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有得有憾:读译著的体会

  本文获CENET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共同举办的经济学著作书评征文活动三等奖

  由于研究与公众生活的紧密相关,报章上是经济学概念频现,这也因此完成了不少人的最初始启蒙。但是,从纯粹人云亦云的絮叨专业词汇到最终明了这些术语所从何来与所言何事,却总是存在着一个宽阔的峡谷。而我们又能否跨越这个峡谷与跨过去后又能走多远,端赖于两个因素,一个是个人的意愿,另一个则个人的能力。满足于已有认识,那就罢了,毕竟不是人人都要究根问底,成个学问家。但不满足于一知半解而希求探根究原,至少应是选择这个专业学习的人应有的初步意识。 但能力的生成则不同, 它更多的依赖于个人所处的环境条件,尽管个人努力因素仍然不可或缺。在这环境条件中,最紧要的,可能就是师资与图书资料了。自然,如果诸事顺意,老师与图书搭配良好,求学者自可最便捷高效的掌握所要的知识;否则,一头畸重一头畸轻,未免不美,多少可以前者补后者,仍能收相当成效,在师资一时半会未必能改观时,就只好在读书上下功夫了。 在这方面,译著所提供的所提供的教诲要远甚于国内著作,特别是在知识结构构建与规范理念养成上。

  凡读书,同一内容若有翻译过来的,就优先选取译著,总是个优势策略。这听起来有些崇外,但未必盲目,因为这是几年阅读经历得来的启示:自然,国内也有写得好的,这种选择难免要挂一漏万,可总的看来,还是引自国外的著作水准更高些,两相权衡,这个策略应还算好的。相比于其他社会学科,经济学无论是具体思想观点的引进还是在国内的吸收传播,都是走在前列的,这只要瞧瞧书店、图书馆那些充盈眼前的满架图书就知道了,但是,这里面又有多少能帮助我们这些求学者构架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结构呢?单纯的为一个观点、概念,翻哪类书都可以找到,甚至国内的文章、著作还要远甚于单独的一本译著;但如果希求通过有限的文章、专著阅读形成某一方面相对全面的认识而不致随看随放,将各个部分在脑中像珠子一样串起来经年而不逝,就我有限的读书经历所知,国内自己编著的著作少有能称此重担的。就以带我们入门的基础经济学来说吧,高鸿业老师主编的《西方经济学》差不多就是我的启蒙读物,当时我差不多前后精读了5遍有余,里面罗列的知识点也是记了又记,但是帮我梳理认识、最终使我对这门学科有全面了解的却是Stiglitz著的《经济学》,最后为了适应它所建立的体系,还不得不把《西方经济学》框架全部打乱,而将这些知识点一个个地嵌入进后者的结构中。直到如今,对一些具体问题的前后一致的认识都似乎可以在我先前所接受的结构中找到它们的位置。

  自然,优秀作品的引入,不只一个出版社在努力,纵是同一层级、相同内容范围的著作,同一出版社引进的也不止一种,这样具体选择哪一个,可能就要靠机缘了。所谓先入即为主,在条件受限时,已经是尽力作出最优的选择,后来纵算限制放宽,由于先前的努力,已经在逐步累积下产生了依赖,再去改弦更张,成本可就大了;再者,书本传递的信息,其价值在接收之前是无从准确评估的,依据人们不喜风险的本性,也没必要舍旧就新。当然,如果出版社在图书质量方面树立了信誉使自己成为众人首选,那就另说了。

  国外的经济学教育很重视直觉,这在各类教材里体现的很明显,因而一些论述在我们自己读来就难免有些隔膜了:我们可能永远都不会接触棒球,那么《策略思维》中的有些举例,自然就很难理会。其实,对这类问题的认识在必不可少的习题练习时更为直接。譬如,不少经济学、财政学习题都会涉及到美国的401条款,可是这些知识既无亲身体会又与己相距甚远,无论如何努力总觉是隔靴搔痒。再如,由于引进、出版上的时滞,美国出版时还是热议的论题,到读者读到时可能已经是尘埃落定,无人问津,此时再面对这一问题,除了哑然失笑还能怎样?因而,虽然读书时会有意识优先选择译著,可是在自己的潜意识里却还是希望能读到国内杰作。

  点滴知识是最直观、显化的,将它们串起来的框架体系就不那么直接易识了,而在观点论述与体系框架构建中体现出来的规范理念,就更难直接发现了。而且,这规范理念,如果不去尝试着分析问题,可能就连其本人也未必感知得了。Ceteris Paribus,认清决策时面临的限制,这类认识,好像只有在读书过程中才能很好的领悟,尽管平时也可能影影绰绰地略有感觉。而主动点明必要的假设,然后再逐步放开那些严苛以致不合实际的假定,从而使整个论述趋于完整的同时也更为合乎现实,整个过程走过来,其规范理念可谓净现。但是,这样的规范训练,在传统环境中却不易实现。自小到大深受熏陶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思维定式,不只使自己沉溺其中,周边的环境好像也一直是沿着这条轨道汇聚而成,能够有所触动直至彻底转变估计也只能在自己阅读外来文献资料中达成了。回顾自己已读和正在读的,先有基本框架与概念,形成几个认识基准,然后是放宽一些只为理论完美的假设,依据不同的研究论述需要关注必要的限制因素,逐步走向实际,这样一步步走过来,不正是一种独特的思维锻炼吗?

  译介过来的教材,选来学习无需过多犹豫,我觉得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得到支持,一是这些教材不少是修订过好几版的,这证明是经受过市场检验的,另一个是在引进时又经过一番推荐筛选,想来总不会存在太多问题。但是,我个人的读书经验却觉得,如果能够将以下两个问题相机解决掉,应该对后学者帮助更大。现在的经济学著作的引进可谓不少,正如上文所说,同一层次的就有好几本,但就教科书来说,作为一个教材系列来整体引入好像还可以作进一步的努力。像现在这种,琳琅满目,选择确是多了,但是在具体某一阶段接受哪一层次的知识却全在自己摸索,这就不免要走一些弯路,既浪费时间也耽误功夫。既然已经是引进国外的知识,将它们的课程层级体系也介绍过来,给大家作个参照,不是也可以帮助大家在学习上收循序渐进之效?其实,细细想来,这样的课程层级体系在其本身也应是个不错的规范锻炼范例的。另外,就是关于参考文献的问题。听说是英文熟读几个月,就不会存在多少障碍,但是我的阅读经历却告诉我,同样的一篇论文,纵是多花掉一倍的功夫,读英文也未必比中文的效果好。这还只是次要的问题,更麻烦的是,人家出于好意列出的参考文献,愣是找不到原文,顶多只能查到摘要。如果在引进时,在参考文献阅读上提供便利,相信对大家的帮助决非尺寸可量。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