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财富的第N次浪潮?

  与托夫勒以前的三本著作均已有了中译本一样,这部新著旨在探讨知识社会的“财富”问题。这一问题的提出,就托夫勒而言,至少可以回溯到1991年,那一年,他出版了《权力的转移》。但是,托夫勒对这一“千年变局”的表象分析,又可进一步上溯到1984年。那一年,他出版了《第三次浪潮》——那是一本在中国引发了普遍的阅读兴趣的著作。

  在《第三次浪潮》的巨大冲击下,托夫勒被多次邀请访问中国。他告诉我们,中国大约有9亿人可以被称为“第一次浪潮人口”,因为他们仍生活在农耕时代的财富创造过程中。同时,中国大约有3亿人生活在“第二次浪潮人口”的世界里,他们从事的主要工作是“制造”。最后,中国大约有1000多万“第三次浪潮人口”,他们从事现代服务业。在2001年的一次访问中,他被询问“中国是否可以跳过第二次浪潮,直接进入第三次浪潮”,他的回答是:历史是不确定的,所以,没有谁可以确切预测中国的历史进程。另一方面,他指出,中国可能有跨越式发展,这一跨越必须以成功的“教育”为前提,宽带网络很可能为中国提供成功教育和跨越式发展的契机。

  1970年,托夫勒发表了《未来的冲击》。他预言,人类心理深层结构难以适应因不断加速的创新而迅速变化的生存环境,并因此终将导致一次总体性的危机。在这部著作面世36年之后,我们回顾这位“未来学家”当时对现在所做的预测,可以很容易地指出他预测的不准确性。例如,他完全没有预见到互联网的普及和它的革命性作用。因此,他当然也没有预见到互联网生活对“数字一代”的人类的思维方式与情感方式所发生的重要影响。

  在《财富的革命》中,托夫勒使用了一个新词“prosumer”(生产者即消费者),多达145次;作为对比,这本书的标题关键词“revolutionary wealth”,在书中出现了63次。托夫勒提出了财富的三项深层基本原理——时间原理,即财富产生机制与财富本身的“失同步化”现象;空间原理,即财富的流动性,高科技的发展使空间概念越来越可有可无;知识原理,即非对抗性的知识的运用如何影响着我们获取和分配财富。这种革命性的财富形式在未来的数年中将重新设计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公司和整个世界。

  如同人类思想史任何一位重要作者一样,托夫勒的主要著作,没有哪一部是没有争议的。例如,对托夫勒1995年的《创造新文明》,亚马逊上至今保存着一份2002年5月的评论,十分中肯地批评他的预测缺乏“建构性”。另一份1998年6月的评论,更直接批评他“基于成问题的假设对未来加以预测”。类似地,我推测,许多中国读者会认为托夫勒在这部2006年新著中提出的关于中国未来发展的预测(第44章:中国的下一个奇迹),未必可信。

  (作者为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本文为该书中文版序,有删节)

书名:  财富的革命     作者:  [美]阿尔文•托夫勒 海蒂•托夫勒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