书自然受到大家的高度关注。

  记者:在颠覆国际经济体系基础上,该书对发展战略有什么反思?

  杨万东:问得好!该书认为,国际经济体系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国家利益,而不是市场原则。本书对从文艺复兴到今天这几百年的历史观,就提出四个字:“国家利益”。它提出一个国家的贸易战略,必须置于国家总体战略之下,服从于国家的总体战略。在颠覆国际经济体系的基础上,本书从美国建国以来几百年国家博弈的宏大的历史画卷中,提炼出历史主题:中国必须要走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作者从世界大国崛起的历史中向读者展示历史上的发展道路之争和道路选择:是选择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还是选择贸易立国,依赖他人的发展道路。作者用历史事实指出,前者是大国崛起的唯一道路。

  所以,这是一本反思发展模式,思考中国未来发展道路的书。

  面对贸易战火,中国崛起的终极选择是自主创新与发展

  记者:该书预见了美国的保护主义。你怎么看?

  杨万东:该书的确预见了美国政府在反危机中为了国家利益,有可能不得不选择保护主义。对我们中国这是一种警醒。其实,作者的这种预测,早在去年就出现了。可以去翻一翻作者的网络文章。遗憾的是,作者的呼吁没有受到公众的注意。既然你问到我的看法,那我就告诉你,作者曾经同我讨论过这种观点。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是所见略同。你想一想,美国失业率几乎到了10%,而且还会长期维持在这个高水平。为了解决失业问题,美国选择保护主义不是不可能的。当然,由于作者的近距离观察,在这个问题上有许多独特的分析。现在,美国的保护主义已经抬头,我们应当认真反思。这也是该书受到公众关注的原因之一。现在,世界反危机的走向,已经脱离了国内许多经济学家最初的预测,保护主义开始到处抬头。我们必须认真反思。

  记者:在美国已经打响中美贸易战的今天,该书有什么特别的意义?

  杨万东:目前的贸易战还只是前哨战,大规模的贸易战争和经济战争正在暗自袭来。该书不仅前瞻性地预测了这一波贸易战火,而且详细剖析了美国金融危机发生的根源和反危机的心路历程、思路、手段和目的。作者置身于金融危机的中心,对金融危机和美国政策走向有第一时间的观察,为了解目前和未来的贸易战争、美元政策走向、对华经济战略提供了详细的路线图,并前瞻性地预测:为了彻底从经济危机黑洞中爬出来,美国将追求美元贬值,追求通货膨胀,追求贸易保护主义,追求中国为其重振经济而买单的战略目标。中国正面临严峻的历史挑战和机会。该书的出版,可以说正逢其时。

  记者:作者最关注的是什么?

  杨万东:作者最关注的是,中国如何发展?中华民族、中国企业、中国个人投资者,如何捍卫真实财富?作者旗帜鲜明地提出要走独立自主的道路,走自我保护的道路,要去出口导向。中国不能通过固守落后来发挥优势。在这个问题上,我同作者可以说不谋而合。中国不能再走货物和财富流失的道路。用作者总结该书的话讲,“中国要以中国之物力,谋中国之发展。”

  记者:去出口导向,中国大量的出口产业怎么办?

  杨万东:这是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去出口导向,肯定有人要指出,如果转向内向型发展,中国几乎相当于GDP40%的出口将失去市场,中国将出现严重的生产过剩。其实所谓生产过剩,是相对于需求而言。而需求决定于分配。中国有14亿人口,具有极为广阔的国内市场。最近公布的福润中国财富榜中国富豪资产排名前1000位的平均资产就达38.8亿元人民币。这一千位富豪及其财产共有人,其人数不到中国总人口的百万分之一,拥有的财富总量接近4万亿元人民币,占中国社会储蓄总量56万亿元的比例则达到7%以上,而且还有众多富豪因为复杂的股权结构未能统计进去,极度不均的财富占有状况是中国国内内需不足的根本原因。只要中国真正解决了贫富悬殊问题,中国的不断增长的甚至勃发的内需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不断增长的就业,不断增长的工资,不断完善的社会保障体制,这些保证社会公平的措施将会为中国创造出巨大的需求。不断增长的需求对经济的拉动将给中国经济发展产生持久的动力,为企业带来高额的利润。适度公平带来企业高利润,这样,公平和效率就可以达到一致。

  当然,我认为,这是一个如何处理转型期经济与政治关系的复杂问题。

  中国企业和投资者走向世界的必读之书

  记者:有些企业界朋友读了此书后感慨良多。这出乎你的预料吗?

杨万东:在我预料之中。中国企业要走向世界,首先要了解世界。该书对世界经济金融体系的深刻认知,对美国金融体系和金融战略的透彻仔细的分析和预测,对美国金融困境的解析,为中国企业和投资者提供了走向世界、走近美国的坐标和参照。商场就是战场,该书有如战场地图,不得不看。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该书认为,金融资本必然走向繁荣—破裂的循环。这就给投资者敲响了警钟。中国千万不要陷入虚假繁荣的泡沫。例如,该书还提及,美国为了维持自己的技术垄断,千方百计阻止中国的自主创新。中国企业要创新,必须独立自主,必须要有政府保护。作者实际上提倡,中国企业在自主技术创新上,要立足于自己。作者认为,保护主义和美元贬值是美国为了防止长期停滞而不得不选择的政策,这无疑是给中国企业和投资者的重要提醒。作者对日本经济衰退的分析,对日本企业在日元升值和金融自由化过程中面临的巨大压力的解读,对中国企业无疑能起到警醒作用。

  作者在美国长期从事金融投资。作为业内高级人才,许多看法很独到准确。

  记者:最后你能不能再概括一下该书的特点?

  杨万东:前段时间,我们在人民大学就该书开了一个小型座谈会。有人认为,这是一本宏观的货币战争,是对中国未来60年发展道路的思考,是一本解密经济战争的力作, 一本批评全球化的收官之作, 一本解密美国霸权的隐秘之作 ,一本反思中国模式的醒世之作 ,一本预测保护主义的警钟之作。

  记者:谢谢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